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足協多年業餘做法質疑聲很多,但敢炮轟的也就三位(下篇)

書接上回,說起敢站出來直言不諱的揭露問題,從不忌諱對方是誰,也不在乎自己得失,在中國足壇唯郝海東一人。被冠有“郝大炮”之稱的中國第一前鋒,從球員時代開始就已敢“懟天懟地懟足協”。

事件1:

西亞王子杯歸來的大連球員郝海東,在央視《足球之夜》中的“炮轟米盧”引起軒然大波,並被多家媒體轉載評論。隨後遠在雅加達的國家隊球員李明、孫繼海、張恩華等實德系球員聲援郝海東,並發表了自己的看法。在愈演愈烈的炮轟事件背後到底是什麼呢?其實郝海東炮轟的並非只是米盧而是足協。因為當時沒有完整的播放採訪視頻,所以才被外界解讀為“炮轟米盧事件”,而郝海東其正真的目的是足協,在02年世界盃後對馬克堅的採訪中才真正得到了答案。。“一個人背個包就來了”,這話一點不假。米盧沒有自己的團隊,來時一人走時也是一人。足協為了省錢並沒有為米盧支付過多的薪水,而是為他配備了一個免費的且史無前例強大的中方教練組,所以郝海東質疑“這人是誰選的?”雖然01年已經過去了19年,但回頭再看這次炮轟事件郝海東說的不無道理。教練工作需要很多人協助才能完成,教練團隊及體能師、營養師等輔助性助教的密切有力是非常重要的。米盧在訓練中的水平如何,我們無法去評價,不過從米盧翻譯虞慧閒的採訪中也能看出,“他的訓練很隨意,並沒有其他教練的嚴格,他的訓練內容一直在改,可能也只有米盧自己清楚在做什麼,所以歐洲俱樂部都叫他吉普車”。02年能夠衝進世界盃都說米盧是神奇教練,米盧的確功不可沒。但能進02世界盃與中國足球近十年的努力是分不開的,首先92、96兩屆最好的國奧基礎上組建的01屆國足,在經歷了國奧黑色三分鐘和97折戟金州後的洗禮,中國足球最強01屆也走向了成熟。其次張吉龍為中國足球抽的了一個上上籤,成功避開日韓兩個最強對手的夾擊,也使得這種運氣一直延續了下去。當然還有世上最強中方教練團隊,如金志揚、遲尚斌、徐弢、沈祥福,以及技術顧問馬克堅等的緊密配合和強力支持下,才有了衝擊世界盃的實力。最後當然還得有米盧的融智,他將球員、教練組、足協等各方的矛盾進行了轉移和化解。讓國足空前的團結,直到衝擊世界盃成功。雖然此次炮轟事件引來了足協“殺無赦斬立決”的回應,但足協及教練的“五人會議”也在當晚召開。三天後的國家隊重新集結時,郝海東還是揹著行李包出現在了球員隊伍之中,依然踏上了征戰世界盃的征程······

面對足協多年業餘做法質疑聲很多,但敢炮轟的也就三位(下篇)

02年對馬克堅的採訪回憶郝海東炮轟米盧事件1


面對足協多年業餘做法質疑聲很多,但敢炮轟的也就三位(下篇)

02年對馬克堅的採訪回憶郝海東炮轟米盧事件2


事件2:


2003年大連實德隊獲得A3亞軍歸來途中,再次曝出郝海東炮轟足協事件。“中國足協沒有懂足球的、足協這幾年只是培養了一些田徑運動員。”這次事件被解讀為質疑體測事件,也有人認為郝海東在製造輿論熱度,炒作是為退役做準備。其實不然,中國足球也走進了一個極大的誤區,那就是上級出臺政策之後,下面基層不去想著怎保質保量的完成任務,而是想著怎麼去應付政策,一直是上面決策者出題,下面應試的感覺。在足協出臺體能測試政策後,各俱樂部也把球員體測過關提上了重要日程,並將此項目作為硬性達標任務來抓。從某些方面來說,忽略球員技戰術的訓練和團隊磨合,整整一個冬訓來搞體測的確有些說不過去。“跑動也要講時效,無謂的跑有什麼意義?跑一百米就能解決的問題,為什麼要跑200米500米?最後還沒解決問題!”雖然郝海東也是體能困難戶,每年也在為跑進12分苦苦掙扎著,但郝海東說這話不只是一句洩私憤的話,它在當時東京舉行的A3比賽中已感受到了日本足球悄然的崛起,在此背景下說這話一點都不為過。時隔一年後的2004年中國亞洲盃上,郝海東所說的話就得到了驗證。足協想借助02年世界盃的主力框架,在天時地利人和都佔據的情況,信誓旦旦的想拿下亞洲盃冠軍。但事與願違的是那個曾經被中國隊壓著打的日本隊,憑藉十多年的青訓培養和全國統一戰術的一貫執行,早已脫胎換骨並強大到讓中國隊汗顏。巴西風格與TK技戰術的融合,以快制快的打法避開了身體上的劣勢,又將亞裔人種的靈動發揮到了極致。難於預判的雙邊扯動,三人小團體的傳切與逼搶,球員合理的護球和協防。將中國對打得只能被動防守疲於奔命,沒了技術含量的球隊也就只能是一支田徑隊了,看看郝海東頒獎時不幹的的眼神就會明白一切!

