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看了很多書,卻不會寫作文?試試CROWD提問法,輕鬆帶娃刷書

孩子看了很多書,卻不會寫作文?試試CROWD提問法,輕鬆帶娃刷書

最近工作室互動群裡,有位家長提出了一個疑問:自己家孩子看書並不少,為啥這段時間輔導作業時發現,他連個看圖寫話都那麼費勁呢?孩子無辜的說:"我就是不知道該寫啥啊?"

幾乎所有老師都會告訴家長,作文寫不好,是因為孩子書讀的少。我們的古人也有"讀書破萬卷,下筆如有神"的說法。那為什麼自己家娃看了那麼多書,下筆寫作,文辭卻彷彿卡在了筆尖?

孩子看了很多書,卻不會寫作文?試試CROWD提問法,輕鬆帶娃刷書

事實上,"讀的多就一定寫得好"是個誤會。從閱讀到寫作,並不是一個往水壺裡加水,再倒出水,而是加水倒酒。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轉化的過程。

也就是說讀書的時候,需要爸爸媽媽用正確的方法帶領孩子,幫他們汲取書中的"精髓",再轉化為自己的語言。今天我們就來聊聊,爸爸媽媽如何幫助孩子,用讀書的方式,提升寫作能力。

孩子看了很多書,卻不會寫作文?試試CROWD提問法,輕鬆帶娃刷書

親子共讀善用CROWD原則,提升孩子寫作能力

該如何陪孩子讀書,才能幫助他們提升寫作能力呢?在《美國共同教育大綱》中,教育專家建議家長,想要提升孩子的寫作能力,讀書就要"精讀"。這樣才能在閱讀中充分汲取知識,鍛鍊思辨能力。

為此,教育專家們還專門為家長們提供了"CROWD原則"作為幫助孩子閱讀的指導方法。下面我就結合實踐和大家聊聊,該如何在親子共讀中運用"CROWD原則"?

C:completion完整內容的提問

讓孩子就完整的內容進行概括。對於妹妹那樣低齡的孩子,我們可以在給她讀完短篇故事時,要求她回顧一下情節。開始可以接連不斷的提問題,比如這個故事發生在哪裡?主角有誰,起承轉合如何發展?關鍵性的對話等等。這樣可以幫助孩子鍛鍊表達能力和故事思維。對於哥哥這樣四五年級的孩子,完全可以在問他最近看什麼書時,順便問一句:那本書是講什麼的?

孩子看了很多書,卻不會寫作文?試試CROWD提問法,輕鬆帶娃刷書

R:recall覆盤式提問

在一起讀完一本書之後,幫助孩子進行"覆盤"。在我家,如果和孩子一起讀的書比較偏科普,我們就會嘗試用思維導圖畫出來。如果是故事,我們就會時常一起回顧關鍵情節點。比如看完《夏洛的網》後,在準備聖誕節裝飾時候,就會問"威爾伯在聖誕節要被做成什麼?"孩子們會搶答"燻肉火腿!"。

這樣做並非要讓孩子記住那些無關緊要的情節點而是為了給他們搭建"文化階梯",日後的閱讀中,如果遇到那些約定俗成的"梗"孩子也比較好理解。

孩子看了很多書,卻不會寫作文?試試CROWD提問法,輕鬆帶娃刷書

O:open-ended開放型問題

在讀書的過程中,孩子是不是有思考,是不是有自己的看法,對寫作十分重要。

寫文章講究有感而發,看了那麼多書,都沒有自己的看法,無論學會了多少華麗詞語,都不能算是會寫文章。孩子年級越是高,開放性問題越要多問。可以在閱讀的過程中問,也可以在整本書結束後問。

比如,你覺得這個人物是什麼性格?如果是你,你會怎麼做。在我和兒子的閱讀中,我們還會經常問這個問題:"如果是你寫,你會讓情節怎麼發展。"如果孩子一開始不知道怎麼回答這類問題,我們可以先自己回答一個版本的答案,再鼓勵孩子和我們探討。

