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薑有話說㊹】姜春康:容缺辦理,暖流扎進心裡

群眾無小事。

據今日17時30分大小新聞報道,我市交警部門再推便民新舉措,抗疫期間允許暫時無法提供身體條件證明的駕駛人先辦理換證,待疫情結束後再補交身體條件證明。

為這樣的“容缺辦理”拍手叫好!

一來,疫情的突襲,在一定程度上阻斷了人們生活,卻阻斷不了“人情味”的延傳。“容缺辦理”,有人情味,值得贊。

二來,“容缺辦理”,走的正是接地氣的真正為民辦事路線,和“一次辦好”有著異曲同工之妙。

在煙臺,“容缺辦理”不玩虛。如疫情期間,市行政審批服務局涉企事項實現100%容缺受理,有效減少企業跑腿次數,加快企業開復工進度;如疫情發生以來,全市住房城鄉建設部門和行政審批部門累計容缺辦理施工許可54個,有力保障了重點工程項目早開工、早落地,把疫情影響降到最低。

數字說話,最有說服力。一個“100%”,一個“54”,從側面反映了“容缺辦理”的魅力,二者和煙臺交警剛公佈的服務舉措一樣,從現實出發,一頭栓繫著民生,一頭掛牽著辦事者的喜悅。

曾經,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辦好一件事,差點跑斷腿,成了不少老百姓的切身感受和痛點。

跑不完的部門,蓋不完的公章,勞心費力的“跑審批”現象,一直為百姓所詬病。社會反映強烈的辦證多辦證難、“奇葩證明”等問題時常見諸報端,這也讓簡政放權成為公眾期待。少跑腿、快辦結,無疑可以大大提高審批辦事效率。

如今,在全國許多城市,“一次辦好”都成功落地。

對煙臺而言,早已迅速動作,全覆蓋“一次辦好”,展示了一次次漂亮的“助跑”。

早在2018年,我市就確定市級“一次辦好”事項1701項,深得民心。尤其,涉及51個市直部門(單位)的657項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形成了《煙臺市政務服務事項“一次辦好”事項清單》,實現了市級依申請政務服務事項“一次辦好”全覆蓋。

從本質上看,“一次辦好”和“容缺辦理”一樣,都是心裝民生的有力呈現。

這樣的辦理,最能讓暖流扎進百姓心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