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見夏只是殺害小學生葉某某的眾多凶手之一

因為葉某某和女兒發生爭執,女兒被欺負,葉某某未按自己要求公開道歉,林見夏揮刀殺人,刀刀斃命。殺害葉某某後,林見夏自首。2019年3月1日,溫州市中級人民法院以故意殺人罪判處被告人林見夏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身。一時衝動,奪去的不僅是小學生葉某某的生命,更是兩個家庭的幸福。

這起案件,令人深思。每一個成人都曾經是孩子,每一個孩子也終將為人父母。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有校園的地方,就有校園霸凌。雖然我們今天已經頂天立地,天是父母,需要我們託著,地是子女,需要我們攜著;但是,心中的那片校園,從未離我們遠去。年少時被霸凌的經歷,更是時時刻刻在心頭縈繞,成為揮之不去的夢魘。這種創傷性心理普遍存在於眾多曾經遭受校園霸凌的成年人中,且往往在自己孩子與其他孩子發生衝突時,引起過激反應。林見夏很可能是其中之一。

在互聯網、智能手機、自媒體前時代,特別是在智能手機和自媒體普及前,這些具有創傷性心理的成人像一座座孤島,彼此之間沒有聯繫,不會產生太大的問題。但是,智能手機和自媒體的橫空出世,讓天塹變通途,給他們提供了最好的發洩和滿足途徑。他們肆意傳播情緒,鼓吹以暴制暴,叫囂快意恩仇。大數據的精準推薦成為幫兇,一波接一波同類信息不斷刺激、撩撥這些具有創傷性心理的成人,使他們持續亢奮。這種群體性的亢奮狀態極大地增加了他們在子女遭受校園暴力時採取極端暴力手段報復的風險,往往引發嚴重後果。在林見夏殺害小學生的新聞刷屏之際,點開評論,“叫好之聲”佔據主流,就是這一惡之花的最好寫照。

毫無疑問,林見夏是殺害葉某某的直接兇手,也應該對這起事件負主要責任。但這些年來,智能手機、自媒體及互聯網對幼時曾遭受校園霸凌的成人的創傷性心理的過激反應的爆發,起了推波助瀾的作用。如何更好地利用現代科技?如何在大數據信息狂潮的衝擊下保持自我、清醒獨立?這值得整個社會深思。

可以預見,校園霸凌今後也必將長期存在。我們生活在一個法治社會,雖然法制還不夠完善,特別是針對青少年違法犯罪的法律體系;但在子女遭受校園霸凌時,我們首先應該想到的,是訴諸法律。退一萬步說,在各種手段都無用的情況下,只要子女沒有受到不可挽回的傷害,即便選擇暴力,也不應選擇極端暴力,以防止造成雙方都無法承受的後果。

一些家長鼓譟,自從有了子女,我的半隻腳就已經踏進了監獄。舐犢情深,令人感動。但這是真愚蠢!你若真在子女有點小事兒的時候就採用極端暴力手段,然後進去了。高興的是誰?睡你老婆,打你子女的那個男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