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校園性侵事件:我們為什麼總在亡羊補牢?

昨晚到今天,一則發生在貴陽的校園性侵案引爆了貴陽人的朋友圈,在視頻中,曝光了一名老師涉嫌性侵多名小學女生的事件。

大家看到這個視頻,都很氣憤,很多人大罵嫌疑人人渣,也質疑校方管理的疏漏和事後通過減免學費試圖平息家長情緒的做法。

誠然,發生這樣的事情,是我們大家都不願意看到的,我和大家一樣也很氣憤。這個事件,怎麼看,都是一個多方受害的局面。

一方面,對事件的直接受害者——那些被性侵的小學生而言,不管犯罪分子是否受到法律的制裁,她們心理都留下了嚴重的創傷和陰影,對其今後的學習和生活的影響難以評估,心靈的創傷需要時間去療愈和抹平,且不知很多年以後療愈效果如何。

另一方面,作為當事學生的家長,他們同樣是受害者,自己的女兒受到這樣的侵害,他們的憤怒與所受的心理創傷可想而知,接下來的時間,他們將花費巨大的心理能量幫助自己的孩子療愈與自我療愈。

再一方面,犯罪嫌疑人在傷害了諸多無辜的人的同時,自己也害了自己,斷送了自己作為人民教師的職業生涯,並在自己的人生歷程上加上一大敗筆。並且,在將來很長的時間裡都在害人害己的悔恨中度過。

同時,作為校方,這也是件狠狠打臉的事情,學校管理的缺失呈現在公眾面前,學校的聲譽和形象嚴重受損,今後再有家長擇校時,肯定會因此而有所忌諱。

所以,這是一個多輸的局面。

法律的懲罰是必要的,但法律的懲罰是為了預防再有類似的事情發生,並不能改變已經發生的事實。

作為一名心理諮詢師,在氣憤的同時,我不僅深思,從心理的角度,法律的制裁不斷,類似的事件卻總是不斷重演?

背後的原因是什麼呢?

為什麼我們總是要等事情發生了,才亡羊補牢呢?

校園性侵事件在成為刑事案件前,它更像一個心理事件。從心理事件到刑事案件,會有漫長的醞釀過程,在這個醞釀過程中,是有很多機會可以預防的,但可悲的是,我們大多數人向來重視看得見的實實在在的東西,卻不重視看不見的預防。

比如生病了,看醫生,藥到病除,就是良醫。因為病已成事實,我們再想解決方案,效果看得見。

但有沒有更好的醫生呢?有!

魏文王問名醫扁鵲說:“你們家兄弟三人,都精於醫術,到底哪一位最好呢?”扁鵲答說:“長兄最好,二哥次之,我最差。”

魏文王又問:“那麼,為什麼是你最出名呢?”扁鵲答說:“我長兄治病,是治病於病情發作之前。由於一般人不知道他事先能剷除病因,所以他的名氣無法傳出去,只有我們家的人才知道。我二哥治病,是治病於病情初起之時。一般人以為他只能治輕微的小病,所以他的名氣只及於本鄉里。而我扁鵲治病,是治病於病情嚴重之時。一般人都看到我在經脈上穿針管來放血、在皮膚上敷藥等大手術,所以以為我的醫術高明,名氣因此響遍全國。”

更高明的醫生,治病於未病之時。

預防校園性侵事件的發生,更好的辦法是預防。

那麼,從心理學的角度如何更好地預防呢?

從學校和家庭教育的角度來講。加強兒童性教育是有用的也是有必要的。我們試想,如果學校曾經對學生開過專業的性教育課或家長曾經就性知識教導過自己的孩子,例如如何防止自己被性侵害,以及遇到性侵害的時候應該如何應對,我想,一方面,孩子能更好地保護自己,另一方面,孩子萬一不幸遭遇了侵犯也能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不管是及時告知父母,還是報警,都可以防止自己或同學被進一步的傷害。我們經常看到,很多校園性侵事件中,受害者被侵犯多次多年,甚至多名受害者彼此都知道,但就是不知道該怎麼辦,以至於待案情爆發時,受害者眾多。

從犯罪嫌疑人角度來講。其實在實施犯罪行為的背後,是有病態的心理作祟的。病態心理的形成,有更復雜的原因,可能涉及成長經歷、早期心理創傷、個人性格等因素。在很多罪犯成為罪犯前,其實自己也能察覺到自己心理的不正常,甚至有的因此也十分痛苦,但很少有人會願意在此時尋求心理幫助,卸載這種沉重的心理能量,而不是放任它壓抑最後付諸實際的犯罪行動。實際上,這種能量是有轉化的可能的。就像核能可以用來發電,不一定都用來製造原子彈摧毀城市。所以,如果感覺自己心理不正常並因此痛苦,及時尋求心理幫助,不僅是幫助自己脫離心理困境,也算是幫助別人吧——至少是幫助別人遠離自己的傷害,這個“別人”,放到家庭,就是自己的親人、伴侶,放到單位,就是自己的同事客戶下屬,放到學校,就是自己的學生。

一個有孌童癖的老師,在心理上充分了解自己後,哪怕換個接觸孩子少的職業,也能起到預防犯罪的作用。

人是個複雜的綜合體,集獸性人性神性於一身,我們身上,既有動物原始的攻擊性,又有人類複雜的情感,還有如神一般的理智和良知,如何協調三者的關係,的確是一個技術難題,但不能因為難就不解決或視而不見自欺欺人。

學校不能因為沒有發生這樣的惡性事件平時就對老師暗藏的心理危機、學生缺乏的性教育、監控的死角視而不見;

有孩子的家長不能因為過去一切太平或自己羞於談性就讓孩子錯失寶貴的家庭性教育的機會;

自己察覺到自己心理有問題的人,不能因為有病恥感或其他原因對自己的問題視而不見放任自己人性中的惡發展。

沒事的時候,大家都假裝看不見,儼然太平盛世。事件發生以後,大家又異口同聲地要求法律嚴懲。懲戒不是目的,懲戒只是最後的手段,懲戒不能抹平受害人心靈的傷口。

我們需要的不是亡羊補牢,而是未雨綢繆,做好預防工作,客觀而誠實地看到潛在的問題,去提前解決隱患,而不是兩眼一閉或者視線一轉,假裝看不見。

《中庸》中說,誠者,天之道也。誠可通天。不管是校方、家長還是犯罪嫌疑人,問題發生前,一定有很多端倪和隱患是可以看出來的也是可以採取措施預防的。我們需要做的,是校方事前誠實地面對管理的漏洞,去完善它;家長誠實地面對自己孩子是否存在家庭性教育的空白去消除它,心理危機者誠實地面對自己的心理困擾去及時求助。

亡羊補牢,我們做得太多了。

-end-

作者:樹洞先生,國家三級心理諮詢師、國家三級婚姻家庭諮詢師、IPTA國際職業培訓師、內觀禪修行者、極簡主義者。擅長抑鬱焦慮情緒、婚戀情感及個人成長課題的心理諮詢,有心理諮詢需要的朋友可私信樹洞先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