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你永不發脾氣的3個字

讓你永不發脾氣的3個字

有一位專家說:

“成功,往往在於懂得怎樣控制痛苦與快樂這股力量,而不為這股力量所反制。

如果你能做到這點,就能掌握住自己的人生。反之,你的人生就無法掌握。”

想想,確實如此。

弱者,往往任由情緒控制自己的行為。而強者,總能讓自己的行為控制情緒。

那些所謂“脾氣好”的人,不是沒有脾氣,而是懂得在脾氣突如其來的瞬間,控制好自己的情緒。

記住這3個字,才能讓你把情緒為己所用,做情緒的主人。


讓你永不發脾氣的3個字


1



富蘭克林說過:


“如果你總是爭辯、反駁、也許偶爾能獲勝,但那是空洞的勝利,因為你永遠得不到對方的好感。”

爭論,只會讓矛盾越來越大,也容易讓你無法駕馭自己怒火的地步,做出不理智的事情。

而寬容,能包容人世間的喜怒哀樂,使人心態平和,更好地獲得舒服自在的人生、歡樂有愛的生活。

想起以前讀過作家白涅德夫人寫的一本故事書,名叫《小公主》。

裡面的女主人公莎拉,曾經是一個富貴人家的女兒。

但她的爸爸不幸去世,導致家族破了產,只留下她這個10歲的小女孩。

從此,她的生活從天堂掉到了地獄,每天都要幹粗活,還經常遭受別人的譏諷和嘲笑。

但她並沒有與這些數落她的人計較,而是選擇了寬恕他們,也不把他們說的話放在心上。

因此,她依然生活得很快樂,並相信有一天,幸福會再次降臨到她的身上。


讓你永不發脾氣的3個字


古今中外,但凡能成大事、幸福感滿滿的人,身上都具有一種優秀的品質。

那就是:能容人所不能容,忍人所不能忍,善於求大同存小異,團結大多數人。

他們豁達而不拘小節,從不斤斤計較,更不會為瑣事而糾纏。

正如哲人所言:

“所謂幸福的人,是隻記得自己一生中滿足之處的人;而所謂不幸的人,是隻記得與此相反內容的人。”

多一份寬容,心就多一點空間。

心裡多一點空間,人就會感到快樂許多。


2



記得有本書裡說過:“柔弱,勝過剛強。”

很多時候,過於執著,表現得太過剛,並不會帶來正面的結果。

反而會因為過度地表達負面情緒,而傷害了自己和身邊的人。

明成祖朱棣攻城後,想讓方孝孺為他起一份詔書。

然而,方孝孺寧死不屈,憤憤不平地對明成祖表示抗議。

明成祖一再追問,方孝孺便提起筆,寫了四個字給他:“燕賊造反。”

明成祖看後覺得很生氣,對方孝孺說:“難道你不怕我誅殺你九族嗎?”

方孝孺聽到這話,更加不願低頭,說道:“你誅殺我十族我都不怕!”

於是,明成祖真的下令把方孝孺連同他的十族一併誅殺。

為了一時的硬氣,而表達了自己心中的憤恨,方孝孺不僅丟掉了自己的性命,還殃及了身邊無辜的朋友和師生。

如果當初方孝孺收斂自己的剛氣,不逞一時之快,懂得退讓一步,那麼這些禍害就不會發生了。


讓你永不發脾氣的3個字


俗話有云,小不忍則亂大謀。

要知道,適當的柔弱,是一種修養,是一種善良,更是一種智慧。

做人懂得適度低頭,做事懂得謙讓容忍,那麼很多事情就能化干戈為玉帛了。

很認可有句話所說的:“智者善屈尊,愚人強伸頭。”

懂得藏起自己的鋒芒,收其銳氣,不被一時之勇衝昏了頭腦,才可以調節好自己的心態,走出屬於自己的流暢人生之路。


3



人生路上,我們總有很多的慾望想要追求。

一路上,我們為了慾望時而開心,時而憂愁。有時候,更為了慾望而憤怒。

殊不知,終日迷失在自己製造的種種需求裡,就會被壓得喘不過氣來,容易產生壞情緒。

保持一顆平常心,凡事寵亦泰然、辱亦淡然,才能從容面對世間的一切煩惱與怨恨。

有個年輕人總喜歡莫名生悶氣,久而久之,心裡堆積的煩惱越來越多。

為了找到解脫煩惱的秘訣,他便想上山尋找智者諮詢。

在山腳下,他遇到了一個牧童,正坐在草叢裡悠閒地吹笛子。

於是,他便上前問道:“你那麼快活,難道沒有煩惱嗎?”

牧童說:“騎在牛背上,笛子一吹,什麼煩惱都沒有了。”

年輕人試了試,並沒效果。

後來,他來到山間的小溪邊,見到一位老翁在釣魚,神情怡然。

他又上前搭訕:“您能如此投入地釣魚,難道心裡沒有任何煩惱嗎?”

老翁說:“靜下心來釣魚,什麼煩惱都能忘記。”

年輕人又試了試,依然有負能量困擾著他。


讓你永不發脾氣的3個字


等他找到智者時,智者笑著問他:“有什麼事情和人捆住你沒有?”

智者說:“既然都沒有,又何談解脫呢?”

年輕人想了想,瞬間醒悟,原來一直以來只是自己的心束縛著自己而已。

人的許多煩惱與怨恨,其實都源於自己。

卻不知,心平氣和,才能感受到生活中的處處美妙。

真正的聰明人,都懂得保持平常心,學會淡然處世,給自己的心靈一片寧靜的天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