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會終結經濟全球化嗎?

無論願不願意,冷靜地看,全球化及全球紅利很可能將告一段落。

2001年底,中國正式加入WTO,中國經濟展現出一條陡峭的逆襲曲線。2010年中國超越日本,一躍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2014年中國出境遊人數首次過億,開始了震驚世界的買買買歷程。

在過去20年,中國是全球化的受益者。然而,全球化是個悖論式的發展過程:既有一體化又有分裂化傾向;既有國際化又有本土化;既有集中化又有多樣化;有人稱之為福音,有人咒之為災難;有人視之為機遇,有人把它看作陷阱。


疫情會終結經濟全球化嗎?

全球化是指,世界各民族融合成一個單一社會、全球社會的變化過程,包含六個方面:

時空概念的變化,即所謂融入地球村;

文化互動的增加,如MTV代表的青年文化流行;

面向世界所有居民的共同問題,如處理全球變暖和汙染;

相互依賴的經濟增長,大國充當負責任的利益攸關方;

強大的跨國公司崛起,其中世界500強的產值甚至多過全球一半國家的GDP。


疫情會終結經濟全球化嗎?

世界,是一個整體。

這種全方位的同一化,同時導致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宗教之間的碰撞、摩擦乃至對立、衝突,將成為影響世界穩定的重要因素。

當全球化停滯,每個中國人準備迎接一波即將到來的歧視浪潮。

這次危機是中美關係的分水嶺,也是理性與衝動的分水嶺。

疫情會終結經濟全球化嗎?

《世界是平的》的作者托馬斯·弗裡德曼最近提出:新冠肺炎將劃分出“前新冠時代”與“後新冠時代”。

在“後新冠時代”中,大家是否趨向嚴管模式、強人政治都是有可能的。例如,最近屢出狂言的特朗普民調聲望不降反升。

最近,G20領導人應對新冠肺炎特別峰會聲明表示,重振信心、維護金融穩定、恢復並實現更強勁的增長;使對貿易和全球供應鏈的干擾最小化。

疫情會終結經濟全球化嗎?

覆巢之下無完卵。

世貿組織總幹事阿澤維多表示:新冠肺炎或將致比金融危機更嚴重的經濟衰退,預測經濟衰退及失業現象會比12年前全球金融危機時更嚴重,預計貿易將嚴重下滑。

新冠肺炎大流行是全球性挑戰,需要全球應對,沒有國家可以自給自足,保持貿易開放和投資流動至關重要。

疫情會終結經濟全球化嗎?

但事實上,一些國家的態度和行動可能正相反,大家關起門戶,將產業拉回本國。3月25日白宮新冠記者發佈會稱:這次美國學到了重大功課,將永遠不會依賴其他國家來生存。

美國將完全用美國製造藥物、美國產醫護用品、美國設備,將建立一個獨立的美國,能源獨立、邊境領土獨立、製造業獨立。

疫情會終結經濟全球化嗎?

貿易的結局是友誼,而阻斷貿易的結局則是紛爭甚至戰爭。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說現在的行動將影響未來幾十年。

這是人類文明的分界點,走向命運共同體或走向分裂,可能性是一半一半。最悲觀的預測是,本次經濟全球化結束,意味著歐亞地區的一系列軍備競賽的開始。

疫情會終結經濟全球化嗎?

後新冠時代,以鄰為壑更不可行了

在“後新冠時代”,正經歷一場大國之間的領導力競爭,也正考驗人類合作的能力。

這場病毒疫情呼喚全球合作,我們看到,領導人之間的通話有之,國與國之間的隔閡和紛爭也有之。

而美國在這場重要的領導力考試當中,毫無疑問是不及格的。

一場疫情之後將分化產生出國家領導力此消彼長的效果。可能美國引領的過去幾十年的全球化,也要告一段落了。

疫情會終結經濟全球化嗎?

疫情之後,美國將重回孤立主義?

2020年魔幻之年,改變了我們傳統思維習慣,這場疫情之後,我們所想像的世界會大不一樣,我們所看到的世界不是你看到的或想看到的那個樣子。

疫情會終結經濟全球化嗎?

美國精英雜誌《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刊文“小小新冠病毒,將如何影響全球大格局?”,文中提出這次大流行也能成為一個利好契機。

但政客的思維是選票思維,特朗普的商人邏輯導致美國面對這次公共衛生事件準備不足導致目前嚴重的現狀。謀求連任影響課美國的經濟與防疫策略,特朗普不得不一邊抓經濟,一邊控制疫情,捉襟見肘中不得不開動印鈔機。

疫情會終結經濟全球化嗎?

保資本還是保人命?結果特朗普是保資本而不是保人命,最後人命失去了資本也不保。

這次的公共衛生危機肯定會強化民族狂熱和反精英浪潮。美國出現“鏽帶”,法國爆發“黃馬甲”,英國“脫歐”,都是這種趨勢的強化。

以這次世界公共衛生危機為標誌,從八十年代中後期開始的,特別是柏林牆倒塌、冷戰結束以來的這一波全球化前些年就受到重創,現在徹底地結束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