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吼叫讓孩子更加孤獨

“不許動”、“放下”、“快點做”,對著孩子大聲吼叫,是一種簡單有效的教育方式,可以及時讓孩子遠離危險。這種應急的教育措施,如果變成日常家庭教育的一部分,那就是教育的災難。


父母的吼叫讓孩子更加孤獨


吼叫讓孩子不知道邊界在哪裡

家長習慣性的用吼叫的方式來管教孩子,無論什麼事,只要大吼一聲,孩子立馬就愣住,變得聽話。父母不吼,孩子就不聽話。孩子行動的邊界不是自我判斷,而是以父母吼聲的大小來判斷事情的正確性。

吼叫讓孩子變得孤獨

吼叫教育讓孩子懷疑父母是否是愛自己的,失去對父母的信任,這讓孩子變得更加叛逆。孩子的心裡認為父母反正不愛自己,無論做什麼事情,都得不到父母的認同。


父母的吼叫讓孩子更加孤獨


家長採用吼叫教育的心理原因

家長用吼叫的方式教育孩子,心理因素一般有以下幾種:1、生活壓力過大,脾氣變得暴躁,覺著自己無能,深層原因是不自信;2、原生家庭的影響,上一代就是這麼教育自己的;3、不懂正確的教育方式,只會大聲吼叫。

怎樣避免成為一個吼叫型的家長

1、用傾聽來代替吼叫。通過傾聽孩子的情緒,讓自己平靜下來。在孩子講述自己看法的時候,家長要平息自己吼叫的慾望,不發表任何評判,聽孩子把情緒抒發出來,理解孩子的感受。

2、站在攝像機下。想象自己頭頂有一臺攝像機,它在自己吼孩子的時候會進行全國直播。當你這麼想的時候,自然會熄滅怒吼,變得冷靜,就像古人說的“舉頭三尺有神明”。

家長減少了吼叫,孩子更容易關注你說話的內容,而不是情緒。


父母的吼叫讓孩子更加孤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