孩子看了很多書,卻不會寫作文?試試CROWD提問法,輕鬆帶娃刷書

W:wh-question特殊提問

抓住主題思想的六要素":什麼(what),在哪兒(where),什麼時候(when),為什麼(why)、誰(who)怎麼做(how)。

Wh-式的提問即上面所說的"六要素"。可以用來幫助孩子對讀的內容,進一步深度思考。但對於幫助寫作的閱讀而言,僅僅隨口問幾句,顯然是不夠的。我們需要將書本的結構做個梳理,即便是簡單的故事,也能看到作者組織材料的脈絡。比如孩子需要寫一篇出遊的記敘文,就完全可以借用繪本或故事書中的結構,讓整個過程更有衝突和張力,而不是平鋪直敘的去寫景色。

孩子看了很多書,卻不會寫作文?試試CROWD提問法,輕鬆帶娃刷書

D:distancing question拓展問題

有位粉絲私信問:"都說讓孩子讀經典,那些發生在幾百年前,甚至幾千年前的經典,究竟和孩子的生活有什麼關聯?他們怎麼能消化成自己的東西呢?"

我的回答是,你可以試試,在親子共讀時,用拓展問題作為經典和現實生活的橋樑,或許會有不一樣的收穫。我還跟她列舉了自己生活中的例子,方便她理解和使用。

比如,我第一次給兒子講《賣火柴的小女孩》時,因為故事發生在那個時代,而且內容太過慘烈。在讀完之後兒子陷入了沉思,問了好幾個關於那個時代的問題,後來我們聊講到了"孤兒"和"福利院"的話題,還一起查了相關書籍,關於如何幫助那些沒有家人的小朋友。

上學後,兒子寫了一篇自己穿越時空去幫助賣火柴小女孩的作文,還被老師當作範文,在全班朗讀呢!

孩子看了很多書,卻不會寫作文?試試CROWD提問法,輕鬆帶娃刷書

孩子6歲後,仍需親子共讀

在《閱讀力》一書中,作者指出:學習發生在你與孩子的互動中,而不是內容本身。

為小學生的家長做親子共讀推廣的時候,很多家長表示疑問:他們都已經會拼音了,一般的書都能看了。還需要像小時候那樣,手把手的念繪本給他們聽麼?答案是肯定的,即便孩子已經到了小學階段,還是需要父母和他們共同閱讀。

首先,共同閱讀能讓你知道孩子在看什麼書。我和兒子保持著每晚半小時的共同閱讀習慣,從開始的我選書讀給他聽,到後來的他選書讀給我聽。平時我也會推薦一些好書給他。

並不是所有書都值得孩子花時間來讀,也並非所有書都對寫作有所增益。不止一位爸媽跟我聊起,看似孩子在看書,其實一看都是爽文。保持親子共讀的習慣,能讓我們第一時間瞭解孩子究竟在讀什麼。

孩子看了很多書,卻不會寫作文?試試CROWD提問法,輕鬆帶娃刷書

其次,孩子需要一些"超綱"閱讀。剛上小學的女兒,讀的都是帶拼音的故事書。家裡有些書她想看,但是看不懂。孩子也需要我們讀一些"超綱"讀物,用來豐富他的語言系統和知識體系。

因此,爸爸會在早飯前給他們讀《三聯生活週刊》和手邊正在讀的人物傳記。兩個孩子聽的津津有味,還常常會問爸爸:"為什麼呢?"

最後,"互動"有助於輸出。在寶寶學說話的時候,早教專家都會建議爸爸媽媽給孩子讀繪本,並且在讀的時候多多提問,和寶寶充分互動。讓他們逐漸在對話中掌握語言。和小學的孩子討論讀書的內容,也有相似的作用。

讀過的書,只有再一次的輸出和分享,才更容易內化為自己的知識儲備,在寫作的時候才能嫻熟運用。

凌晨媽媽來叨叨:

我們都知道,孩子作文能力的提升,和閱讀有很大關係。但是如果只讀不想,那麼讀書也最終會成為打卡式的完成任務。和孩子一起讀書,在共讀後合理的提出問題,不斷引導孩子思考,建立這個習慣。下筆有料,就是水到渠成的事兒了!

一位凌晨開始創作的二胎媽媽,我手寫我心,點滴都是我帶倆孩子的育兒經驗。希望我的育兒經驗能帶給您一點幫助!

往期精彩內容推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