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讀者、聽者、語者、筆者,你是哪一個?

【學習】讀者、聽者、語者、筆者,你是哪一個?

不知道你是否聽說過學習模式理論,這個理論是說每個人都有不同的獲取信息的方式,有視覺類型的人、聽覺類型的人、也有行動類型的人。也就是每個人獲取信息的方式不同,瞭解什麼方式是自己最有效的方式,有助於提高自己信息的處理效率,而觀察孩子獲取信息的方式,還可以幫助他提高學習效率。

實際上在很多情形下,我們不能只用一種方式來獲取信息,多渠道,多方位的獲取信息,有助於我們精力的集中,就好像在電影院中觀看電影,它本身就把我們置身於一個特定的場景下,讓我們能夠精力更集中地面對屏幕,導演請你用他喜歡的方式來訴說一個故事。

我一直以為自己是一個視覺類型的人,也就是我更喜歡閱讀來獲取信息,我對色彩和圖形更敏感,但是我最近發現自己的聽力獲取信息的能力可能比視覺來得更高效,這個到底怎麼回事呢?

得到把音頻課程和知識付費的概念推廣到了極致,有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在通勤路上聽音頻,喜馬拉雅聽也成為個體主播的主要傳播平臺。我每天的通勤通常是坐地鐵,可以選擇看,也可以選擇聽,但北京早晨的地鐵看起乾貨來還是很受干擾,所以大多時候選擇聽。聽到覺得很有啟發的地方,就會在手機中把它記錄下來,以後被查。(不過好像查的時候並不多,但是記錄下來,心裡就會有點底,好像是這個知識就是自己的趕腳了。)

自從有了聽得這個渠道,才讓我發現之前對信息的獲取上我竟然忽略了對“聽”這個渠道的重視程度,甚至自己都沒有意識到也許“聽”才是我更高效獲取信息的方式。

當然我們都是一個綜合體,用各種方式來獲取信息,但無疑聽和讀是兩種必需掌握的信息處理技能,它解決了人與人溝通交流的問題,以及信息的異步傳遞和歷史傳承的問題,說白了就是對信息處理的方式,最終決定了人類成為地球上的地位,哈哈。

說得有點遠了,拉回來,咱們說完信息的輸入,我們再說說信息的輸出。

每天的工作和生活,我們一邊是信息的消費者,一邊是信息的生產者。如果把每個人比喻成一臺機器,一方是信息的輸入,另外一方則必然是信息的輸出。信息輸出的形式對於普通人也大體分為三種:文字、語言,現在還可以有視頻等(視頻更多時像一個產品,而不是一個人的輸出方式,我們在這裡不作過多的研究)。

工作中大多的溝通還都集中在文字和語言。你想過這兩種溝通方式可能你也許要擇一作為自己最喜歡的溝通方式嗎?

作為以採購為職業的一名職場人士,溝通必不可少,我一直以為自己對人和人的溝通並不是太大問題,但溝通實際上還分很多的場合,當溝通的對象不同,溝通對象對你所要溝通信息的熟悉程度不同,溝通的內容也需要隨之調整,這裡有點心理學的味道。

除了口頭溝通之外,寫作也是職場必須掌握的一種溝通的技能。最終我們的很多工作文檔,都需要保留下來,實現信息傳遞的目的,好像我們的產品設計書、設計圖紙、商務合同、業務流程、操作手冊等等。這樣的文件幫助企業能夠將希望傳遞的信息傳遞給不同的人,從而實現信息傳達的目的,信息更多的傳遞目的不是為了文字之美,而是為了要把事情說清楚,信息傳遞到位。

雖然在職場上無論是口頭溝通還是筆頭溝通的技能都需要掌握,但是實際上到極致,你會發現,會說的人一般都不擅長寫,而擅長寫的人也都不太會說。如果兩者只能取其一,你會選擇哪種方式呢?

曾經以為我最擅長的信息輸入是“讀”,但不是,它可能是聽。

曾經以為我最擅長的信息輸出是“說”,但不是,它可能是寫。

你觀察過自己對信息的處理加工能力嗎?你到底是聽者?還是個讀者?是個筆者?還是個語者呢?

【学习】读者、听者、语者、笔者,你是哪一个?

作者介紹:打過工,創過業,愛碼字,愛畫畫。人生就是不斷突破舒適區,打造屬於自己的升級系統,唯一不變的就是成長。

個人微信號:【growingup123】請註明“職業+城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