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冬臨嚇唬女兒不聽話把她扔了:沒騙過孩子的父母不是“好父母”

近日,演員郭冬臨上傳的一段“嚇唬”女兒的視頻,看的人忍俊不禁。

視頻裡,郭冬臨故意板著臉對不好好做作業的女兒說:如果你再這麼不聽話,我就把你扔出去,再撿一個回來。

小棉襖趕忙爬上沙發“苦口婆心”的開導爸爸:爸爸,你撿的小孩子也是不聽話的,因為她也是惹爸爸生氣給扔出去的。

女兒的話瞬間就把郭冬臨的陣腳給打亂了,仔細捋捋女兒說的還是蠻有道理的,於是抱起女兒心疼的安慰道:不扔了,不扔了。

郭冬臨嚇唬女兒不聽話把她扔了:沒騙過孩子的父母不是“好父母”

從郭冬臨的眼神轉變及偷笑神情來說,他對女兒臨危不亂、審時度勢的表現是相當滿意的(小姑娘確實很機靈)。

雖說唬騙孩子是不對的,但養過孩子的父母都知道,孩子的世界跟大人是完全不同的,有些時候謊言反而能更好的化解當下的問題。

正如美國智慧學者史蒂夫·蘭茲伯格所說:如果撒謊的目的是好的,撒謊導致的結果也是好的,那麼這種善意的謊言,就是正確的。

並且,適當的謊言不但能調節跟孩子之間的親子關係,助力孩子幸福感的提升,還能讓孩子明白許多事情的界限在哪裡,更能讓孩子從“糟粕”成長為“精華”。

01 善意的謊言是一種教育的智慧

郭冬臨嚇唬女兒不聽話把她扔了:沒騙過孩子的父母不是“好父母”

著名的“皮格馬利翁效應”(也稱為“羅森塔爾效應”、“期待效應”),是世界著名心理學家羅森塔爾和L.雅各布森於1968年做的一個實驗,他在一個學校裡隨意挑出十幾名學生,說他們都是天才,校長及老師通過八個月的區別對待,發現這些“天才”孩子們的確較其他“普通”孩子進步更顯著,最後老師對那些“天才”孩子的殷切希望真的讓那些孩子成為了天才。

這種善意的謊言成就了那十幾個孩子,也讓羅森塔爾成為教育界最大的“騙子專家”,迄今為止,這種騙局依然見縫插針的在教育的各個角落中穿行,繼續為許許多多的孩子鋪設著陽光大道。

《阿甘正傳》中,阿甘是一個智商只有75的低能兒,但他的媽媽卻善意而堅定的說:你和別人沒有任何的不同。

雖然有點自欺欺人,但更加的體現她的智慧,作為一個母親,她明白她的話對兒子的影響力,她不但在語言上給予支持,更體現在行為上,她不惜一切代價讓阿甘進入常規學校就讀,言行的統一讓阿甘對自己不是個傻子這件事,從將信將疑變為確信。

郭冬臨嚇唬女兒不聽話把她扔了:沒騙過孩子的父母不是“好父母”

她讓阿甘跟其他正常孩子一般享受均等的教育,讓阿甘的周遭出現的人群均是正常的,這種教育的智慧庇護,使得阿甘擁有了不一樣的人生。

正如影片中阿甘的母親所說: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遠不知道下一塊是什麼味道。

阿甘嘴裡時刻唸叨的“my mum said”,唸叨的讓人嘲笑不起來,反而肅然起敬。

因為那個智障兒身上所具備的純粹的執著,是許多人都望塵莫及的,這一點是身為母親的甘普太太通過善意的謊言挖掘出來的。

這份善意的智慧,成就了阿甘,更成就了甘普太太。

02 亂世的兇險依靠謊言來實現現世安穩

羅伯託·貝尼尼執導及主演的影片《美麗人生》,是我隔段時間就會重溫的電影之一。

影片中,猶太青年圭多和兒子被納粹黨強行送往集中營時,圭多就知道此行兇多吉少,可他不願兒子身處納粹的陰霾裡時,幼小的心靈也被陰霾覆蓋,於是哄騙兒子這是一場遊戲,獎品是一輛大坦克。

