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在線學習效率低,家長該怎麼辦?

在學校,一天刷兩張卷子都不是事兒;

在家裡,幾天看兩頁書都拖泥帶水。

在學校,“上課—做作業—上課”,每天完成三門功課;

在家裡,學習20分鐘,玩耍兩小時。

……

孩子在線學習效率低,家長該怎麼辦?

產生這樣狀況的原因主要是兩類,第一是環境變化引起的不適應,第二是自身問題被放大。

首先,上網課和學校上課的形式以及對孩子的要求都不一樣,網課沒有老師監督,周圍沒有同學討論,沒有學習氛圍。真人變成了圖像和文字信息,改變了原有真實情景的學習模式,對於孩子而言,是一個不小的挑戰。

其次,從40人的大課堂變成1個人的小課堂,孩子的心理上會有很大的落差,很可能產生孤獨感,彷彿只有一個人在學習,這就放大了孩子原本學習自制力和專注力的問題。要知道人的大腦是很難做到長時間專注的,上課時有課堂紀律的約束,有身邊同學做榜樣監督,但若只剩下一個人,難度就加大了。若家裡還有人時不時噓寒問暖、水果點心伺候,那更是沒辦法專心了。

作為本身上班就很忙碌的家長而言,該怎麼辦呢?

01 內心篤定,留出一定空間

疫情當前,宅家學習,難免會情緒煩躁、不想學習,但我們要相信孩子,給孩子留出吐槽的時間,留出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的時間,堅持規律的作息時間,將學習的生活劃分出清晰的界限,生活時間可以自主安排。孩子的適應能力比我們想象得要強,只要他們張開雙臂擁抱變化、適應變化,定會成為另一條便捷的學習成長之路

02 言傳身教,形成內在準則

學習是一場需要持續投入時間和精力的長久戰役,在途中會遭遇不可預估的困難,是孩子和痛苦相伴。若您已經上班,留孩子一個人在家學習,其實很容易滋生消極情緒,學習效率降低是難免的,所以放平心態,以寬鬆的心情、平和的態度,下班後慢慢陪孩子溫習鞏固,查漏補缺。陪讀期間不妨也讀讀書,做點同樣需要付出時間和精力以自我提升的事,孩子的內心會更加寧靜

,上廁所、喝水這類走動的頻率也會降低。

03 親子互動,珍惜相伴時光

價值觀的傳承、情感的聯結、規則的養成,都是在家庭日常生活中一點一滴、不帶任何目的性的活動中完成的。不管是疫情動態還是學習進程,都不妨和孩子多點“共同關注”,可以進行價值觀的引領,也可以進行學習上的充盈。此外,網絡世界的信息紛繁複雜,真假難辨,不僅容易消磨鬥志,還容易使孩子迷失方向。所以建議和孩子一起收看高質量的影視節目,推送理性思辨的文章,為孩子精神世界的成長提供肥沃的土壤。

04 鼓勵溝通,建立線上鏈接

孩子多和老師和同學溝通,可以和好朋友聊聊自己的生活,分享各自的學習心得,可以向任課老師提問題,可能有些問題家長也能百度一下順手解決了,但孩子就失去了和老師進一步交流的機會,不管問題難易,老師都很樂意為孩子們解答。

父母給孩子的只有三樣東西:好的身體,好的教育,好的榜樣,希望我們都能成為一位好父母。

(原文來自:洪梅的微習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