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過後你想過換什麼工作嗎?

愛吃的Chloe


這個涉及到個人職業發展的問題。因為不瞭解你的情況。只能從一個共性的緯度去解析這個問題。

首先,如果你是從事互聯網行業的工作的,無非就幾種:運營,產品經理,內容編輯,設計師,公關,商務,銷售。

如果你是從事其中一個崗位,個人認為未來最具競爭力的是運營和產品經理的工作,因為無論你是創業還是打工,最核心的能力是產品能力和運營能力,一個好的老闆一定是一個好的產品經理和一個好的運營。所以無論你想轉到哪個崗位,運營能力和產品能力都是首要的,無論在哪個崗位都有用。

建議你結合自己情況來衡量,我們只能給建議,不能替你做決定,你的工作還是你自己的,好好反思考量,個人工作的商業模式和用有效時間執行,做好高價值的工作。掌握這些思維本質,那麼無論你從事什麼工作,換了哪個行業都是精英,都為社會創造價值,都可以是行業獨當一面的專家,一句話總結:工作到,能力到,心到,手到,錢到。


聰瀅


每一年的春節前後,都是換工作的黃金季,這很應景——辭舊迎新嘛。

因為疫情影響,2020年的辭職潮、應聘潮,比以往時候來的更晚一些。

如果你正盤算著換工作,最好看完本文,再做決定……有些事情揭開真相以後,如何做,不用教。

第一個問題,你為什麼要跳槽?

“很多員工離職,原因只有兩個:1、錢,沒給到位;2、心,委屈了。”據說這是馬雲說的。

馬雲說的,也未必對。在仁者如水看來,在職的原因是相似的,離職的員工各有各的理由,總結起來可以分為三類:1、改善待遇;2、謀求發展;3、迷茫和困惑。

辭職理由是薪酬低、工作時間長、離家遠、異地戀等等的,跳槽是為了改善待遇;從小公司跳槽到大公司,從銷售經理跳槽到營銷總監,屬於謀求發展。而第三種比較無厘頭,以職場新人為主。

第三種談談心,解惑、指明方向,也就消停了;第二種是跨上更高的平臺,不能耽誤人家,比較複雜的是第一種——改善待遇。

為改善待遇而跳槽,有點被動,有點被逼無奈。你可以把跳槽的原因用筆寫在紙上,別管是具體還是模糊的原因,越具體越好,條理分清,按重要程度排序,一、二、三、四……

別管你羅列多少條,真正的跳槽原因是前三條,最多到前五條。如果你列出的原因超過20條,那麼你不適合跳槽,你應該辭職宅家,永遠不踏入職場,你太玻璃心了。

第二個問題,你跳槽的理由,是企業原因還是個人原因?

把你的前三條或者五條辭職理由分分類,哪些是企業原因,哪些是領導、同事原因,哪些是個人原因。

相同的理由,也許是不同的原因。

例如,加班多,公司安排無償加班,就是企業原因;別人都下班了,你還在加班,可能是你能力不足,不能在正常時間內完成工作,那就是個人原因。

再例如,薪酬低,如果公司工資水平低於行業水平,就是企業原因;如果就你工資最低,那是個人原因。

釐清以後,你會發現,有些理由不是跳槽能夠解決的,例如,不能勝任工作;與同事關係緊張……如果不改變自己,你在新公司的處境,很快就變得像你現在的公司一樣糟糕。

貓頭鷹遇見了斑鳩,斑鳩問它:“你要到哪兒去呀?”貓頭鷹說:“我準備搬到東邊去。”斑鳩問:“為什麼呢?”貓頭鷹說:“村裡人都討厭我的叫聲,因此我想搬到東邊去。”斑鳩說:“你改變叫聲,就可以了。要是不能改變叫聲,即使搬到東邊去,東邊村裡人照樣討厭你。”

第三個問題,除了跳槽,還有沒有其他方式解困?

有些難題並不像你想象的那麼難以解決和克服。

你找好了一個加薪1000元的工作,去老闆那裡請辭,老闆說,“是不是工資低了?從下個月開始,加1500塊錢吧!”於是你不走了。折騰著線上線下找工作,寫簡歷,投簡歷,面試……為啥不從向老闆要求加薪開始呢?

