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賦:漢代以“賦”寓“政”,漢代文學體裁如何凸顯漢代政治?

文學是一國之本,文學的發展與國家政治體系有著密切聯繫,在兩漢時期,漢代文學主要是:漢賦、詩歌、散文。漢代文學風格有著強烈的政治特徵,漢代文風的形成與漢代政治文化形成強烈的對比,這些在漢代詩歌和散文中均可體現,使漢代文學一度成為引領漢代政治文化的風向標。文學的發展與漢代統治者的管理理念和保守的文學觀有關,漢代的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是當是文學的標杆,也是改變漢代文學觀的關鍵。

漢代文學觀:在傳統保守的文學觀中,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是兩種極端的文學觀念,在時代的推動下,漢賦文學走進大家的視野

漢代分為東漢和西漢,在兩漢時期,漢代文學的發展就已經很繁榮了,以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為例,都是傳承千年的文化思想,儒家注重禮制,這種禮制觀是非常傳統的觀念,是一種文化陋習講究的是規矩。

漢賦:漢代以“賦”寓“政”,漢代文學體裁如何凸顯漢代政治?

在傳統文學中規矩就是文學的關鍵,是思想的代表,有的只是規矩,只是禮儀制度,這種保守的文化觀使漢代文化止步不前;道家思想雖然和儒家思想有所不同,並沒有強烈的禮制觀,但道家思想終是傳統文化的一種,在傳統的文學觀中並沒有太大的不同,因此儒家思想和道家思想看似不同,但本質上都是傳統的文學觀念。

漢賦是漢代文學的代表,是一種文學體裁,漢賦主要是結合詩歌和散文的特點,形成一種即全面有全新的文學體裁,也是漢代文學體裁的一次重要改革。

漢代的文學多以五經為主,以“賢”為標誌,與傳統觀念中“禮”形成了一個對比,也是後來漢賦為什麼成了文人、詩人評判漢代文學、漢代政治的原因之一,在沒有文學觀念的束縛下,文人、詩人都以“文”比“劍”,把自己強烈的觀念帶入作品中,把自己的偉大抱負和對時代的不滿,都以文學的形式表達出來,也反映出兩漢時期的政治體系。

漢賦:漢代以“賦”寓“政”,漢代文學體裁如何凸顯漢代政治?

漢賦是結合了詩歌和散文的體裁,由於是全新的體裁,在漢代傳統的文學觀念中,新就是一種機遇。散文多以鮮明的人物特性,把自己的觀念注入人物中,以表達自己對現狀的不滿,也會把歷史人物帶入文章,以表達自己的觀念,這對漢代的發展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是以君子為國,觀之上古,驗之當世,參之人事,察盛衰之理,審權勢之宜,去就有序,變化因時,故曠日長久而社稷安矣”。

在《過秦論》中,漢代散文就把秦代的文化、政治觀念、經濟發展,從不同方面加以細化,結合漢代現狀,分析利弊,讓後人以此為戒,不可再犯,詩歌多以簡短、犀利的寫作手法,強烈的表達自己不滿,從文學中均可體現,也為漢代漢賦文學的發展奠定了基礎。

賦政:漢賦是傳統漢文學的延伸,是首次突破傳統文學體裁的限制,以漢賦文學映射漢代政治

漢賦文學觀念,在兩漢文化文學發展中,佔據重要地位,打破傳統漢文學,在傳統文學的基礎上,藉助漢代政治體系,把強烈的觀念帶入文章中,以人物形象使學者形成一種共鳴。

漢賦:漢代以“賦”寓“政”,漢代文學體裁如何凸顯漢代政治?


在漢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片子是《七發》、《上林賦》。漢賦文學是多種文學的結合體裁,是打破傳統文化的體裁,是一個以“賦”寓“政”的體裁,是漢代統治者對於文學的一種保護,在傳統的文學觀念中,文學是有侷限的,而漢賦受到漢代統治者的重視,因此在對於人物的塑造中,文風才會如此大膽。

漢代多以學者為主,通過漢賦文風可以體現學者是那個階級的,每個階級層面,體現出來的文風也有所不同,統治者可以通過文風判斷當時漢代的發展方向,對文學是一種保護,對漢代整體發展而言,促進了漢代政治發展。

“將為太子奏方術之士有資略者,若莊周、魏牟、楊朱、墨翟、便蜎、詹何之倫,使之論天下之精微,理萬物之是非。孔、老覽觀,孟子籌之,萬不失一。此亦天下要言妙道也,太子豈欲聞之乎?” 


