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肺炎當下不良商家擅自漲價行為的反思:做人做事不能急功近利

01 新型肺炎當下,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做人做事都不能太急功近利

這兩天各大網絡媒體上曝光了幾起趁著新型肺炎疫情期間調高產品價格的事件,甚至還有在當地比較知名的大企業也趁機發國難財,引起了廣大網友的憤慨。國家相關部門接到舉報後,也迅速採取了行動,對不良商家的行為給予了嚴厲的處罰。


新型肺炎當下不良商家擅自漲價行為的反思:做人做事不能急功近利

河北保百集團被處200萬元罰款


在這些事件和行為的背後,我們看到的是一種急功近利的短視思維,這種思維急於追求眼前的利益,將眼光只放在眼下,侷限在眼前的利益上。

事實上這樣的急功近利的短視思維在我們的平常生活中非常常見。去年我們給企業搞了幾場公益培訓活動,邀請的個別講課老師總是急於推銷自己的服務產品,讓在場的企業家感到非常反感。事實上,如果你有真本事,真東西,即使你不推銷自己的產品也會有人主動找你。反倒是生硬地、不分場合地推銷自己的產品,總給人一種急功近利的感覺,不但不會有好的成交效果,還會事與願違。

網絡上曝光過的大學教授抄襲別人的文章,這也是一種急功近利的行為,為了自己當下的利益,不想踏實付出,只想投機取巧,走捷徑,往往這樣的行為會適得其反,收穫了一時的小利,卻丟失了未來的大利。

我們發現,生活中很多人或企業都會犯急功近利的毛病,那我們接下來就要想一想,為什麼我們容易犯急功近利的問題呢?

02 為什麼我們容易犯急功近利的問題呢

表面上看這是一種短視思維,將眼光和視野侷限在眼下的,短期的利益上,而沒有從長期的視角去看問題,表現為做事急於求成。


新型肺炎當下不良商家擅自漲價行為的反思:做人做事不能急功近利

短視行為


這種短視思維放到個人的成長或企業的發展上就會出問題,你太過急於求成,太過注重眼下的利益,你就會丟掉長遠的未來,這是一種缺乏戰略的短視思維。

無論是企業還是個人的成長與發展,最後的成功都是熬出來了,真本事都是長期積累獲得的,而不是靠一時的投機取巧得來的。

為了急於獲得自媒體變現,總是剽竊或抄襲別人的原創文章,這樣的急功近利行為終究不會走太遠,永遠也不會練就出寫作的真本領。而那些在網絡上紮紮實實長期堅持寫作,不斷精進寫作能力的人,默默無聞地日積月累,不在乎一時的小利,總會迎來長遠的大利,收穫人生的成功。

做企業也是一樣,沒有一個企業靠眼前的小利而基業長青的,也沒有一個企業靠投機取巧成為百年企業的。企業的品牌資產在消費者心中是一點一滴慢慢積累的,任何一種短視思維都會有損你在消費者心中的信譽。

急功近利的短視思維,只會贏得一時的小利,卻丟失了長遠的大利,贏得了眼下,卻丟失了未來。

從心理學的角度上說,急功近利是由“即時強化”效應導致的。什麼是 “即時強化”呢?它的意思是說,人在看到了結果的情況下,就會強化自己的行為,以結果為導向對自己的行為進行指引。

急功近利行為往往由於很短時間內或是當下就看到了利益,能夠即時看到利益,就會反過來強化你的大腦和行為,時間長了,就會形成一種短視思維習慣。

這也就是為什麼那些需要長時間積累才能獲得收益的事兒很多人都不願意做的原因。比如,長期讀書學習,堅持鍛鍊身體等等,就是因為這樣的行為很難當下就產生利益,沒有“即時強化”效應而為什麼許多人每天大量地去刷手機,看短視頻比較有吸引力呢,因為這些短視頻能夠給你提供即時的快感,當下就能夠感受到愉快,即會形成“即時強化”效應。

