柑橘種植,葉片黃化的發生原因,應對措施詳細介紹,本文有點長

柑橘葉片黃化在不同柑橘園均有不同程度的發生,常常導致柑橘品質及產量的下降,給農戶們造成了極大的損失。本文就此為大家詳細介紹了柑橘葉片黃化的發生原因及其應對措施,希望能夠幫助農戶們做好相應的預防工作。

柑橘種植,葉片黃化的發生原因,應對措施詳細介紹,本文有點長

1、營養失調導致葉片黃化

柑橘結果早、結果期長,開花量大,在1年中一般抽生春、夏、秋3次梢。如冬季溫暖還可以抽生冬梢,因此,沒有明顯的深休眠時期。所以柑橘需肥大,一般為落葉果樹的2倍。柑橘鬚根特別發達,主要分佈在60釐米的土層內,尤以15~40釐米土層為多。

盛果期柑橘667平方米產3500~4000千克,全樹對氮fN)的吸收量為每667平方米17.7~24.0千克、磷(P2O5)的吸收量為每667平方米2.0~4.5千克、鉀(K2O)的吸收量為每667平方米12.7~15.7千克,氮、磷、鉀養分吸收比為1:0.11~0.18:0.65~0.72。

1.1 缺素黃化

缺素是引起柑橘葉片黃化的最直接、最敏感的因素。產生葉片黃化的缺素種類很多,如氮、鉀、鈣、鎂、硫、硼,鋅、鐵、鉬、錳等元素缺乏時,都能使葉片產生“黃化”,而“黃化”的程度和特徵有較大差別。

1.1.1 柑橘缺氮 柑橘缺氮葉片發黃,葉均勻變為淡綠色。柑橘暫時性缺氮時,僅表現為葉片淡綠。如發生連續缺氮時,則表現為葉色黃而小,枝梢弱而纖細,枝條生長受阻,小枝枯萎,產量下降。對暫時性缺氮的橘樹,可進行葉面噴肥,一般春季用0.5%、夏季用0.3%的尿素液肥噴霧,每隔7天噴1次,連噴3次。而防止連續性缺氮的根本措施是提高土壤肥力,按時按量施足氮肥。

1.1.2 柑橘缺鉀 柑橘缺鉀全株生長衰弱。葉片變小、變黃、嚴重時葉片皺縮,綠色葉片邊緣發黃、焦枯、葉緣呈燒灼狀。可用0.3%~0.6%的磷酸二氫鉀溶液,均勻噴施葉面,效果較好。

1.1.3 柑橘缺鈣 春葉頂端黃化,然後擴大到葉緣部位,病葉葉幅較窄,呈狹長畸形,黃化病葉提前脫落,樹冠上部常出現落葉枯枝。生理落葉落果嚴重,坐果率低。在酸性土壤中,鈣含量偏低:在溫暖多雨地區,土壤中鈣索易被淋溶而流失掉,致土壤中鈣素不足:土壤中過量施用氨態氮肥(如硫酸銨、硝酸銨等),或土壤中鉀、鎂元素含量多,在乾旱時造成元素不均衡,易誘發缺鈣。施石灰100~150千克/667平方米,調節土壤pH值5.5~6.5為宜。

柑橘種植,葉片黃化的發生原因,應對措施詳細介紹,本文有點長


1.1.4 柑橘缺鎂 鎂是葉綠素的中心元素,柑橘缺鎂出現黃斑葉,病葉與中脈平衡的葉身部位先黃化,黃化部位多呈肋骨狀,葉尖和葉基部常保持較久的綠色。酸性土壤和輕砂質土鎂易流失,磷鉀施用過多易誘發缺鎂症。可葉面噴施0.3%~0.5%的硫酸鎂溶液,每隔7天噴1次,連噴2~3次即可見效。

1.1.5 柑橘缺硫 缺硫葉色褪淡,呈淡綠或黃綠色,與缺氮症狀相似,易與缺氮混淆,但多數作物新葉重於老葉,而缺氮則老葉重於新葉。病葉主脈較其他部位稍黃,尤以主脈基部更黃,並易脫落,抽生的新梢纖細,多呈叢生狀。施用含硫肥料石膏、明礬、硫磺以及硫酸銨、過磷酸鈣、硫酸鉀鎂都可見效,一般作物每公頃用量純硫(S)15千克左右即可。