《七發》在漢賦中是一個鮮明的題材,以諷喻為主。《七發》主要從鮮明的人物特性,加上傳統的文學觀念,以“虛”為主,“史”為輔,加以細化,結合漢代當時的現狀,向學者傳達一種大局觀思想,此賦一出,在漢代文學史上掀起一陣效仿之風,在傳統觀念中,大局觀是當代統治者的觀念。

漢賦:漢代以“賦”寓“政”,漢代文學體裁如何凸顯漢代政治?

《上林輔》則是虛實的結構,以“虛”烘“實”的觀點,在原有的經典案例,加以虛化,使人物形象不在鮮明,有以豐富的想象力和創造力,在原有的結局中,加入各種虛化形象,使故事結局發生看反正,也在暗示著漢代文學已然成型,但也是可以打破傳統文化,形成一種新的文化,而漢代的政治體系同樣可以打破原有界限,在新政治體系中,漢代的經濟發展和文化發展,將會更加一步,是漢代可以一直繁榮昌盛。

文學發展,是要符合時代文化的發展。從文學角度看,漢賦確實在不斷影響漢代文化的發展,是漢代文學在文學史上有巨大的影響力,在文學史上佔據重要地位;從漢代政治角度看,是漢代文明的政治制度推動著漢代文學的發展,漢代文風如此犀利,對漢代文化、經濟乃至政治格局都有一定的影響力,且影響好壞不論,也不會有人追究其罪責,是漢代政治格局的一大進步。

文學亦是文風,文風亦是國風,漢代文學和政治相輔相成,共創漢代文學輝煌

劉邦是漢代的開國皇帝,是漢代文學的推動者之一,也是歷史上有名的政治家之一。所謂漢代的文風、國風都是漢代皇帝對漢文化的保護,沒有統治者的默許,在漢賦中諷喻體裁的文風早已覆滅,也不會流傳至今,不會是漢代文人效仿的文風之一,文風的執意妄為,不過是漢代皇帝的政治佈局中的一種表現形式。

大風起兮雲飛場,威加海內兮歸故鄉,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大風歌》


漢賦:漢代以“賦”寓“政”,漢代文學體裁如何凸顯漢代政治?

在大局觀中,漢賦文學是最能直接體現漢代文化的一種形式,漢賦在體裁是沒有限制的,大到國家政治佈局,小到民間瑣事,在漢賦中都有體現。漢代統治者也可以通過民間流傳的漢賦瞭解民間的疾苦,這對於漢代的發展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所謂政治佈局,所謂大局觀,都是根據時代的變化而變化的,推行一種政治,向要時時刻刻制度進度,在交通不發達漢代,詩歌的流傳就是最好的一種表現形式。

在漢代的政治佈局中,漢賦只是其中一種表現形式,也可以看出漢代在對於新事物中的接受能力還是很強的,這對於漢代統治者推行新的政治起到一定的幫助作用。在漢代統治者是非常注重文的發展,文是最能直觀的表達情緒的方法,在漢賦中,統治者通過不同階級人的思想和見解,結合漢代的現狀,對漢代的政治佈局,經濟發展進行調整,只有不斷髮展,漢代才可一直繁榮強盛下去。

漢代記錄了漢代建朝初期、漢代繁榮鼎盛時期直至漢代衰落時期,每個時期漢賦所表達的思想都不同,漢代建國初期,是漢賦形成期,大多表達的都是政治觀念;在漢代鼎盛時期,也是漢賦的成熟期,大多表達的都是歌頌讚美之意,對漢代發展的一種肯定;在漢代衰落時期,也是漢賦的衰落時期,大多表達的都是一些負面思想,傳遞的都是政治腐敗,政權衰落。

漢賦:漢代以“賦”寓“政”,漢代文學體裁如何凸顯漢代政治?

因此,漢賦亦是政治格局的一種體現。所謂格局就是一條時間鏈,如漢代的漢賦,漢賦是古代文學史一大成就,其影響著整個文學的發展方向,而漢賦又是政治佈局中的一點,及時對文學的保護,又是一種管理手段。漢賦的輝煌時刻是在漢代,而真正的發展階段卻是時間。

文學時代的到來,促進了漢代的政治發展,在大格局面前,漢賦順應時代的發展。漢賦只是漢代繁榮強盛的象徵之一,在整個漢代史上,漢賦充當一個旁觀者的身份,記錄了漢代的繁榮和衰敗。文學的轉變亦是時代的轉變,文學在歷史文化發展中都是隨機變動的,而文風是最能體現當下的社會風氣。漢賦文學常以諷喻的手法,通過文物形象表達觀點,對漢代的經濟發展和政治格局起到監督的作用,漢賦豐富的想象力和誇張的表達手法,體現了漢代特有的社會風氣。

參考文獻:

《史記》

《詩經》

《漢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