淘寶搜索算法解析:為什麼別人的寶貝永遠在我的上面?

淘寶搜索算法解析:為什麼別人的寶貝永遠在我的上面?

銷量——但可能不是你所理解的銷量

說到銷量,大家都會有感觸,搜索的綜合排序中相對比較靠前的,拿到大量搜索流量的寶貝,往往都是銷量比較高的寶貝。所以很多做電商的朋友都會認為,只要銷量高,搜索流量就一定會很大。

這個理解並不完全正確,這些盲目沖銷量的行為,大多認為自己只要把銷量衝到足夠高,就可以帶來足夠的流量權重。慢慢的,很多人開始用上了一些超高佣金淘寶客、虧本衝量賣吆喝的方法,甚至還有些人開始鋌而走險,開始作弊刷銷量。

但是這樣做真的有用嗎?任何銷量都會計算搜索權重嗎?什麼樣的銷量會計入搜索權重,什麼樣的銷量不計入搜索權重?你的判斷標準是什麼?

我舉個例子,例如有一個買家,他個子不高,於是想買一雙內增高的皮鞋。接著他打開手機淘寶,在搜索框中輸入了“男士內增高皮鞋”這個關鍵詞,得到了這個關鍵詞的搜索結果。搜索結果中有很多款商品滿足“男士內增高皮鞋”這個搜索條件。這名買家挑選了其中一個進行了購買。


淘寶搜索算法解析:為什麼別人的寶貝永遠在我的上面?


上面這個例子中,買家的這筆成交是通過搜索功能查找關鍵詞,從而找到了自己想買的“男士內增改皮鞋”這款商品,併產生了交易。

那麼這筆交易是滿足了用戶在搜索場景下的行為所表達出來的需求。那麼這比成交,也會計入搜索的排序權重計算。

我們總結出一個信息,一筆成交是否計入搜索,判定條件是這個用戶是否是通過搜索渠道成交的。那麼直通車的關鍵詞投放,自然搜索關鍵詞查找,都會計入搜索權重。

我們在看一個例子,還是這名買家,依然是搜索“男士內增高皮鞋”這個關鍵詞。但是這名買家剛剛找到自己心儀的一款鞋子。

這個時候雖然這個買家不是通過搜索渠道進行成交的,但是這個買家是先通過搜索找到了這款商品,然後通過購物車成交了這款商品,他的一跳來源是通過關鍵詞搜索行為成交的,那麼這比成交依然會計入搜索的排序權重。

淘寶搜索算法解析:為什麼別人的寶貝永遠在我的上面?


關鍵詞——搜索權重的載體

一個寶貝的一筆銷量,並不是記錄在這個寶貝上的,而是記錄在這個寶貝的關鍵詞上的。也就是說成交的關鍵詞不同,權重的計入也是不一樣的。

例如有一款“筆記本電腦貼膜”,這款貼膜的寶貝標題是“13.3筆記本電腦貼膜15.6”,那麼用戶搜索“筆記本電腦貼膜13.3”可以找到這款寶貝,而搜索“筆記本電腦貼膜15.6”,也可以找到這款寶貝。

但是這款寶貝的競爭力是13.3寸的貼膜,15.6寸的貼膜價格相比競爭對手相對較弱。那麼就會造成一種情況,搜索“筆記本電腦貼膜13.3”的用戶大多能成交,而搜索“筆記本電腦貼膜15.6”的用戶可能最後會選擇別家店鋪的產品。

這款寶貝近期成交了500筆交易,460筆是來自於“筆記本電腦貼膜13.3”這個關鍵詞搜索後的成交,而“筆記本電腦貼膜15.6”的成交非常少。

對搜索而言,我們的商品是可以滿足關鍵詞“筆記本電腦貼膜13.3”搜索用戶的需求。並不能滿足關鍵詞“筆記本電腦貼膜15.6”搜索用戶的需求。那麼當用戶搜索“筆記本電腦貼膜13.3”這個關鍵詞時,這款產品就會因為更能滿足這個關鍵詞搜索用戶的需求,而被安排優先展示給用戶。

但“筆記本電腦貼膜15.6”這個關鍵詞並不會被優先推薦給買家。因為他並不能滿足用戶的搜索需求。用戶的搜索行為不同,搜索關鍵詞不同,則需求不同。不同的需求,也要通過不同的產品來進行滿足。


淘寶搜索算法解析:為什麼別人的寶貝永遠在我的上面?