1.1.6 柑橘缺硼 柑橘需硼量大,缺硼葉片黃化,成葉和老葉從葉脈開始黃化,終至全葉黃化,葉肉較厚,葉尖多向後捲曲;葉脈腫大,主、側脈木栓化,嚴重時開裂。嫩葉產生不定形水漬狀黃斑,扭曲畸形:有的在葉背主脈基部有水漬狀黑點,易脫落。樹勢衰弱,坐果稀少,果實內汁囊萎縮發育不良,渣多汁少,果心棕褐色膠斑,嚴重時果肉消失,果皮增厚、皺縮,形小堅硬如石,稱“石果病”。注意避免過多施用氮、磷、鉀、鈣、鎂肥,在酸性土中,也不宜過多施用石灰,以免人為造成硼的缺乏。防治措施:(1)基施硼肥。將正規合格硼肥直接均勻撒在樹冠下,最好覆上一層薄土,成年樹每次施用硼肥15~20克,輕病樹可酌量減少。(2)葉面噴硼。一般在早春和盛花期各噴硼肥(一般用硼酸)1次,早春噴0.2%~0.3%的濃度,其後用0.1%~0.2%的濃度。

1.1.7 柑橘缺鐵 柑橘對缺鐵敏感。新梢葉片失綠髮黃或白化,失綠依次向上加重,夏、秋梢發病多於春梢。嚴重黃白化的葉緣燒灼、乾枯、提早脫落,形成枯梢或禿枝。鐵在植物體內移動性不強,難以橫向運輸,往往同一株樹上,一個枝條上的葉片缺鐵黃化,而其他枝條上的葉片仍保持綠色。鹼性土壤鐵不易被植株根系吸收利用;冬春天氣乾旱,土壤可溶性鐵含量降低,造成鐵索不足:土壤施磷過多易誘發缺鐵症。鐵的缺乏,通過一般施肥難以解決,因為有效的二價鐵(Fe2+)易被氧化為難以吸收利用的三價鐵(Fe2+),噴施0.2%檸檬酸鐵或硫酸亞鐵有局部效果,噴施黃化的葉片後上面會產生較多綠色的小斑點:以噴施絡合態或螯合態鐵肥最佳。

柑橘種植,葉片黃化的發生原因,應對措施詳細介紹,本文有點長


1.1.8 柑橘缺鋅 新梢葉片黃化,呈黃色或黃綠色,主、側脈及其附近組織仍為綠色。老葉的主側脈處具有不規則的綠色帶,其餘部分則呈淡綠色,至橙黃色。有些葉片則在綠色的主側脈間僅呈現黃色和淡黃色的斑點,有的葉片變小,變窄和失綠。缺鋅嚴重時頂端枝梢變短、葉片直立、窄小,出現叢生簇狀的小葉,植株呈直立矮叢狀。氮、磷、鉀、鈣施用過量易誘發缺鋅症。可葉面噴施0.5%的硫酸鋅溶液,7~10天噴1次,連續噴2~3次,也可結合土壤施肥,每667平方米施入硫酸鋅1千克。此外,也可噴灑0.1%~0.2%氧化鋅矯治。對於(pH5.5~6.0)微酸性的土壤,施放少量硫酸鋅也可獲得良好的效果,但對鹼性土壤效果不明顯。


1.1.9 柑橘缺鉬 成熟葉片沿主脈局部失綠和壞死,即柑橘“黃斑病”。新梢葉先顯症,幼葉黃綠,脈間失綠腫大,抽生新葉變薄,葉片畸形,生長緩慢。病葉向正面捲曲形成杯狀、筒狀或鞭尾狀,嚴重時黃化脫落。老枝中下部葉面出現淡橙黃色的圓形或橢圓形黃斑,葉背面斑點顯棕褐色,病葉向正面捲曲形成杯狀或筒狀(稱抱合症),嚴重時黃化脫落。酸性土壤缺鉬較普遍。鉬肥用量很小,一般每667平方米30~60克,一般不超過150克/667平方米。多采用葉片噴施,噴施鉬酸銨或鉬酸鈉溶液濃度為0.05%~0.1%。

1.1.10 柑橘缺錳 幼枝的葉片大小正常,黃綠色,主、側脈及其附近組織綠色,其餘部分為黃綠色,與缺鋅病的症狀較為相似。但缺鋅的黃化部分很黃,缺錳的帶綠色,缺鋅的嫩葉小而窄,缺錳的葉片大小、形狀基本正常,老葉也表現症狀。酸性土壤中錳易被淋溶而流失:鹼性土壤中為不溶解狀態而不易被 植株吸收利用:土壤缺鋅、銅、鎂、鐵元素可伴隨缺錳。5~8月間可用0.6%硫酸錳和0.3波美度石硫合劑噴灑;或用0.3%硫酸錳加等量石灰噴灑。

柑橘種植,葉片黃化的發生原因,應對措施詳細介紹,本文有點長


1.2 施肥過量或不當造成黃化

1.2.1 氯離子中毒 葉的尖端開始發黃,黃色區域向下部擴大,隨後葉尖端繼續黃化而枯焦,病葉提前脫落。往往在乾旱的秋季引起大量葉片和果實脫落,造成嚴重危害。

1.2.2 硼過量 葉尖先黃化,沿葉緣及中脈間擴散,葉尖、葉緣成枯斑,早落葉,嚴重時全部落葉、枯枝,最後全株死亡。老葉頂端葉緣部位先出現黃色斑駁後,斑駁由葉先端沿葉緣向下擴大。葉背面發生褐色樹脂狀的斑點或斑駁,形成不規則的斑塊。灌溉水硼>0.5毫米/千克,土壤水溶性硼含量達1.58~1.79毫米/千克,葉片含硼量超過250毫米/千克為過剩。

