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成长,妈妈的修行》:告诉你如何为7岁之前的孩子选书

看着书架上那一排排的书,不知道自己要从哪一本开始读,光是想这个问题已经浪费了我很多时间。

为了不再浪费时间,我拿起手边的书《孩子的成长,妈妈的修行》。书中提出一个观点:给孩子简化的生活,给孩子读书,绘本过多也是伤害。

《孩子的成长,妈妈的修行》:告诉你如何为7岁之前的孩子选书


云香说:“最好的读书场所不一定是图书馆,书太多,这本也想看,那本也想看,难以做到把一本书看透。”

一、走到书里去,读懂一本书

犹太法典《塔木德》说:“念101遍肯定比100遍要好。”“只要把一本书念100遍,你就有能力读懂世界上的任何一本书。”都是在强调重复的价值。

听说犹太小孩在12岁的时候,人人都把相当于《三国演义》那么厚的《旧约全书》读了100遍。

在中国,把一部书读100遍的大概只有三人:一位是巴金,把《古文观止》读了100遍;另一位是茅盾,把《红楼梦》读了100遍;再一位是苏步青,童年放牛时把邻居家一部残缺不全的《三国》读了100遍。

凡是把一本书读100遍的人,没有一个人会不成器,因为他已经学会了读懂所有书的本领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北大国文、哲学、史学教授陈汉章读书,每篇都要诵读十遍以上,且边读边校。“考其优劣,校其佚漏,辨其真伪,评其得失。”被他读过的书卷,旁人很难再插手。因为陈汉章记笔记有个习惯,要用6种色笔勾画。每读一遍,便勾描一次。从藤黄、浅蓝,直到银朱,一本书密密麻麻布满心得。

云香说:“一本好书,我能看六七遍,真的是从薄看到厚,又从厚看到薄。”

她发现八个月的儿子对喜欢的篇章,会让她反复读。儿子一岁时,他们给孩子买了很多绘本,孩子看书有点儿乱,家里到处都是书,孩子选择起来其实很烦躁。

于是,云香把书慢慢收起来,只留下三四本常看的书在书架上,过一个星期替换一本。

奇妙的变化发生了,孩子能很快记住书中的情节,并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妈妈和自己都编进了书里,甚至记住的书的作者,对妈妈说:“这个叔叔(阿姨)写的真好!咱们要谢谢他!”

二、重复阅读,给孩子带来安全感

云香说,给孩子选书,宜精不宜多。“孩子喜欢重复,一本书反复看,一个故事反复听能增强孩子的安全感。”

我想起我家二娃就是这样,总是反复地让我讲孙悟空大闹天宫的故事,其实我不会讲,只是照着书念,我念文字,他看图片,我们母子捧着一本书,边说边笑。

可是好景不长,缺乏耐心地我,很快就厌倦了每天都读同一个故事,对他敷衍了事,为了加快读书的速度,我有时候会趁他不备连翻几页,有时被他发现,便用胖嘟嘟地小手重翻回去,不依不饶地说:“这页没讲。”

如今想来心里有温暖有遗憾,当时知识太少,生活苦多,没有及时教他识字。也没有用耐心给他更多的安全感。

“小孩子不需要什么魔法书、最新畅销书……他们需要的是时间和心理上的放松。他们需要时间来深入阅读,有时还需要重复地阅读。

《孩子的成长,妈妈的修行》:告诉你如何为7岁之前的孩子选书


如今想来,我的小天使偎依在妈妈身边,对我是多么的依赖和信任,而我有时对他却是欺骗和厌烦。

“重复读一本书,能让孩子更深入地理解这本书,书在他心目中的形象会变得很立体,他还会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把书真正地变成他自己的东西。”

即便如此,我家娃还是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变成孙悟空,手拿金箍棒,在院子里大闹天宫。

七岁前的孩子生活在梦幻的世界里,我们要尊重他们的特点,绘本要选择唯美、梦幻的,画画充满美感。绘本中的场景和动作表情要自然,主题以爱为基调,宣扬的是温暖和爱。”

我和我家娃的七岁已经成为过去,只希望我家娃的娃能拥有一个更幸福的童年。

用读书的方法念书,用走路的方法修路,必然失败。

我认为念书就是不停地重复一本书,读书是不停地在读很多书。

重复阅读一本书是在修路,只有先把路修好了,才能愉快地在康庄大道上,如果在路没修好之前就急着走路,只能在羊肠小道上徘徊。

想把一本书读上100遍挺难,能读上3遍就能吸取精华,化为己用

三、每本书买到手,必须认真阅读、领悟和实践于生活当中

作者云香,全名旷云香,她是硕士,是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是华德福幼儿园教师、小巫艺术养育课程讲师。

这本书的目录中除了幼儿教育部分,还有妈妈的成长修行,爸爸来带娃。

我常常翻看这本书,总有一些段落吸引我,特别是晚上睡觉前,看上几页,心情特别平和、舒畅、开心。

云香的文字特别有感染力,她的书是由一个个的小故事组成,她在讲故事的时候,发挥了特殊的幽默感,达到了

幽默的最高境界:不是有意逗你笑,姐说话天生这么动感。

作者在书中展现了“一个深爱着老公和儿子并努力做好自己的真诚女性,一个前来帮助父母成长的憨厚可爱聪颖的小天使豆豆,一个阳刚单纯又偶尔遭到老婆戏弄的豆豆爸。”

这本书不仅仅适合妈妈看,爸爸看了也会有收获。

正如小巫在序言中说:“希望读者在看了这本书之后,不仅能更加了解儿童的发展和需求,而且对于做一个好妈妈或好爸爸,也能有更多的自信。”

不管是想成为好妈妈,还是好爸爸,我们首先要成为一个好人,愿我们能够有耐心、有恒心,走进一本书,读懂一本书,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孩子的成长,妈妈的修行》:告诉你如何为7岁之前的孩子选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