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盡,孃家人歡喜來拜年,竟被婆婆冷臉相對,這到底怎麼回事?

友盡,孃家人歡喜來拜年,竟被婆婆冷臉相對,這到底怎麼回事?

安溪的一戶人家,把女兒嫁到同安。雖然當時交通並不是很發達,但老人家總會來同安看看自己的女兒和外孫。親家母也對媳婦非常疼愛,因此老兩口來串門的時候總是好菜好酒熱情款待。但令老兩口不解的是,這次提著禮物來拜年,卻被平日裡熱情好客的親家母冷臉相對。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呢?

同安有一個獨一無二的習俗,“正月初一賀新正,會友探親情;正月初二請女婿;初三犯忌無客來;初五過開;初六養肥”。原來,老兩口正是正月初三來到同安探訪女兒的。初三,同安人是不串門的。這事,還得從明朝嘉靖年間的事情說起。

嘉靖四十年正月,倭寇入侵。據同安縣志記載“是年,諸賊出沒同安者各擁眾數千,維鼎自夏迄秋斬驍賊…”,從夏日開始,同安境內的賊亂都是知縣譚維鼎親自指揮,而正月的倭亂卻是民兵自行反抗,正月裡譚維鼎並未留在同安縣城。

友盡,孃家人歡喜來拜年,竟被婆婆冷臉相對,這到底怎麼回事?

清《廈門志》雲,“漳賊謝萬貫率十二舟自浯嶼引倭陷浯州大掠,知縣譚維鼎率義兵救援泊澳頭”,譚維鼎引兵駐在澳頭(蠔幹粥大家都略有耳聞),於嘉靖三十九年平定金門倭亂,後在十月又逢倭寇進犯同安縣東(與南安接壤),知縣又引兵往援。據《泉州市志》記,該年南下的倭寇勢力強大,四月倭寇陷惠安崇武城,五月陷永春縣,六月破南安縣,七月再破安溪縣,十一月圍泉州府城(府城駐晉江縣),當時府城被圍,而泉州府下轄完整的縣僅同安存有遺力,而同安兵正駐在同安與南安交界處,於是譚維鼎率同安兵士往援是在所不辭的,而同時,鄰近的海澄縣也發生了動亂,乾隆版《海澄縣誌》記載,“四十年春正月月港二十四將張維等反”,海澄方面更是無力支援平定同安倭亂,從而導致了四十年正月同安縣城被倭寇所破。

由於縣城內並無統帥存在,而倭寇往往是由當地漢奸引導對浯嶼附近地方進行燒殺搶掠,奸民掌握了這一信息,便引倭來犯,而同安古來是泉州府下最重要的二縣之一,時值正月春節期間,百姓團聚,倭寇見錢眼開更是殺紅了眼,其景當不可想象,同安軍民群起奮戰至初二日才擊退倭寇,正月初三這天全城百姓忙於收拾屍骨、埋葬遇難親人,故城中悲悲慼慼。以後每年的初三因多數人家忙於遇難親人的忌日,久而久之便成了今日正月初三“犯忌無客來”的習俗。

後來,正月初三家裡來客人,更是被看做一種極其忌憚的事情,因為只有家人去世了,初三才會迎客,無事而有客來,就被視為一種惡毒的詛咒。

翻山越嶺探親的老兩口,後來知道同安這個習俗之後,恍然大悟,買了些香燭金紙到親家母家上香,告知祖先此來並無惡意,這事才得以妥善解決。

外地的朋友,正月初三如果來同安,切記先過問主人,如果主人有相邀之意,你才可過府一敘。

身在同安的朋友,正月初三你有遇到什麼尷尬的事情嗎?歡迎留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