1.2.3 銅過量 多發生在波爾多液使用過多的園內,表現為大量落葉,先是老葉脫落,許多小枝枯死,並引起減產。有時會出現缺鐵失綠黃化症狀。或引起樹皮開裂和流膠,根部側根增粗而呈褐色,反覆噴波爾多液會使樹體生長減緩,出現部分落葉,果實變小,產量降低。嚴重時,發生大量落葉,枝梢枯萎,甚至全樹死亡。

1.2.4 硫過量 葉片尖端及葉緣部位出現黃色斑駁,與硼過量相似,隨後黃色區域擴大,並向內延伸,而主脈保持較久的綠色,嚴重時,全葉黃提前脫落,枝梢枯萎,以致全樹枯死。當外加硝酸鹽時,則黃葉和斑駁數量都有減少,但是不完全消除。

1.2.5 施用未經腐熟的有機肥導致黃葉如施用了未經發酵腐熟的雞糞等有機肥後,雞糞等有機肥在地下遇到適宜的溫溼度就會發酵。放出熱量,對地下毛根造成傷害,阻礙了地上部營養和水分的及時供應,造成地下部與地上部營養失調而出現黃葉。因此,在施用雞糞、豬糞等有機肥作基肥時,一定要先經過發酵腐熟後才能施用。

2、環境氣候條件造成柑橘葉片黃化

2.1 土壤質地黏重引起黃葉

在質地黏重、土壤板結的條件下,通氣不暢,從而影響根系表面的氣體交換和吸收,根系活力明顯減弱。阻礙根系對養分的吸收利用,從而引起葉片失綠髮黃。

2.2 土壤水分失調引起黃葉

在土壤水分過低,處於十分乾旱條件下,土壤養分不能隨水移動,擴散到根系表面,供作物吸收利用;水分過多,如降水太多或灌溉過量,使土壤空氣顯著減少,形成缺氧狀況,影響根系呼吸,削弱根系的養分、水分和氣體的吸收利用能力,引起葉片黃化。

2.3 凍害引起黃葉

當溫度過低時,土壤養分不易活化或者釋放,作物很難吸收。導致春天發芽晚、葉子黃。

2.4 環剝過度引起黃葉

環剝應根據樹勢強弱而定。如環剝過重,樹皮傷口癒合慢,導致樹下部與地上部營養、水分等合成運輸失調而出現葉片黃化現象。對此可用乾淨的塑料布包扎環剝口,並向樹上葉片噴灑尿素與磷酸二氫鉀葉面肥。

2.5 除草劑藥害造成黃葉

各類除草劑的除草機理是不一樣的。不按說明書盲目用藥或過量施用除草劑,就會造成除草劑藥害,導致黃葉。如克無蹤只能對地上部綠色植物組織起到觸殺和內吸殺傷作用,因而對果樹地下根系造成的影響也小。而草甘磷是滅生性除草劑,它通過對地上綠色組織內吸傳導作用使整株雜草包括地上綠葉與地下根系全部爛掉。它對果樹造成的影響是巨大的。如1年內多次使用草甘磷,對果樹的地下根系勢必造成傷害,而導致地上部營養不良。出現黃葉。因此,在使用除草劑防除雜草時,一定要先了解各類除草劑的除草機理,再根據實際情況正確選擇,並噴用適宜濃度的除草劑進行除草,以避免造成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柑橘種植,葉片黃化的發生原因,應對措施詳細介紹,本文有點長

3、病蟲危害造成柑橘葉片黃化

通過病菌、病毒和類菌質體等病原體的侵入,能使果樹根部組織和葉片組織遭到破壞。如根腐病、根莖疫病等表現最為普遍和嚴重,由於其產生的各種分泌物能堵塞輸導系統,致使不能吸收水分和養分,光合作用所必需的原料得不到供應,葉片即出現失綠黃化:有時病原體直接侵入葉片,破壞葉綠素,直接減低葉片光合作用能力,使葉片迅速發生“黃化病”。

紅蜘蛛、黃蜘蛛、介殼蟲、卷葉蚜等主要危害柑橘葉片、枝梢和果實。被害葉、果嚴重時變灰白色,失去光澤,直至枯黃而脫落。星天牛、褐天牛、爆皮蟲和溜皮蟲等主要危害柑橘根、主幹和主枝,使根系、主幹等部位吸收、運輸養分的通道遭受破壞,致使樹枝枯黃落葉,甚至整株果樹枯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