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幫助加納快速測試新冠病毒

當其中一架6英尺長的無人機從加納的一處設施起飛時,繩索彈射器將這架小飛機彈射出斜坡,飛向天空。由於動力十足的發射和兩個14英寸的螺旋槳旋轉,它很快就能達到每小時70英里的速度。

它在巡航過程中速度稍慢,大約每小時60英里,當它到達降落區時,腹部的門打開,就像一個炸彈艙,它釋放出一個小盒子,上面連著一個小降落傘。然後它飛回家。

無人機幫助加納快速測試新冠病毒

小型無人飛機通過降落傘投放樣品。

重點在於,這些盒子裡裝載的東西:用來檢測冠狀病毒是否存在的唾液樣本。通過這些無人機,這些標本被送到加納城市的兩個實驗室之一(一個在阿克拉,另一個在庫馬西)進行測試。一家名為Zipline的公司正在運營這些無人機。

無論身在何處,那些懷疑自己可能患有新冠病毒的人都渴望(甚至不顧一切地)接受檢測,這是可以理解的,尤其是在美國,這一過程被痛苦地推遲了。根據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的數據,在人口超過2900萬加納,最初的8次無人機飛行只運送了58個樣本,該國已經有1154個確診病例。但是不管一個人住在哪裡,或者他們有什麼樣的醫療保健,一個測試結果至少可以告訴他們,是否應該呆在家裡和自我隔離。這些數據也為各國政府提供了更多的信息。

下面是加納的無人機——以及整個系統的後勤工作。

“無人機”這個詞通常讓人聯想到——可以垂直起降的小型四軸飛行器。但是,如果飛機制造商希望他們的飛行器能夠飛得更遠,他們最好給飛行器裝上機翼,這樣可以提供升力並提高效率。無人機可以有多種不同的形狀:貝爾公司(Bell)設計了一種大型的、方方正正的飛行機器,用於運輸貨物和70磅的貨物,而美國空軍和一家名為“奎託斯”(Kratos)的公司一直在試驗戰鬥機式的無人機。

以Zipline為例,這架電動飛機看起來就像一架小型飛機,擁有11英尺的翼展。船上的電池為螺旋槳提供動力。這個可移動的動力裝置還有其他用途:它是存儲數據的一種方式,就像一個黑匣子。Zipline的工程主管柯南·維羅波克說:“電池裡有所有的飛行日誌。”當電池在飛行後充電時,數據會上傳至它們的系統。這也是他們給飛機軟件升級的一種方式:把電池放回飛機上,到時候就可以把新軟件傳輸給它。

發射彈射器後,飛機自動駕駛,駛向目的地。維羅波克解釋說,在飛行器被快速拋向空中後不久,它的兩個引擎中的一個關閉了,它只用一個驅動;備用引擎可以在飛行過程中對強風做出反應。機翼和v形尾翼兩側的可移動表面使它能夠進行典型的飛機機動,如轉彎或改變高度。塑料v形尾巴上還有兩個天線,每邊一個,用於通信。

無人機幫助加納快速測試新冠病毒

發射系統將無人機拋向空中。

最終,飛機到達了它應該存放貨物的地方。維羅波克說:“為了確保包裹最終到達客戶想要的地方,飛機必須做一些比較花哨的事情。它能實時估計風速、風向和強度,並進行相應補償。“它會根據需要調整它的路徑,這樣包裹就能隨風飄到正確的位置,這是最理想的。”不過,該無人機的有效載荷最多隻有1.77千克。

典型的商用客運或貨運飛機能從A點飛到B點,但這些無人機不會。它們卸下貨物後,會回到原來的基地。它們降落的方式有點類似於戰鬥機降落在航空母艦上:它直接飛進空中的水平電纜,由無人機腹部的鉤子鉤住它。然後飛機開始下降。維羅波克說,該系統也是自動化的,無人機和恢復設備之間可以相互通信。“如果我們能抓住它,那就太好了,”威羅貝克補充道。如果沒有,無人機會自動飛回來,再試一次。“這樣,他們就不用擔心任何硬著陸,也不用擔心在傳統跑道上的粗糙著陸會給起落架或機身的其他方面帶來壓力。”

無人機幫助加納快速測試新冠病毒

這就是無人機的降落方式

在這些冠狀病毒測試中,樣本首先從不同的地方到達公司的兩個配送中心,然後飛到庫馬西或阿克拉。這兩趟航班的往返行程分別約為60英里和70英里。到目前為止,他們總共只出動了8架飛機,不過Zipline表示,只要疫情在該國持續,他們就會根據需要繼續進行操作。

與此同時,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位於德克薩斯州的一家石油公司已獲得美國聯邦航空局(FAA)的批准,可以使用無人機來檢查其基礎設施——它們遠離運營商的距離實在太遠了,而這個時候出門近距離去檢查又實在太不方便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