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朔:技術人員點菜式培訓,提高提高農民“造血”能力

“這樣的現場培訓教會我很多知識,保花保果、環割等技術示範一下就懂了。”4月23日,陽朔縣白沙鎮白麵山村貧困戶楊大哥在培訓基地開心地說。

當天,白麵山村的示範田裡好不熱鬧。40多名貧困戶主動參加柑橘管護技術培訓,得到了縣裡農技專家的指導。疫情取得階段性勝利以來,陽朔縣抓緊時機開展農業技術培訓,對轄區內所有貧困村的貧困戶開展金橘、砂糖橘、沃柑、沙田柚種植等農技培訓。縣農業農村局和縣科技局技術人員結合農戶生產實際,重點講解果樹管理、病蟲害防治、保花穩果等疑難問題,現場為貧困戶答疑解惑。

陽朔:技術人員點菜式培訓,提高提高農民“造血”能力

據悉,為期一個月的技術培訓從4月17日起開展,採取“貧困戶需求、專家上門、菜單式服務”的方式,以村組為單位,貧困戶為主體,因人施策,開展定點、定向、訂單式、點菜式培訓,不斷提高貧困戶“造血”能力。

今年以來,陽朔縣以“培訓+獎補”等形式多次邀請市縣鄉各級農業、科技等部門的專家到田間地頭開展農技培訓10場,派出農技專家團成員10人,培訓貧困群眾695人。目前,全縣貧困戶共申請獎補項目發展果樹種植約3400畝、家畜(禽)養殖上萬只,發放以獎代補資金955.5萬元。(張書湘)

(廣西日報 張書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