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吼叫让孩子更加孤独

“不许动”、“放下”、“快点做”,对着孩子大声吼叫,是一种简单有效的教育方式,可以及时让孩子远离危险。这种应急的教育措施,如果变成日常家庭教育的一部分,那就是教育的灾难。


父母的吼叫让孩子更加孤独


吼叫让孩子不知道边界在哪里

家长习惯性的用吼叫的方式来管教孩子,无论什么事,只要大吼一声,孩子立马就愣住,变得听话。父母不吼,孩子就不听话。孩子行动的边界不是自我判断,而是以父母吼声的大小来判断事情的正确性。

吼叫让孩子变得孤独

吼叫教育让孩子怀疑父母是否是爱自己的,失去对父母的信任,这让孩子变得更加叛逆。孩子的心里认为父母反正不爱自己,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得不到父母的认同。


父母的吼叫让孩子更加孤独


家长采用吼叫教育的心理原因

家长用吼叫的方式教育孩子,心理因素一般有以下几种:1、生活压力过大,脾气变得暴躁,觉着自己无能,深层原因是不自信;2、原生家庭的影响,上一代就是这么教育自己的;3、不懂正确的教育方式,只会大声吼叫。

怎样避免成为一个吼叫型的家长

1、用倾听来代替吼叫。通过倾听孩子的情绪,让自己平静下来。在孩子讲述自己看法的时候,家长要平息自己吼叫的欲望,不发表任何评判,听孩子把情绪抒发出来,理解孩子的感受。

2、站在摄像机下。想象自己头顶有一台摄像机,它在自己吼孩子的时候会进行全国直播。当你这么想的时候,自然会熄灭怒吼,变得冷静,就像古人说的“举头三尺有神明”。

家长减少了吼叫,孩子更容易关注你说话的内容,而不是情绪。


父母的吼叫让孩子更加孤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