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別重逢的朋友為何喜?為何悲?千年前詩聖杜甫給出了答案

贈衛八處士

唐代:杜甫

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
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
焉知二十載,重上君子堂。昔別君未婚,兒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執,問我來何方。問答未及已,驅兒羅酒漿。
夜雨剪春韭,新炊間黃粱。主稱會面難,一舉累十觴。
十觴亦不醉,感子故意長。明日隔山嶽,世事兩茫茫。

詩之背景

杜甫的後半生都因戰爭而顛沛流離,居無定所,很多至親好友也在連續幾年的干戈不息裡逝去了,他自己的身體狀況也是十分堪憂,正如他在《登岳陽樓》裡所說“親朋無一字,老病有孤舟”。安史之亂平定幾年後,杜甫重遇好友衛八,衛八此時境況也很窘迫,但還是盛情款待了杜甫。杜甫在感受老友的一番深情厚誼之時,也對那個動盪的時代嘆息不已,感慨世事艱難,舊日親朋難見。

久別重逢的朋友為何喜?為何悲?千年前詩聖杜甫給出了答案

人生百年,知己難逢,轉眼白髮換青絲

我們的一生,會經歷很多歲月,童年,少年,青年,中年,老年;我們也會經歷很多事,好事,壞事;但最可貴的是,我們這一生會遇到很多的知己好友。然而,每個人都有自己命運的軌跡,而我們和好友的軌跡也總是交叉之時少,分離時候多。

杜甫那個年代,因為戰亂,每個人都朝不保夕,半生流離,誰也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麼事,會遇到什麼人。烽火連天的歲月,一封家書能抵萬金,寄出隻言片語尚且是奢望,何況是人和人的相聚。正如詩中所言“人生不想見,動如參與商”,有的時候相逢就像是命運和上天給予我們的饋贈。

久別重逢的朋友為何喜?為何悲?千年前詩聖杜甫給出了答案

我們現在這個年代,和平而祥和,距離也早已不再是阻礙,但是我們和好友的相見依舊是難得的一件事。我在中學有很好的朋友,好到可以睡同一張床,彼此幾乎可以共享所有的東西,我們那時候覺得我們可以做一輩子不分離的朋友。我們沒有想過離別,因為離別在當時我們的眼裡,一點都不可怕,哪怕分道揚鑣,我們也可以隨時相見。

年輕的我們不知道,走出學校,來到社會,甚至成家、立業,已經耗費了我們大部分的心思和精力。我們縱然無法忘卻那些摯愛的朋友,縱然渴望相逢的心從未冷卻,可是重逢的日子還是因為各種生活瑣事一再推遲。

如果我們足夠幸運,能在我們年輕的歲月裡相逢,還能嘆一句“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來表現我們內心無比的喜悅和感激;如果我們不夠幸運,也許重逢的那一刻,只有兩頭蒼涼的白髮,甚至是陰陽相隔。死生契闊,那些一輩子都無法再見一次的朋友心裡大概永遠都有一份傷痛。

當年你我皆少年,而今笑對兒女談舊友

那些在我們最美的年華里遇到的朋友我們總是會萬分牽掛,懷念,這些朋友身上,有我們青蔥歲月的記憶。在重逢前,我們在彼此的記憶理還是那個意氣風發,笑容純淨的少年,卻不料,而今已是他人夫,他人妻,連兒女都已經有我們初相識那會兒大了。

我們各自帶著兒女,說著那些年輕時候的趣事,談著年輕時候的你是多麼單純以至於幹了那麼多的傻事,談著我們曾經有過的幼稚卻遠大的理想。我們的兒女在那一刻能明白原來自己的爸爸媽媽也有和自己一樣純真的年華,一樣犯過傻,一樣執拗過。

久別重逢的朋友為何喜?為何悲?千年前詩聖杜甫給出了答案

當年離別的時候,我們不會想到,重逢是會在完全與彼時不同的人生階段,想用昔日的口氣再來談話,卻覺得在兒女面前已經說不出口,想談那些昔日裡最熱衷的話題,卻覺得始終生不起當初的熱情,我們彼此都要慢慢熟悉不同的對方。

少年成中年,我們的好友和我們自己都有萬千感慨,然而望著眼前的兒女,回答著他們稚嫩的問題,看著彼此眼神裡積澱的歲月滄桑,一切都仿若盡在不言中。我們記憶裡對方的印象在此刻完全更新了,幾十年的歲月終究還是逝去了,當真是歲月不饒人。

所有的離別都是為了重逢,所有的重逢最後也總是離別

多少個春秋,我們未曾相見,未曾同桌而食,未曾盡興大醉一場。如今,此時此刻,不管如今的我貧窮還是富貴,我都願意為我的好友奉上一桌豐盛的美食以及足夠的美酒。

在各自繁忙的生活裡見一面實在是太難得了,這一晚我們必定要相約醉一場,詩酒趁知己。此刻我們深深地感受著這一份歷久彌新的友情,珍惜非常。因為,相逢的時間總是短暫,明日我們又將遠隔萬水千山。世事依舊是莫測難辨,我們的命運更是無法預知,生死悲歡,我們做不了自己生命的主宰,更幫不上別人。

久別重逢的朋友為何喜?為何悲?千年前詩聖杜甫給出了答案

席慕蓉在《渡口》裡寫到:渡口旁找不到一朵相送的花,就把祝福別在襟上吧,而明日,明日又隔天涯。在這離別的時刻,只有“各自珍重”這句最樸實無華的祝福送你,希望我的祝福能夠成為你歡樂生活的補充,苦澀生活的慰藉。

最後再說一句:親愛的朋友,我期待著我們下一次的重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