地域歧視的傲慢與偏見

地域歧視,俗稱“地域黑”。每每提到這個詞,相信每個人都會按耐不住要表示下自己對某地地域黑支持的觀點,順便還要為自己所在地辯解一番。從東北人的“大金鍊子小金錶,一天三頓吃燒烤”,到華東上海阿拉的“排外”,再到華南的“廣東人什麼都吃”、“廣東人吃福建人”,從北往南數的過程中,還一定落不下被黑得體無完膚的河南人。再比如我,每次和外省人提到老家滄州之後,都要恨不得把耳朵堵起來,因為下一句十有八九會聽到這樣的答覆——呦,滄州,我知道,就是,就是林沖發配那地兒!每每這個時候,是真的想回到過去,撅了施耐庵老爺子寫林沖發配那段時候的筆桿子。

地域歧視的傲慢與偏見

在中華大地上,對地域黑這件事兒最深有體會又深惡痛絕的,因而也最有發言權的,毫無疑問就要數身處大河之南的河南民眾了,每次都是首當其衝。河南被黑這事說來話長,有歷史牛人考究過,這段歷史可以追溯到春秋戰國時代,像揠苗助長、鄭人買履、刻舟求劍、守株待兔,這些歷來被作為笑談流傳開來的成語,不是發生在鄭國就是發生在宋國,而這倆國家都在現如今河南的地面上,可見河南的被黑史是一加一大於二的。到如今,兩三千年的時間都過去了,滄海桑田,物是人非,這事真的夠格可以算作是一樁剪不斷理還亂的歷史公案了。

要知道,地區差異在所難免,而且有人的地方就是江湖,是故“江南夜色下的小橋屋簷,讀不懂塞北的荒野”,當客觀事實在大眾的感知中缺位的情況下,自然就會有添油加醋的謠言自動補位。畢竟和而不同是君子境界,在普羅大眾中實現還是一段美好的理想。所以,說一千道一萬,地域歧視的存在就是那麼順理成章、理所當然。當然,地域歧視這件事,也不光存在於國內,放眼世界,家家都有這本難唸的經。比如這次要說的,是和中國大陸有關的地域歧視,其中就充滿的傲慢與偏見,我們很多人都是參與者,既是這份歧視的承受者,同時,也是施加者。

事例一:傲慢的美國人

我就讀的大學,因地處西北,所以在校園裡最常見的就是巴基斯坦和俄國的留學生。有一次,不知道學校又開展了什麼項目,居然來了一批美國留學生。英語愛好者們自然不會放過這不可多得機會,一定要找這幫從小說英語長大的人來教練口語,我的一個同學就是。然後,我就目瞪口呆地發現他神奇的和一個老外搭上了線,而他又熱情的作為中間人,把我介紹給了小老外。

到了午餐時間,我和同學盡地主之誼一起請老外吃了頓當地菜。這位美國人旁若無人自顧自的吃法,讓我再次目瞪口呆,當然更讓我驚掉下巴的是他和我們風輕雲淡的交談明明白白地表示著,他對中國一無所知!要知道,當時中國早就已經把日本擠下GDP第二大國的位置並取而代之好幾年了,時任的奧巴馬政府面對著中國發展的勢如破竹,也是一手伸出橄欖枝大談中美友好,一手下絆子準備著重返亞太戰略。想不到,享受著高等教育的美國公民居然連這等國情大事都不曉得。後面奧巴馬任期結束,特朗普走馬上任,當中美貿易戰發展到今天波譎雲詭的地步的時候,我們很多人也都見識到了美國人對中國的偏見,可能很大程度上是來自於他們世界第一大國所獨有的傲慢。

事例二:譁眾取寵的小部分臺灣人

從老早之前的“茶葉蛋事件”,到剛不久的“榨菜白酒事件”,無不表明瞭,即使是到了兩岸民眾往來如此之頻繁、網絡如此之發達的今天,在臺灣省仍然有很多的人,在拿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老眼光在涉及中國大陸的話題上搞事情。也確實,遙想當年,八九十年代,臺灣還是氣勢正盛的東亞四小龍之一,而中國大陸剛剛開始改革開放,差距確實過於明顯。

但時至今日,臺灣人民苦於藍綠內鬥,經濟踟躕不前,而大陸的發展氣勢如虹。於是,島內接二連三炒作醜化大陸的這顆“酸葡萄”就好理解了,與美國人對時下的滿滿優越感不同,臺灣省是既然現在沒有什麼優勢了,但這難不倒部分人仍能夠藉機生事、大放厥詞——那就扇陰風點鬼火炒歷史的冷飯,實在不行還能製造個莫須有的謠言出來吧。估計這次事件後,臺灣省的“榨菜哥”言論會相當收斂了,吃人嘴短倒是其次,問題是這堪稱現世報的打臉速度可是太快了。

事例三:鄙視印度的部分國人

“你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的人在樓上看你”

,這句話,放在這裡比較合適。中國大陸在國外要承受美國的傲慢與偏見,在國內面對臺灣省製造出來的傲慢與偏見,不過我們也不是都這麼逆來順受,要不然鄙視鏈條可就不完整了,某種程度上我們還要往下傳遞這種傲慢與偏見,對誰呢?印度!

說到印度,確實是個神奇的國度,雖然印度在歷史上為中國人民貢獻了可以頂禮膜拜的佛陀,但這並不妨礙部分國人拿印度找優越感,一般在印度的新聞下方,往往充斥著“阿三”、“神油”等等粗劣的詞語。雖然我們祖國的強大足夠讓我們在面對印度的時候引以為傲,這麼看來部分國人看不起印度確實是有據可循,但事實上,我們大多數人對印度知之甚少。印度最新的GDP已經排到了世界第五,這差不多是中國十年前的水平,而按購買力平價來算的話,更是要佔到世界第三,僅次於第一的中國和第二的美國。在中國在上下一心發展經濟的時候,印度也沒閒著,同樣在做著趕英超美的努力,這就像是一場賽跑,我們在專注盯著自己前面的選手,蓄力超過,而沒能留意到背後的跑道上,不知什麼時候一匹黑馬已經異軍突起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