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國家公務員考試乾貨!36個行測常考成語典故,你知道幾個?

  

【評論、轉發、私信:“99”即可獲取電子版常識40000道】私信:“99”即可獲取

36個行測常考成語典故,你知道幾個?


2021年國家公務員考試乾貨!36個行測常考成語典故,你知道幾個?


公務員聯考行測常識和言語理解經常會考到一些成語典故,今天整理了36個常考的成語典故供大家複習。趕緊積累起來吧~


2021年國家公務員考試乾貨!36個行測常考成語典故,你知道幾個?


  1.班荊道故


  【釋義】班:鋪開。荊:黃荊,一種灌木。原為用荊條鋪地,坐在一起談說過去的事情。後常形容朋友途中相遇,共話舊情。


  成語出處:《左傳·襄公二十六年》:“伍舉奔鄭,將遂奔晉。聲子將如晉,遇之於鄭郊,班荊相於食,而言復故。”


  2.至死不悟


  【釋義】 至:到;悟:醒悟。到死也不醒悟。


  成語出處:唐·柳宗元《臨江之麋》:“麋出門,見外犬在道甚眾,走欲與為戲。外犬見而喜且怒,共殺食之,狼藉道上。麋至死不悟。”


  3.安步當車


  【釋義】 安:安詳,不慌忙;安步:緩緩步行。以從容的步行代替乘車。


  成語出處:《戰國策·齊策四》:“晚食以當肉,安步以當車,無罪以當貴,清靜貞正以自虞。”


  4.不二法門


  【釋義】 不二:指不是兩極端;法門:佧行入道的門徑。原為佛家語,意為直接入道,不可言傳的法門。後比喻最好的或獨一無二的方法。


  成語出處:《維摩詰經·入不二法門品》:“如我意者,於一切法無言無說,無示無識,離諸問答,是為入不二法門。”


  5.暗室不欺


  【釋義】 在沒有人看見的地方,也不做見不得人的事。


  成語出處:唐·駱賓王《螢火賦》:“類君子之有道,入暗室而不欺。”


  6.匕鬯(chàng)不驚


  【釋義】 匕:古代的一種勺子;鬯:香酒;匕和鬯都是古代宗廟祭祀用物。形容軍紀嚴明,所到之處,百姓安居,宗廟祭祀,照常進行。


  成語出處:《周易·震》:“震驚百里,不喪匕鬯。”


  7.筆大如椽(chuán)


  【釋義】 形容著名的文章。也指有名的作家。


  成語出處:《晉書·王珣傳》:“珣夢人以大筆如椽與之,既覺,語人曰:‘此當有大手筆事。’”


  8.筆下生花


  【釋義】 比喻文人才思俊逸,寫作的詩文極佳。


  成語出處:五代·王仁裕《開元天寶遺事下》:“李太白少時夢所用之筆頭上生花,後天才贍逸,名聞天下。”


  9.不蔓不枝


  【釋義】 既不蔓延,也不分支。比喻說話或寫文章簡明扼要,不拖泥帶水。


  成語出處:宋·周敦頤《愛蓮說》:“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10.赤子之心


  【釋義】 赤子:初生的嬰兒。比喻人心地純潔善良。


  成語出處:《孟子·離婁下》:“大人者,不失其赤子之心者也。”


  11.低唱淺斟


  【釋義】 低唱:輕柔地歌唱;斟:喝酒。聽人輕柔地歌唱,並自在地慢慢飲酒。形容一種安樂自在的神態。


  成語出處:宋·無名氏《湘湖近事》:“陶谷學士,嘗買得党太尉家故妓……,妓曰:‘彼粗人也,安有此景,但能銷金暖帳下,淺斟低唱,飲羊羔美酒耳。’谷愧其言。”


  12.焚骨揚灰


  【釋義】 燒掉屍骨,揚棄骨灰。形容非常仇視。


  成語出處:《梁書·侯景傳》:“曝屍於建康市,百姓爭取屠膾啖食,焚骨揚灰。”


  13.焚膏繼晷(guǐ)


  【釋義】 膏:油脂,指燈燭;繼:繼續,接替;晷:日光。點上油燈,接續日光。形容勤奮地工作或讀書。


  成語出處:唐·韓愈《進學解》:“焚膏油以繼晷,恆兀兀以窮年。”


  14.噤若寒蟬


  【釋義】 噤:閉口不作聲。象深秋的蟬那樣一聲不吭。比喻因害怕有所顧慮而不敢說話。


  成語出處:《後漢書·杜密傳》:“劉勝位為大夫,見禮上賓,而知善不薦,聞惡無言,隱情惜己,自同寒蟬,此罪人也。”


  15.俗不可耐


  【釋義】 俗:庸俗;耐:忍受得住。庸俗得使人受不了。


  成語出處:清·蒲松齡《聊齋志異·沂水秀才》:“一美人置白金一鋌,可三四兩許,秀才掇內袖中。美人取巾握手笑出曰:‘俗不可耐。’”


  16.懸崖勒馬


  【釋義】 懸崖:高而陡的山崖;勒馬:收住韁繩,使馬停步。在高高的山崖邊上勒住馬。比喻到了危險的邊緣及時清醒回頭。


  成語出處:清·紀昀《閱微草堂筆記》:“此書生懸崖勒馬,可謂大智矣。”


  17.朝三暮四


  【釋義】 原指玩弄手法欺騙人。後用來比喻常常變卦,反覆無常。


  成語出處:《莊子·齊物論》:“狙公賦芧,曰:‘朝三而暮四。’眾狙皆怒。曰:‘然則朝四而暮三。’眾狙皆悅。名實未虧而喜怒為用,亦因是也。”


  【評論、轉發、私信:“99”即可獲取電子版常識40000道】私信:“99”即可獲取


2021年國家公務員考試乾貨!36個行測常考成語典故,你知道幾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