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下,是醫生做IP最好的時候麼?思考和行動,你選哪個?


醫美行業觀察導讀:


醫美IP大家都已經講了很多年,那到底什麼是IP?在IP打造的過程中,有哪些坑是要注意的,疫情期間,短視頻/直播又流量猛增,已經到了做醫美IP最好的時代了嗎?針對IP打造的系列問題,我們採訪了《女魔頭駕到》的創始人郝格老師,詳情參見下文。



疫情當下,是醫生做IP最好的時候麼?思考和行動,你選哪個?


首先還是要說明一個觀點, IP到底是什麼?


我認為IP是內容,是一個展示有你自己獨特標籤、獨特個性的你,並有價值差異化的內容。


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我們說李佳琪他是IP,因為李嘉琪他是一個男生,他賣的是口紅,他用他獨特的方式去表達介紹口紅,他把這個內容做得很好,所以他成為了IP。


既然IP是內容,那麼,內容它也分兩種,一種是種草型內容,一種是拔草型內容。所以在我們的醫生和醫美機構在做內容的時候,一定要清楚,在不同的階段要去做不同的內容,才能去打造自己的IP,才能讓自己的IP去完成變現。


為什麼現在的醫美機構和醫生都需要做IP


郝格:這個問題最核心的答案是:好的內容可以帶來流量,那麼流量可以轉化變現。


以前醫美機構和醫生的傳統的廣告投放模式基本都是去投百度,然後還有一些三方平臺的廣告。大家在這樣投放的時候都會有一個心裡的預期:投放產出比(ROL),我們其實是依託的是外部的媒體和平臺的力量,來幫我們去做一些轉化。


在現在的這樣的一個新媒體時代,我們可以通過很多新媒體的平臺,比如說微博、知乎、抖音、短視頻的這樣有流量的平臺,去構建我們醫美機構和醫生想表達的內容。


把這樣的一個內容做好了之後,通過優質內容吸引流量,流量會自帶轉化。IP其實是可以幫你在整個的推廣和宣傳的目的上去吸引流量,更高效的去轉化變現,所以這個才是說我們的醫美機構和醫生現在都要去做IP。


IP =品牌麼?


郝格:當然不是。剛才我們也講了IP是內容,品牌是基於一個產品衍生出來的一個能讓人意識到和想到的,一個可以傳承很久的文化理念。


比如我們說耐克它是一個品牌,他傳承的就是這樣的新銳運動的這樣的一個品牌理念。


品牌可以縮短你跟消費者的距離,也就是說我們可以通過品牌的理念去拉近了消費者的距離。


比如說還是說耐克的slogan:just do it。其實在影響用戶的心智。如果我也是一個just do it的人,那麼我就會去選擇這個品牌。


醫美機構也是一樣。如果一個醫美機構它傳遞的品牌理念,是高知的、是安全的、是舒適的。那麼我們在想到這樣的一個想做這個項目,或者是想去嘗試的時候,我可能先想到的就是這個品牌的理念,因為它縮短了我消費的決策。


現在這個時候才思考IP打造,是不是晚了?


郝格:不晚,一切都是最好的時機,一切都是最好的選擇。在決定做這個事的時候,任何時候都不晚,因為對於很多媒體的平臺他也需要好的內容去維護自己的流量池,所以只要你想好了,一切都不晚。


人啊,有時候會經常感慨的說:早知道,我不就早下手了麼?


我想,這其實和當時的境遇、認識和行動力都有關係,更多的應該是行動力。


行不行的總要試試,不試試怎麼知道呢?


疫情是面鏡子,不破不立。


這次疫情,會刺激醫美機構和醫生去被迫思考IP打造嗎?裡面是什麼原因?


郝格:我覺得會刺激他們去思考IP這件事,但是不是能馬上去做?現在不好下結論。


因為做內容是需要堅持的,他也需要一段時間去孵化、培養,而不是說今天我們去做一條視頻,今天寫一個內容,今天去發微博,我們馬上就能從裡面獲取轉化,它是有時間性的。


很多醫生和醫美機構即便沒有這次疫情,也會去想我們要不要去打造Ip,我們要不要去做內容?


但是很多時候都放棄了,因為做IP需要堅持,需要耐心去慢慢地孵化。


當然了,如果我們花精力、花時間把它孵化好,把IP打造好,那麼它後續的爆發力和持久力就會更強。我相信做得好的,比如說我們說的修志夫、郭樹忠,他們其實都是經歷了前面一段時間的沉澱,後面才會有爆發式的增長。


您對現在急切想做IP打造的機構或者醫生的建議是什麼?


