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交量下降,風險偏好仍低——A股市場觀察20200427

訂閱號中所涉及的證券研究信息由光大證券研究團隊編寫,

僅面向光大證券專業投資者客戶,用作新媒體形勢下研究信息和研究觀點的溝通交流。非光大證券專業投資者客戶,請勿訂閱、接收或使用本訂閱號中的任何信息。

本訂閱號難以設置訪問權限,若給您造成不便,敬請諒解。光大證券研究所不會因關注、收到或閱讀本訂閱號推送內容而視相關人員為光大證券的客戶。

謝超 黃亞銣 李瑾 黃凱松

市場表現:

今日市場低開高走,上證綜指收漲0.25%,滬深300指數上漲0.68%,創業板指上漲0.74%,上證50上漲1.05%,中證500指數下跌0.15%,萬得全A上漲0.16%,恆生指數上漲1.88%,恆生國企指數大漲2.27%。行業層面,銀行領漲,醫藥、零售、食品飲料及地產、建材等“內需”板塊繼續表現靠前,漲跌幅前三名的是銀行(+1.93%)、醫藥生物(+0.87%)和商業貿易(+0.81%),漲跌幅後三名的行業是國防軍工(-2.01%)、有色金屬(-1.55%)和汽車(-1.22%)。兩市成交額繼續下降,共成交5566.4億元(前值6251億元),但北上資金淨流入39.38億元,(前值淨流入32.49億元)。

市場點評:

海外方面,歐洲新增新冠死亡病例降至逾1個月來最低,作為率先控制疫情的國家,德國已經開始臨時解除限制;美國疫情並沒有得到緩解,但美國小企業管理局週一重啟小企業貸款支持項目有利於緩解疫情給經濟帶來的不利影響,後續美國疫情和歐美復工進度仍是影響海外風險偏好的主要因素。

A股在低估值的銀行股帶動下出現反彈,但成交量仍較低迷,開始呈現長假前的“清淡交易”特徵;“內需”板塊繼續漲幅佔優,體現風險偏好仍低,但外資繼續流入、港股上漲明顯,或體現海外投資者並不悲觀。

國內方面,今日國家統計局發佈的國內一季度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經營數據,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36.7%,1-2月為下降38.3%,降幅略有收窄。從行業來看,除了生活必需品保持正增長外,大部分行業利潤仍在下降,但電氣機械、專用設備等先進製造業改善較多。而近期提振的內需政策頻繁出臺,除提前下達1萬億專項債,還包括補貼新能源產業鏈和頻繁的穩消費政策,進一步強化我們看好的純內需主線。往後看,市場仍對海外風險和二季度政策寬鬆力度有所擔憂,震盪狀態預計仍將延續,但流動性將對市場形成一定支撐,關注月底公佈的國內4月份PMI以及後期可能召開的全國兩會給出更多新的信號。

我們在報告《從貨幣看市場略有低估》中測算,當前階段A股市場估值略偏低,長線價值投資者可逐步買進,短線投資者也不需要過度擔憂。配置方面建議關注:(1)作為逆週期調節政策抓手的純內需板塊,包括新老基建(建築、建材、機械、5G)、汽車;(2)如果歐美經濟二季度出現休克,從供應鏈的角度,關注汽車等交運設備、化學化工、醫藥醫療設備、航空航天以及農產品領域的補空缺可能,具體細分板塊影響和配置建議可參見4月18日報告《全球疫情衝擊下供應鏈機會分析》;(3)確定性強的必需消費和高股息。

往後看,伴隨著四大變數的逐漸兌現,上市公司一季報披露接近尾聲,在逆週期調節政策的作用下,反映經濟數據逐步改善的偏週期性行業有望成為五月的配置主線。我們建議在結構上進一步增加對逆週期調節下新老基建投資和可選消費的關注。

風險提示:疫情快速擴散;經濟增速超預期下行;海外市場波動加大。

———————————————————

——————

光大策略團隊

謝 超 北京大學博士 首席策略分析師

黃亞銣 清華大學碩士 行業與大類資產配置

李 瑾 北京大學碩士 主題與行業比較研究

黃凱松 廈門大學碩士 投資組合與行業比較

—————————————————————————

本訂閱號是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所(以下簡稱“光大證券研究所”)策略研究團隊依法設立、獨立運營的官方唯一訂閱號。其他任何以光大證券研究所策略研究團隊名義註冊的、或含有“光大證券研究”、與光大證券研究所品牌名稱等相關信息的訂閱號均不是光大證券研究所策略研究團隊的官方訂閱號。

本訂閱號所刊載的信息均基於光大證券研究所已正式發佈的研究報告,僅供在新媒體形勢下研究信息、研究觀點的及時溝通交流,其中的資料、意見、預測等,均反映相關研究報告初次發佈當日光大證券研究所的判斷,可能需隨時進行調整,本訂閱號不承擔更新推送信息或另行通知的義務。如需瞭解詳細的證券研究信息,請具體參見光大證券研究所發佈的完整報告。

在任何情況下,本訂閱號所載內容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任何投資者不應將本訂閱號所載內容作為投資決策依據,本公司也不對任何人因使用本訂閱號所載任何內容所引致的任何損失負任何責任。

本訂閱號所載內容版權僅歸光大證券股份有限公司所有。任何機構和個人未經書面許可不得以任何形式翻版、複製、轉載、刊登、發表、篡改或者引用。如因侵權行為給光大證券造成任何直接或間接的損失,光大證券保留追究一切法律責任的權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