面對足協多年業餘做法質疑聲很多,但敢炮轟的也就三位(下篇)

04年亞洲盃


事件3:

2010年12月作為主教練的郝海東,率領天津松江隊衝甲成功,從未看見過流淚的郝海東喜極而泣。在記者見面會上,本該“謝天謝地謝足協”的郝大炮,又語出驚人的說到:“我最痛恨我們有些足球的管理者,動不動就要求隊員們在場上去拼,要有血性,要玩命。他們認為成績不好,就是因為隊員沒有血性,不拼命。如果這些就能解決問題,還要踢球的人幹嗎?乾脆直接找11個特種兵啊。”這次炮轟事件被媒體解讀為08年質問足協的再一次“補炮”事件,雖然郝海東並沒有承認,但從話語意思來看有“補炮”嫌疑。郝海東的這次炮轟就是為了驗證那句話:“等環境容許了還會回來的,畢竟我所有的一起都是足球給與的,至於時間那就隨緣吧!”黑假賭時代將中國足球及足球青訓摧殘的瓦礫無存,大環境的影響緊靠球員場上拼命也無濟於事······由於對中國足球環境的失望,兩年時間裡郝海東蟄伏松江俱樂部做職業經理後又親自帶隊比賽,再也沒有做出過“語不驚人死不休”的炮轟事件。直到2010年中國足壇打黑風暴開始,郝海東帶領松江順利衝進甲級組後,他才按耐不住內心的激動和憤怒再次開炮質問足協。

面對足協多年業餘做法質疑聲很多,但敢炮轟的也就三位(下篇)

郝海東微博怒批足協

事件4:

隨著互聯網的高速發展,郝海東的開炮陣地也有記者會和綜藝節目移至微博。2017年針對中國足協在武漢召開的職業俱樂部會議,郝海東在微博再次炮轟足協:“管辦分離!管辦分離了嗎?足協開會足協主席在那?足協開會弄一群當官的幹嗎!”這次開炮質問足協主要有兩個觀點:1、中編辦撤銷事業單位性質的足球運動管理中心,正式終結了和作為社團的協會,兩塊牌子、一套人馬的時代,但從職業俱樂部會議參會人員來看,管辦並沒有起到真正分離。2、行政領導們來了,唯獨需要主持大局的足協主席蔡振華卻不參加會議,這就預示著管辦不僅沒分離,反而把控的更加嚴格了。管辦分離是職業俱樂部及球員最願意看到的結果,它是由“體制內”邁向“職業”的最重要的一步,但隨著管辦分離後更加嚴格的管控和“業餘級別”的U23新政的出臺,讓各俱樂部大失所望,也讓郝海東再也壓不住怒火,隨即便開炮質問,並在隨後的一檔娛樂節目中又接連炮轟:“對足球狗屁不懂的人才制定U23政策!”“專業的人幹專業的事”這話不無道理,要實實在在靠職業化就得放權與俱樂部,依靠商業化賽事運作的模式才能真正搞好職業聯賽,俱樂部及球員都受行政的嚴格管理又如何商業化運作呢?從小沒有得到正規和良好訓練的球員,在23歲時技術也已定型,要想在政策的保護下得到提高已是不可能的事了,保障U18、U19的球員上場時間才是最需要的!郝海東在微博炮轟不久就得到了大批球迷的支持,並寫下如此經典的話語:“中國足球,足協官比干活的人多,瞎指揮的比懂球的人多。”

面對足協多年業餘做法質疑聲很多,但敢炮轟的也就三位(下篇)


從上述事例來看,郝海東們最痛恨的應該不是足協裡的個別官員,而是管理中國足球26年始終都無法改變的體制。在目前的這種體制之下,誰坐在管理者的位置上他都必須面對同樣的事情和同樣的問題,行政化的職能和仕途式的職務,已經決定了掌權者必須急功近利的去做事,必須鼠目寸光的去看待問題,指望他們壓抑自己的仕途前景和政績衝動,去做對中國足球有持續性、長久性的規劃,那實在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發現真相和問題其實不難,但真的難的是就此做出改變。郝海東在開炮事件中提到最多的就是培養球員技術和青訓,這其實也是中國足球曾經的經歷者們的願望。但足協只是在口號式的空喊,從未將青訓最為國家戰略來抓過。雖然郝海東也因多次炮轟事件,引發了類似“恆大”、上港等地域性質內的球迷不滿,但是郝海東在開炮之餘也不忘為中國足球修路。也正是中國足球有郝海東們這樣性格與特點獨有的球員,在運動生涯帶給中國唯一一次“久違”的世界盃歡樂,在退役後還一直在不遺餘力的為中國足球貢獻著自己的“預熱”,支撐著中國青訓的發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