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大師,泰斗,國寶,卻與子女交惡,親子關係為何如此差?

季羨林,北京大學終身教授,國際著名的東方學大師、語言學家、文學家、國學家、佛學家、史學家、教育家和社會活動家,精通英、德、梵、巴利文,能閱讀俄、法文,是僅有的精於吐火羅文的幾位學者之一,是當之無愧的國學大師、學界泰斗,被譽為“國寶”。

他是大師,泰斗,國寶,卻與子女交惡,親子關係為何如此差?

然而,這樣一個偉大的人物,博古通今,學貫中西,卻與自己的子女有著深深的隔閡,時間長達幾十年,直到先生去世前,才冰釋前嫌,和好如初。他的兒子季承曾經在自己的書中評價道:他就是一個人生的失敗者,一個有國無家的浪人,一個孤獨、寂寞、吝嗇、無情的丈夫和父親。他的女兒季婉如生前也曾經說過:“教授真獨”。(獨的意思就是吝嗇、小氣)


他是大師,泰斗,國寶,卻與子女交惡,親子關係為何如此差?

我們無法想象他們親子之間爆發衝突時候的激烈場面,更加不能理解為什麼他們之間的關係會如此差,只能通過一些事情來猜測其中的原因了。

一個異國他鄉的女人,闖入了他的心裡

眾所周知,先生的婚姻是包辦,他的妻子叫彭德華。當年季彭兩家住前後院,先生和彭家的四個女兒交往並不少,他非常喜歡彭家的四姑娘,認為她賞心悅目、頗有些耐看的地方,關係也最好,她就是自己心裡嚮往的理想夫人。然而,最終彭家二大娘把四姑娘嫁給了殷實富戶,而把三姑娘彭德華嫁給了季羨林。只有小學文化的彭德華比季羨林大四歲,二人毫無共同語言。


他是大師,泰斗,國寶,卻與子女交惡,親子關係為何如此差?

精神上的孤獨和無愛的婚姻令人窒息,季羨林選擇了遠走異國他鄉,赴德國求學,一走就是十年。在德國學習的日子裡,應該是先生一生中最難以忘懷的歲月,在這裡有志同道合的朋友,有關心愛護他的教授,更有一位異國女子深深地愛著他,她的名字叫伊姆加德。他們彼此相愛,相處默契,伊姆加德不僅是先生工作中的助手,更是感情的依賴。

他是大師,泰斗,國寶,卻與子女交惡,親子關係為何如此差?

先生曾經想過離婚,但是最終沒有這樣做。他知道自己的妻子這麼多年來對整個家庭付出的一切——獨自在家照顧老人,養育幼子,卻從未有過半句怨言。如果離婚,對妻子將是極為的不公平,他也沒有任何理由這樣做。出於責任和道義,儘管和伊姆加德難捨難分,他還是斬斷了這段異國情,毅然回國。據說,伊姆加德後來等了他整整60年,終身未嫁,還一直保存著他們曾經用過的一臺打字機。

他不懂得怎麼去愛自己的子女

帶著遺憾和不捨,季羨林回國後,很快就在北大工作。他將全部的精力都投入到治學和研究中,以此來填補因為愛情缺失導致的寂寞和悲傷。他在家裡寡言少語,雖與妻子同住一屋,但是卻不在一個房間,長達31年;,對外卻親近,熱情;他對外大方、捨得,向國家捐獻貴重文物、書籍,向家鄉捐款蓋小學,但是卻對家人及其小氣。難道他真的不愛自己的子女嗎?

他是大師,泰斗,國寶,卻與子女交惡,親子關係為何如此差?

他的兒子季承曾經回憶起自己的童年:那時候,父親在離家一百多里的地方上班,每個月騎腳踏車回來一趟。他回來雖然不帶好吃的糖果點心,但一定會帶一些新奇的玩意兒,或是一盒跳跳棋,或是一本《少年文藝》,還會親自下廚房忙好吃的。他曾給姐弟倆每人送了一隻鋼筆,那個年代可是稀罕物件。所以他對兒女的愛與所有的父母一樣,只不過他不懂怎麼去愛而已。

他是大師,泰斗,國寶,卻與子女交惡,親子關係為何如此差?

先生在學術上是個偉人,但是他在處理和家人的關係中,卻是個失敗者。他對自己的妻子冷漠,對自己家庭漠不關心,或許這就是他被自己子女討厭的最根本原因,沒有哪個孩子願意看到自己的母親受到不公平的對待,尤其這樣的不公平還是來自自己的父親!而他之所以這樣做,僅僅是因為愛而不得,一段沒有感情的包辦婚姻!2008年11月7日,73歲的季承帶著剛出生的兒子看望先生,13年未見的父子互相道歉,冰釋前嫌。次年,一代大師季羨林辭世,享年98歲!

他是大師,泰斗,國寶,卻與子女交惡,親子關係為何如此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