通過上面的這個例子,我們得出一個結論。用戶通過搜索行為成交帶來成交銷量,權重並不是隸屬於某個寶貝的,而是屬於這個寶貝標題中所包含的關鍵詞。

用戶通過搜索不同的關鍵詞,帶來的成交權重會累積到不同的關鍵詞。而用戶搜索不同的關鍵詞時,寶貝排序也是由不同的關鍵詞權重來進行排序的。

有些銷量(例如淘寶客)並不計入搜索的權重,但他可以改變商品的成交筆數、收貨人數。對點擊率、轉化率這些效率指標有所影響,也會影響到搜索排序,但是不會計入搜索的成交排序得分中來。

淘寶搜索算法解析:為什麼別人的寶貝永遠在我的上面?

搜索展現排序邏輯

接下來繼續分享一下搜索展現排序的邏輯。

我們得在買家的關鍵詞搜索排序中,獲得更高的排名,從而獲得更多的流量。而關鍵詞排名的過程中,要經歷了一個與所有競爭對手PK的過程。這個過程是這樣的。

1.用戶搜索“抱枕 慢回彈”這個關鍵詞,首先搜索會在全網的寶貝中進行檢索,找出所有標題中包含“抱枕”、“慢回彈”這兩個詞根的商品。這裡我們將它稱之為“匹配商品池”。

2.“匹配商品池”中會有很多寶貝是沒有價值的寶貝,例如類目不符合優先展示類目的商品,或者是一些虛標價格沒有用戶成交的商品,又或者是上架很久但是沒有用戶成交的滯銷商品。搜索會將這些商品剔除掉,留下相對活躍的商品。·這裡我們將它稱之為“活躍商品池”。

3.接下來在“活躍商品池”中,搜索會商品進行用戶搜索詞根的成交量比對。例如用戶搜索的“抱枕 慢回彈”這個關鍵詞,其中包含了“抱枕”、“慢回彈”這兩個詞根,那麼搜索就會對比每個商品近一段時間“抱枕”這個詞根的成交筆數,“慢回彈”這個詞根的成交筆數。在綜合詞根對用戶搜索需求的重要性進行擬合,得到商品詞根成交量因素的排序。這裡我們將它稱之為“詞根成交量排序”。

4.因為每個寶貝的點擊率不同,轉化率、客單價也不同。所以同樣的流量帶來的成交額也是有所不同的。這裡給大家一個數據指標概念——展現價值。展現價值值得是,商品每獲得一個展現量,能夠帶來的銷售額是多少。

例如商品的單價是50元,轉化率是7%,點擊率是3%。那麼,如果搜索分配給這個寶貝10000個展現量,它可以將展現量轉變為300個訪客數,300個訪客數依照7%的轉化率能帶來21筆成交量,按照50元的單價,可以帶來1050元銷售額。

那麼就是10000個展現量帶來了1050元銷售額,每個展現量可以帶來0.105元的銷售額。那麼每個展現的價值就是0.105元,展現價值=點擊率*轉化率*客單價=3%*7%*50元=0.105元。展現價值越高的商品,在獲得同樣的展現量時,可以貢獻更多的銷售額。

在“詞根成交量排序”的基礎上,再綜合這個寶貝的展現價值得到“商品原始排序”。假設在兩款商品的詞根成交量一模一樣時,但由於A商品的展現價值比B商品要高,所以A商品的“商品原始排序”會更加靠前。

5.每個買家都會有自己的購物偏好,因為每個用戶的認證信息不同、歷史購物信息不同、與每家店鋪的人店關係(老客戶、老訪客、新客戶)不同等等,所以每個買家都會形成不同的用戶標籤。

淘寶搜索算法解析:為什麼別人的寶貝永遠在我的上面?

如何快速學會淘寶店鋪運營,打算深入瞭解這個行業的朋友,可以關注,私信我“學習”。我會免費送你一些乾貨實操視頻和資料,邀你進商家圈子,少走一些彎路,相信你一定會受益匪淺。

淘寶搜索算法解析:為什麼別人的寶貝永遠在我的上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