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 卷耳》愛妻家中盼君歸,古來征戰幾人回?

《詩經 卷耳》愛妻家中盼君歸,古來征戰幾人回?

每次看《詩經》都會有不一樣的感覺,明明很多詩詞的意思都是一樣的,表達的感情都是相似,但是每一篇詩文卻帶著不同的感情,每一篇都是值得反覆琢磨和研讀的。

《詩經 周南 卷耳》藉著女子的等待心焦以及丈夫歸來的心切表達對丈夫的思念和對團聚的期待。雖然後面的章節是丈夫急切的歸家的樣子,但是我自己更願意將其理解為,是女子在路邊等待中,對丈夫正在歸來的想象。

但是最近再讀這首詩的時候,透過這首詩,對戰爭有了理解和認識。戰爭的背後除了保衛家國的大義之外,帶給人們最多還是生離死別。

《詩經 卷耳》愛妻家中盼君歸,古來征戰幾人回?

卷耳

采采卷耳,不盈頃筐。嗟我懷人,寘彼周行。

陟彼崔嵬,我馬虺隤。我姑酌彼金罍,維以不永懷。

陟彼高岡,我馬玄黃。我姑酌彼兕觥,維以不永傷。

陟彼砠矣,我馬瘏矣。我僕痡矣,云何籲矣!

《卷耳》這首詩是充滿無奈和急切的。不管是因為“嗟我懷人”而“置彼周行”,還是“我馬瘏矣”、“我僕痡矣”到“云何籲矣”,都帶著迫切的想要歸家的心情,但是經歷千難萬險,卻只能“籲矣”。在這聲聲嘆息中,帶著萬千無奈的絕望。

《詩經》中有很多征戰相關的詩詞,每首詩詞都描述想要歸家的心情,但是我從來沒看到過結局,完美的美好的溫馨的戍邊士兵回到家鄉的結局。

這讓我想起了那句詩“古來征戰幾人回”。戰爭是殘酷的,也是無情的。可是拋開戰爭對家國的重大意義,單純從戰爭帶來的創傷上來講,不管是什麼緣由的戰爭,造成的結果無非是萬千家庭的破碎。父母會失去兒女,孩子會失去庇佑。

《詩經 卷耳》愛妻家中盼君歸,古來征戰幾人回?

在戰爭的世界中,所有人都是不安定的,帶著無限的絕望和悲傷,會有天大地大無處為家的絕望。想起曾經看過的關於二戰的電影《鋼琴師》,只看過一次,終生難忘,並且拒絕看第二次。

那部影片關於戰爭的講述很平淡,可是看到鋼琴師無處為家,不敢深深地入睡時,隨時做好逃命的準備時,心裡一片荒涼,帶著對當時發動二戰的國家的仇恨和憤怒。雖然我身在和平年代,但是通過電影,能看到那個戰爭年代的淒涼和絕望。不管什麼時候,戰爭的發起國家還有發起人員都不值得被原諒。

我想除了狂熱分子,沒有人是喜歡戰爭的。

《卷耳》中等待丈夫歸來的女子,一直在痴痴地等,希望戰爭結束,丈夫歸來,家人團聚。

雖然最後也沒等到。

《詩經 卷耳》愛妻家中盼君歸,古來征戰幾人回?

想起半城煙沙中的歌詞

半城煙沙 兵臨池下

金戈鐵馬 替誰爭天下

一將成 萬骨枯

多少白髮送走黑髮

半城煙沙 隨風而下

手中還有 一縷牽掛

只盼歸田卸甲

還能捧回你沏的茶

對待戰爭,所有人都是無奈的,但是為了保護國家,守護家人,也必須義無反顧的加入戰爭中。

經歷戰爭的人最希望的還是平靜的生活吧。就像歌中所唱的,只盼歸田卸甲,還能捧回你沏的茶。畢竟,戰爭是死神的狂歡。

《詩經 卷耳》愛妻家中盼君歸,古來征戰幾人回?

雖然希望世界和平聽著是一句很空的話,但是這是很多人心中最真摯最單純的希望。

我很慶幸,我生在一個和平年代、和平社會,與現在發生動盪的地區和國家相比,現在生活中的一些困難和不公平又算得了什麼呢?最起碼我不用餓肚子,也不用擔心看不到明天的太陽,更不用想會不會有子彈從我臉頰飛過,讓我距離死神更近一步。

我很幸福,所以,沒有理由不去奮鬥和努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