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宗教源流史》猶太教之四:猶太教的《聖經》3


《世界宗教源流史》猶太教之四:猶太教的《聖經》3

猶太教之四:猶太教的《聖經》3

以西結原為耶路撒冷城的祭司,公元前586 年城陷被俘,擄往巴比倫,飽嘗了在巴比倫的痛苦生活。約在巴比倫之囚後期寫成此書,書中指出,由於以色列人進行偶像崇拜,不守約法,犯罪作惡,所以受到上帝懲罰;但雅赫雛並未拋棄猶太人,將再次拯救之,並預言將復國,還描述了復國後新耶路撒冷的蘭圖,對聖城、聖殿的位置、規模均作了具體設計。本書內容大體符合歷史順序,對加強一神教信仰和救主觀念以及未來之理想國等宗教思想有所發展。十二小先知書的名稱是:《何西阿書》、《約珥書》、《阿摩斯書》、《俄巴底亞書》、《約拿書》、《彌迦書》、《那鴻書》、《哈巴谷書》、《西番雅書》、《哈該書》、《撒迦利亞書》、《瑪拉基書》。


  


(4)聖著


  聖著又譯聖錄,為《聖經》的第三部分,猶太教認為這些作品的作者亦受上帝之靈感寫出,但無先知身份,共13卷,可分為四類。第一類為詩歌類,包括《詩篇》、《箴言》、《約伯記》三篇。第二類為彌基書,意譯為" 卷軸" ,為猶太教的禮儀用書,共五卷,在五大節日中誦讀,逾越節期間的安息日讀《雅歌》,五旬節誦讀《路得記》,埃波月(公曆7-8 月間)初九誦讀《耶利米哀歌》,以示不忘耶路撒冷曾被毀滅,住棚節內的安息日讀《傳道書》,普珥節誦讀《以斯帖記》。第三類為啟示書,即《但以理書》。第四類為歷史書,包括《以斯拉記》、《尼希米記》、《歷代志》上、下,共4 卷。總計13篇。聖著各篇之內容較複雜,多種文體,內容各異,成書年代亦不同,最後於1 世紀末被納入聖經正典。


  其中較為重要並對後世影響較大的有以下幾篇:《詩篇》是猶太教讚美上帝的詩集,共150 篇,標明為大衛所作者有73篇,故亦稱為《大衛詩集》,亦有其他作者,但是否真實無可考。按內容劃分有10種,即訓誨詩、讚頌詩、祈願詩、史詩、詛咒詩、祈禱詩、朝聖詩、律法詩、懺悔詩、彌賽亞詩。《詩篇》成書過程漫長,最早的詩約出現於大衛時代,多數形成於分裂時代,有的是在復國之後,甚至更晚。其中第137 首是在巴比倫之囚中的哀歌,第126 首為復國後表現歡樂的對上帝的讚頌詩。《詩篇》是反映數百年間以色列人的文學、藝術、歷史、宗教、民俗的珍貴史料。《箴言》的希伯萊文原意為" 比喻" ,彙集了以色列人不同年代為人處世的格言,表達人生的哲理。內容包括修身、齊家、治世、信仰、道德等方面,全書的重點是讚美智慧,歌頌勤奮、謙遜、忍讓與對朋友忠誠的美德。全書有大量讚美智慧的格言,諸如:


  聰明人求知心切,


  愚蠢人安於無知。


  ……
  我是智慧,我勝過珠寶;


  你所追求的沒有一件比得上我。


  我是智慧,我有見識;


  我有知識,有健全的判斷力。


  ……
  你從我所得的,勝過精舍,


  勝過最純淨的銀子,


  我走在正直的道上;


  我在正義的路上行進。


  ……
  懶惰使人貧窮,


  勤勞使人富足。


  ……
  懶惰遍地荊棘,


  誠實人海闊天空。


  ……
  愚蠢的人不管自己有無真知灼見,


  他只喜歡在人前自我表現。


  ……
  明智的人渴慕知識,


  聰明的人傾耳聽知識。


  ……
  追求知識就是自愛,


  持守智慧,幸福無窮。


  ……
  信譽比財富寶貴,


  人格比金銀可羨。


  ……
  聖卷中的《但以理書》是猶太教重要經卷。但以理本人是公元前586 年尼布甲尼撒攻陷耶路撒冷時被俘往巴比倫的年輕貴族,被選入巴比倫宮中侍奉帝王。他篤信猶太教,後被封為先知。本文以隱喻的筆法、啟示文學的形式闡述了猶太教新思想的發展。它以四種野獸的下場比喻歷史上的巴比倫等幾個帝國的結局,指出上帝的永恆國度必將取代帝國,並把新巴比倫比作獸類,預言猶太人必重建新的耶路撒冷、理想社會與國家。這些思想對基督教的社會理想影響較大。《新約.啟示錄》中許多文字皆來自《但以理書》。


  


(5)死海古卷


  死海古卷是1947年始,經歷近50年在死海西北岸庫蘭地區發現的猶太教經典及其它文物的總稱,故又名庫蘭古卷。此次考古發現純屬偶然。1947年夏,阿拉伯牧童為尋找兩隻丟失之羊,尋找至庫蘭附近的山崖,山壁陡立,很難攀登,上有眾多巖洞,牧童以石塊擊羊至洞,聲音異常,遂約同伴至洞中察看,發現一些罈子被擊破,內有用亞麻布包裝的羊皮卷或紙草卷,後經美國古希伯萊文專家奧伯瑞蒂鑑定為《聖經.比賽亞書》,後經繼續考古發掘了大量經卷,被譽為文藝復興以來最偉大的考古發現。經專家整理,此次發掘之文物重要者有除《以斯帖記》之外的全部聖經,分別以希伯萊文、希臘文書寫。此《聖經》抄本最早的約為公元前4-前3 世紀,最晚者為1 世紀,比現存最古老的聖經抄本早約一千年,故為稀世珍寶。近年來整理工作陸續進行與發表,至今尚未完成。古卷的出現有助於瞭解《聖經》的成書年代以及校正現存聖經的誤抄之處。此外尚發現有《聖經後典》(即次經)、《外傳》與猶太教下屬的庫蘭教派的文獻資料,以及公元前2 世紀巴爾.柯赫巴大起義之文獻多種。


【更多精彩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世界民族與文明歷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