從深層次上說,我們那麼容易犯急功近利的毛病,說到底還是一個企業或個人的認知及價值觀問題。

有什麼樣的價值觀就有什麼的行為,一個企業的價值觀是由企業老闆及其組織成員的認知決定的。那些成功的、優秀的企業必然有優秀的企業文化和價值觀。他們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他們知道如何在短期利益和長期利益之間進行取捨,而不會做出有悖於價值觀的急功近利的短視行為。

而那些沒有明確的價值觀,總是在短期利益上下功夫的企業,你會發現,它們都走不遠,有的甚至會誤入歧途。

對於個人成長也是一樣,越是優秀的人,對急功近利的短視思維認知得越透徹。他們知道什麼更重要,知道一個人成功和偉大不是靠短期的投機取巧和急功近利得來的,而是長期積累和練習的結果。

優秀的人都能夠禁受得住成功前的寂寞,而不會因為眼前的小利而苟且。總是能夠用長遠的眼光和視角看待自己的成長和發展。

分析了為什麼我們容易犯急功近利的問題後,接下來我們來看看如何才能有效地克服急功近利的心理和問題呢?

03 我們該如何克服急功近利的心理和問題呢?

第一,克服急功近利的心理和毛病其實最為關鍵的是要從一個人的內部因素出發。

也就是說一個人的價值觀和認知需要有所改變。建立正確的價值取向,無論對於一個人還是一個企業都是至關重要的。


新型肺炎當下不良商家擅自漲價行為的反思:做人做事不能急功近利

核心價值觀


如果一個人或一個企業只想著賺錢這一個方面,就很容易引發急功近利的想法和行為。要想改變這種想法,我們就應該在認知上有所突破,樹立起更加正確和全面的價值觀。我們應該看到,作為一個人或一個企業,在這個社會中生存和發展,除了賺錢和眼前利益之外,還應該承擔一部分社會責任。而不是隻盯著短期的利益,丟掉了長期的利益。

作為一個個體,我們離不開這個社會和其他個體,我們屬於一個整體。從哲學的角度來講,事物的發展都具有兩面性,我們不能只著眼於眼下,還要考慮將來;我們不能只想著自己,還要考慮別人和這個社會。

在認知層面,我們還要認識清楚社會發展和人的成功是有規律的,認知到人和事物發展的基本規律性和底層邏輯,你就會不那麼急功近利了,因為急功近利無法給你帶來最終的成功。

第二,克服急功近利的短視思維,我們還可以通過“變換尺度”這個思考問題的方法來應對。

《好好思考》一書的作者成甲關於“變換尺度”這一思維方法寫道:“跳出日常尺度,從宏觀大視角尋找解決複雜系統問題的有效策略非常關鍵。”

事實上,當我們面對一件事情時,我們要能夠從眼前的、短期的尺度中跳出來,換一個尺度重新看問題,問題往往會有不同的答案或解。

比如,新型肺炎疫情期間部分商品的確出現了短缺現象,如果你從眼前或當下的視角看,就會認為這是掙錢的好機會,可以藉機發筆小財。但是,如果你變換個尺度,從更大的視角去看,國家出現了這樣的疫情,全國人民都在努力共度難關,從全社會的角度看,這還是賺錢的好機會嗎?甚至是一種不道德的行為。變換為長遠的尺度看,賺得當下的小錢,卻丟失了消費者的信任,丟失了一個企業的未來,也是得不償失的。

第三,我們應該培養延時需要的滿足,讓自己變得不那麼急功近利。生活中,有的人一旦有需要,就習慣性的馬上希望得到滿足,你越是這樣,就越容易導致急功近利。不如我們有意識地剋制一下自己的慾望,培養延時需要的滿足思維,漸漸地也就不那麼急功近利了。

最後我想說,克服急功近利的短視思維,需要我們不斷地學習和成長,通過學習突破原有的認知邊界。你學習的越多,才發現自己知道的越少;你學習的越多,才會不斷擴大你的格局和視野。不但要自己學習,還要向那麼優秀的人學習,與此同時還要在實踐中不斷歷練和檢驗自己是否真的做到了知行合一。

04 結語

無論何時何地,我們做人做事都不能太急功近利,這種取小舍大的短視思維無論是對於個人成長還是企業發展都沒什麼好處,將眼光放長遠,樹立正確的價值取向,才能走得更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