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務管理到底管什麼?


財務管理到底管什麼?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這樣的經歷,每次介紹自己的工作時,經常會聽到這樣的評論“你們做財務的,挺清閒的呀,也沒什麼事可做,每個月就發發工資報報稅。”

如果你聽到這樣的話,你可以肯定的下結論----對方不懂財務,更沒有任何財務思維。如果對方是企業主,你還可以判斷出對方的企業規模不會大,處在自給自足的小作坊式階段,無法突破發展瓶頸。如果對方不是做企業的,你大可以判斷出對方的家庭財務方面不容樂觀。可能你會反駁,你有房有車怎麼就叫不容樂觀了?我想你所購買的房子車子要麼是自己省吃儉用存下的,要麼是你父母省吃儉用存下的,後者可能性更大,而你家庭最大的負債可能就是房貸車貸了。

大家可以停下來回想一下是不是這樣?

那麼,財務思維對一個人的影響到底有多大呢?又會怎麼影響我們的人生呢?

1、你會燒水嗎?

財務管理到底管什麼?

答案先放一邊,先考考你們,你們會燒開一壺水嗎?你們肯定會不屑一顧的說,切~~ 這有什麼難的,誰還不會燒開水呀,壺放火上,點上火就行了。呵呵,這麼簡單我也不會問你們了。你現在有水,有壺,有柴,但問題是,你手裡的柴只夠燒開半壺水,你要怎麼辦?你會說,這好辦,再去撿些柴回來就行了。還有人會說,撿柴太麻煩了,既然手裡的柴只夠燒開半壺水,那就倒掉半壺水吧,把剩下的水燒開就行。兩種方法,出去找柴是積極的方法,倒掉半壺水是消極的方法,積極的方式讓你多花時間卻可以得到一壺燒開的水。而消極的方式雖然節省了時間卻只得到半壺的開水。那你會問了,這和財務認知有什麼關係呢?

不知道你們有沒有聽說過一句諺語:“別為打翻的牛奶哭泣。”這句話是英國的諺語,沒聽說過也正常。那還有一句話叫‘覆水難收’。潑出去的水和打翻的牛奶都很難再收回來,這在財務上就叫‘沉沒成本’。為了燒開水而出去找柴,這期間所花的時間就是沉沒成本,而為了燒開半壺水而倒掉的那半壺水也是沉沒成本。

2、買哪件衣服?

財務管理到底管什麼?

再給大家說個故事,我有一個朋友,元旦和她一起吃飯的時候,她說她買了一件外套1000塊,然後過段時間發現降價到500元,就又買了一件,這樣她每件衣服的成本就降為750元了。你一聽,哇,她太歷害了,很有財務觀念呀,這不跟股市裡的補倉一樣的道理嗎,一下子就降低了單位成本。可事實真的是這樣的嗎?我們可以運用財務思維來思考一下。

兩件一模一樣的衣服,可是你每次出門都只能穿一件,另一件永遠在衣櫥裡掛著,那掛著的衣服就自然而然成為了沉沒成本,這樣她身上穿著的這件衣服的成本就變成了1500元,單位成本降低了嗎?顯然沒有。

3、股票要補倉嗎?

財務管理到底管什麼?

看到這裡你是不是會思考,股市裡的補倉呢,是不是也真的達到了降低單位成本的效果。我們不妨來看一下。

你買了一隻股票,這隻股票你第一次購買的時候假如是每股10元,你總共買了1000股,成本就是10000元,現在跌到了每股5元上,你想補倉來降低單位成本來方便後續的出貨。於是你補倉了1000股,成本是5000元,這個時候你手裡的股票成本就變成了每股成本7,5元了,(10000+5000)/2000=7.5,於是你出售了1000股,此時你的虧損就是2500元。

我們還可以看一下現金流:總共花費資金15000元,(第一次購買的10000元和補倉花費的5000元),出售後資金迴流5000元,此時資金成本仍然是10000元(15000-5000=10000),股票資產是7500元((10000+5000)/2000=7.5,7.5*1000=7500),現金虧損2500元(10000-7500=2500)。

假如第二天沒有繼續虧損,我們還按每股5元的價格將剩餘的1000股全部出售,此時又虧損2500元,合計虧損就是5000元,是不是和不補倉時出售的虧損額度是一樣的。當然,你當時進行補倉的行為目的是為了對沖風險,賭這隻股票會上漲的可能性,但是實際情況是,你補倉所使用的這5000元被佔用了兩天,同時也喪失了購買其他股票的獲利的機會,而所喪失購買其他股票的獲利機會就是機會成本,

是不是有了一些財務認知?我們身邊充斥著各種各樣的陷阱,你要學會用財務的思維去思考。回過頭來看上面燒開水的問題,你是要選積極的找柴的方式來燒開一壺水呢?還是要使用消極的倒掉半壺水的方式來燒開半壺水呢?如何判斷,好像比如何燒開水更難。

4、如何更好的做出選擇?

財務管理到底管什麼?

不論是選用哪種方法燒開水的判斷,還是要不要對股票進行補倉的判斷,亦或是生活中買哪件衣服的判斷,談了很久的戀愛要不要結婚的判斷,以及沉沒成本要不要考慮,而考慮的話又在什麼情況下考慮的判斷。其實這些都是對信息的判斷以及對未來的判斷,而你判斷的依據就是來源於自我需求的評價。比如企業,通過對財務報表的解讀來做出判斷;比如結婚,通過對自己的人生規劃進行判斷。這些都可以在《一本書讀懂財務管理》裡中得到答案,甚至於要讀哪種MBA,都可以使用財務的方法進行計算。

優客工場的創始人兼董事長毛大慶先生說:“創業企業更要懂得財務知識,在創業公司,財務知識的普及對於管理團隊是多麼重要。”他在為這本書所做的序言中寫道:“事實上,任何公司的決策都是一個團隊共同完成的,CFO眼中的財務指標,和COO眼中的運營指標、CEO眼中的整體戰略架構之間一定會存在某些衝突,試想,當CFO用最專業的財務術語闡述他的決策依據時,如果其他高管完全不瞭解財務知識,團隊的溝通效率將極大地降低,決策效果也可能與初衷存在偏差。”······“所以,非常高興能看到這樣一本可讀性極強的財務知識工具書。作者運營了大量通俗易懂的場景式語言,把那些在非專業人士眼中如天書一般的財務術語,以及公司在運營過程中經常會遇到的財務問題做了非常形象化的表達,在解讀財務基礎知識的同時,還向讀者傳遞出很多企業、做事、做人的格局。”

財政部《新理財》雜誌社社長馬靖昊先生說:“對於如何把專業的財務術語說得簡單易懂,如何聽懂晦澀的財務表述,這本書恰到好處地給讀者提供了幫助。”

新書《一本書讀懂財務管理》已線上、線下同步上架,在各地新華書店等實體書店都可以買到,線上如噹噹、京東等網店已同步出售,大家可以訂購幾本自己看或者送人,用知識來裝扮自己。讀書,是最高級的社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