你對公司沒啥不滿意的,就是因為直接領導總給穿小鞋而辭職。三個月以後,你在新單位還沒過試用期呢,原來的同事告訴你,你討厭的領導辭職了……

如果有其他方式解困,不要選擇跳槽,新員工和老員工的差別是全方位的。“剩者為王”的傳說;《從頭再來》的悲愴;“工齡補貼:本企業工齡一年100元,實際工齡一年10元”的規定……都說明,一動不如一靜!

第四問,跳槽,真的能給你解困嗎?

仁者如水在《世上沒有完美的組織》裡說過,“跳槽越多,你越會發現,沒有哪個組織完全合你的意,不是這兒讓你不滿,就是那裡讓你不爽。”

而且一旦鐵了心要跳槽,新單位和老單位就變成了紅玫瑰和白玫瑰。

張愛玲說,也許每一個男子全都有過這樣的兩個女人,至少兩個。 娶了紅玫瑰,久而久之,紅的變了牆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還是“床前明月光”; 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飯粘子,紅的卻是心口上的一顆硃砂痣。

以上主要是針對改善待遇的離職者,下面就是無差別級了。

第五問,你跳槽是為了尋找舒適區嗎?

很多人找工作,都希望尋找“錢多事少離家近,位高權重責任輕”的舒適區。從人性上講,這無可厚非,但是很危險。

大家一定記得那位36歲失業的收費站大姐:

河北唐山市的各個路橋收費站取消了,結果這些收費站的人去找領導討說法。其中一位大姐說:我今年36歲了,我的青春都交給收費了,我現在啥也不會,也沒人喜歡我們,我也學不了什麼東西了。

沒有多少人喜歡上班,都是為了生活。上班有適度的不舒爽是正常的,“使我痛苦者,必使我強大!”在舒適區裡工作,就是“溫水煮青蛙”。

第六問,可以裸辭嗎?

最好不要裸辭,如果你有房貸、車貸;如果你在北上廣深租房、吃外賣,沒有半年以上的生活積蓄,兩個月找不到工作就會百爪撓心。

即便你衣食無憂,還是最好不要裸辭。疫情期間“全民坐月子”,好多人收到上班通知,就像得到了大赦令,從來沒覺得工作這麼親切。你確定你失業三個月,不會“母豬變貂蟬”,跳進另一個坑裡?

飢不擇食的跳進坑,發現還不如原來的坑,你再次尋坑……慢慢的,你越來越不自信,越來越焦慮,越來越對自己產生懷疑。最終的結果會變成一直在泥潭裡打轉。

尤其下面這些人,更不能裸辭:

1、工作不足1年的人。說你是新人吧,工作了一段時間,說你是熟手吧,你經驗嚴重不足。

2、頻繁換工作,沒有一段1年以上經歷的人。HR怕你幹兩三個月就跑路。

3、互聯網業年齡30歲以上的;普通行業40歲以上的;高管職業50歲以上的人。

4、未孕女士:雖然嘴上不說,但是職場歧視是結結實實存在的,找好下家才走最安全。

第七問,你知道這些跳槽的禁忌嗎?

如果說婚姻是女人的第二次投胎的話,職業就是男人的第二次投胎。而投胎是門技術活。

一忌,經濟不景氣的時候跳槽;

二忌,行業不景氣的時候跳槽;

三忌,跳槽到不景氣的行業、夕陽行業;

四忌,在憤怒、妒忌、賭氣的時候離職;

五忌,在毫無準備的情況下離職;

六忌,在缺少經驗、毫無收穫的時候離職;

七忌,漫天要價;

八忌,在對行業、企業瞭解不深的情況下,閉門造車,大談宏偉藍圖。

這八忌都是用血淚寫成的,想詳細瞭解,可以關注本公眾號後提問。

第八問,被獵頭、同行挖人的時候,如何跳槽?

有獵頭找你,或者被同行挖角,說明你是個人才了,恭喜恭喜。你該如何要價呢?可以參考以下小目標:

1、加薪幅度超過30%;

2、從小公司換到大公司;

3、從小城市換到大城市;

4、職位提升一個大層級;

5、從夕陽行業換到朝陽行業;

6、獨立負責項目;

7、公司整體待遇比原公司大幅提升;

8、個人待遇大幅提升。

至少滿足兩個以上,才值得一跳。但是不要謀求換行業、加薪、提職位那樣福滿門的好事,步子大了,容易扯著蛋!天上掉餡餅,你得有本事接得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