郝格:想清楚自己的

定位,自己的定位到底是什麼?你的用戶是誰?你的用戶在什麼樣的平臺上?以及你的醫生做的項目是什麼?它的垂直領域的項目是什麼?我們能不能把自己的產品和用戶結合好?選擇一個對的平臺,這個是非常重要的。以及你的時間、預算和團隊。


有IP的醫生/機構在這次疫情狀況下,能有哪些優勢?


郝格:有IP、有內容、有粉絲的機構在這一次疫情下,他一定是收穫了他自己的精準的會員的。

他可以針對會員提供出很多的這樣的福利、優惠,以及對他們的一些特殊的關懷,未來的營銷是一個會員制服務的營銷。


所以有IP的醫生一定是已經有自己精準的粉絲,而且把這些粉絲已經沉澱到他們自己私域流量池,其實這樣機構和醫生的抗風險能力就會更強了。


您覺得在這幾年做IP的過程中,遇到的最大挑戰是什麼?


郝格:第一是內容的創作,我們經歷了很長時間的摸索和探索。對自己的定位也是不斷的通過市場和用戶的變化做調整,自己的定位要非常清晰。


第二個就是在內容創作上要不斷的去適應用戶,看似我們是一個做內容的公司,其實我們是一個做用戶的公司,在人性的角度上我們剖析的非常的清晰。


第三個就是如何把自己的內容推廣出去,這一塊也非常的重要,我們會研究不同的媒體平臺,它需要什麼樣的內容,在預算有限的情況下,把自己精心製作的內容推廣出去,讓更多的人看見,這個是非常重要的。


第四點就是運營,就是當流量和當內容出去流量進來,我們通過什麼樣的方式把這些用戶留存、轉化。運營力也是我們在整個的運作過程裡面非常重要和核心的挑戰。而且這也是很多的醫生和醫美機構也會遇到的。


您覺得未來這些機構和醫生他們要做IP,可能會遇到哪些方面的困難?有沒有一些忠告?


郝格:我覺得最大的困難和挑戰還是說對內容和對IP打造的一個時間的心理預期,對這個內容轉化變現的時間以及節奏的心理預期。


那如果在這個方面做好了的話,我覺得是未來可期的。


有一些建議是要能堅持下去,找對的方向,找對的定位,用合理的預算去匹配。




針對醫生IP

如果你還有什麼想互動的

可以進入我們專屬醫生IP群


疫情當下,是醫生做IP最好的時候麼?思考和行動,你選哪個?


歡迎醫美人入群互動

共抗2020疫情

掃碼回放收看!

(加微信:pingshalaile ,備註:入群)

疫情當下,是醫生做IP最好的時候麼?思考和行動,你選哪個?

疫情當下,是醫生做IP最好的時候麼?思考和行動,你選哪個?

往期精彩


醫美營銷:

一流機構做認知 | 廣告江湖新勢力 | 醫美積分制度的獲取與消耗問題 | 醫美機構的抖音玩法 | 醫美小程序的流量機遇 | 醫生IP建設手冊 | 醫美網紅營銷三條例 (未完待續)


行業趨勢:

阿里健康重推醫美板塊 | 藝星醫美將赴港上市 | 美唄獲1億人民幣B輪融資 | 90%醫生集團或將倒閉 | 2019中國醫美行業趨勢研究報告 | 新氧攜麗格打造共享醫院 | 醫療美容O2O的發展趨勢 | 2019中國輕醫美消費趨勢研究報告(未完待續)


關於 醫美行業內參




醫美行業內參是中國首家專注於報道全球醫美產業發展,最有影響力的醫美產業鏈新媒體、超千萬醫美行業從業者、創業者必讀。


醫美行業升級與迭代迫在眉睫,業務邊界不斷模糊,醫生創業,大中小醫美機構魚龍混雜,如何建立大家值得信賴的醫美品牌,是我們一直探尋的方向。從一線城市,發展到二、三、四線城市的市場如何開疆拓土,更是值得思考的問題。


電商平臺、醫生培訓、內容導流、品牌建設……企業傳播迭代,媒介細分,溝通多樣化是不可逆轉的趨勢,醫美大時代,我們在不斷的突破創新,尋找、探索醫美產業的未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