郭冬臨嚇唬女兒不聽話把她扔了:沒騙過孩子的父母不是“好父母”

起初圭多的謊言只是害怕兒子被嚇到,心裡對援救還是抱一定希望的,可隨著真相及時日的推進,圭多的謊言是懼怕會失去兒子,因為只有遊戲才能讓身為孩子的兒子隨時聽令,躲避納粹黨的尖刀和子彈。

圭多的謊言,保護了兒子的情感,維護了兒子的心理健康和愉悅,是為了兒子能夠更好的生存下去,這樣的謊言是美麗的。

這份亂世的兇險依靠謊言來促就現世安穩,是身為父親的圭多送給兒子最為珍貴的禮物,比趕來援救的大坦克還來的驚喜。

曾經聽過一個故事,講述的是同住深山的兩個孩子,其中一個孩子問父親:山的那邊是什麼?父親答:不知道,你爺爺,你爺爺的爺爺也沒爬過去過。孩子失望的望著大山低下了頭。

郭冬臨嚇唬女兒不聽話把她扔了:沒騙過孩子的父母不是“好父母”

另一個孩子問父親:山的那邊是什麼?父親說:是你想要的東西。孩子興奮的望著山。多年以後,第一個孩子承襲父業成了一名農民,第二個孩子翻過了大山成了一個集團的董事長。

父親的謊言,顯示的是孩子人生的格局:是一生安穩還是一世奔波。

03 世人眼中的“糟粕”,卻是父母眼中的“精華”

《哪吒》熱映時,看到那個剛正不阿的陳塘關總兵,為了哪吒能夠得到救贖改邪歸正騙哪吒說他是靈珠轉世時,老母親的眼淚就開始在眼眶打轉了。看到李夫人毫無違和的配合著夫婿去合體行騙時,眼淚再也忍不住了。

雖然他們仍對世人抱有一絲希望,玩命的去斬妖除魔來替哪吒贏得眾人的一絲諒解,可他們最大的希望仍是放在了自己的兒子身上。

縱使他們的哪吒在世人眼中是混世魔王,是一灘糟粕,人人得而誅之,可在他們眼中,卻是情有可原,是可以逆轉的精華。

郭冬臨嚇唬女兒不聽話把她扔了:沒騙過孩子的父母不是“好父母”

他們一直在行騙,通過善意的謊言來化解魔丸的魔性,通過善意的謊言讓涉世不深的哪吒重歸正道。

這份愛的謊言,充滿理解、尊重與寬容,讓魔丸慢慢地剔除身上的魔性,確信世界上有愛、有信任、有感動,最終靠著殘存的信念,拯救了那方土地及那方土地上一直誤解痛恨他的人。

曾經有一個小男孩,小時候因患脊髓灰質炎成了一個瘸子和齙牙,他因此很自卑。

父親為了重塑他的自信,便為他及兄妹們買來小樹苗,並說誰種的好就獎勵誰,小男孩覺得自己肯定不能勝出,澆了兩次水便放棄了。

神奇的時,他的小樹不但沒枯萎反而比兄妹們的樹長的更旺盛,父親為他買了最喜愛的禮物,並說從他栽樹的本領來看,長大後一定能成為一名出色的植物學家。

郭冬臨嚇唬女兒不聽話把她扔了:沒騙過孩子的父母不是“好父母”

一次偶然的機會,小男孩才發現,原來是父親一直在偷偷的為他的樹澆水,父親的謊言讓他重新燃起了對生活的希望。

十幾年後,那個得到心愛禮物的小男孩雖然沒有成為植物學家,卻成為了美國總統,他就是富蘭克林·羅斯福。

這種無礙誠信的謊言,承載的是愛、信任與希冀,不會傷害到他人,也不會傷害到自己,更利於孩子良好性格的養成。

你“騙”過自己的孩子嗎?

作者簡介:茶沫,寫自己的字,暖自己的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