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鮮菜直供粵港澳大灣區 金昌村企融合發展探新路

【甘肅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鮮菜直供粵港澳大灣區 金昌村企融合發展探新路

  金昌金川區粵港澳大灣區蔬菜基地春播

  中國甘肅網4月21日訊(本網記者 宋芳科 文/圖)80%的村民市區有樓,90%的村民家中有車,這組幸福的數據來自金昌市金川區雙灣鎮九個井村。通過村企深度合作,這裡已經成為甘肅省供粵港澳大灣區最大的“菜籃子”,持續帶動周邊發展蔬菜產業,實現致富奔小康。據最新統計數據顯示,2019年,九個井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9萬餘元,遠超國家脫貧標準。

  4月20日,由甘肅省委宣傳部組織開展的“甘肅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主題全媒體集中採訪活動”走進金昌金川區粵港澳大灣區蔬菜基地,探尋村企融合的金昌樣本如何在產業發展中實現共贏。

  北緯38°的沙質土壤,充足光照孕育一顆微微帶甜的菜心,這也是吸引廣東企業到金昌發展,合作建設供粵港澳大灣區蔬菜基地的原因之一。

  敦煌種業集團金昌金從玉公司生產負責人覃瑛隆表示,金昌的土質和光照都非常適合綠葉菜種植,特別是每年6到10月份,雨水少,光照足,生長的蔬菜不易爛葉,品質非常好。從2016年蔬菜基地開始建設,到2019年被廣州市農業農村局認定為全國首批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基地,雙方可以說實現了共贏。

【甘肅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鮮菜直供粵港澳大灣區 金昌村企融合發展探新路

  金昌金川區粵港澳大灣區蔬菜基地正在灌溉

  村企合作是很多地方發展產業,扶貧開發的重要手段之一,但在實踐中也存在兩張皮,各幹各的矛盾。金昌市九個井村如何與企業實現“蜜月”期,雙灣鎮鎮長魯永劍表示,雙方成功的關鍵就是深度合作,企業讓利於民。

  為了理順合作機制,九個井村從合作初期率先開啟“以井定田、互換並地”改革,通過“小塊換大塊”“多處並一處”將村民的土地集中起來。

  魯永劍說,九個井村是灌溉農業,土地和機井緊密聯繫,村民的土地可能分佈在多個灌溉井,所以他們鼓勵村民互換,讓每家每戶的土地先集中,然後再實現土地集體流轉。同時,他們通過核算集體經濟,組建股份合作社,讓全村192戶,875人以“成員股”“芳齡股”入股參與企業分紅。

  在九個井村,有一張圖直接展示了村民和企業之間的關係,首先村民流轉到企業種植蔬菜的土地,每畝租金1年1000元。其次,企業成立勞務派遣公司,村民在基地務工一年收入最低3.8萬元。最後企業成立農機合作社,村民以農機具服務蔬菜生產,一臺機械年收入8萬元。

  魯永劍說,九個井村人少地多,全村5600畝土地均流轉到企業種植蔬菜,這筆收入對村民來說就是“鐵桿”莊稼,加上務工和農機收入,這條完整的雙向利益鏈就保障了雙方合作的可持續性。

  九個井村村民張文忠說,他家25畝土地全部流轉,每年這一項收入2.5萬元。他還可以騰出手來做別的生意,家裡的條件一年比一年好。

  從最初起步時的3500畝,到如今種植面積1.35萬畝。金川區供粵港澳大灣區的“菜籃子”越長越大,帶動周邊發展的動力也日益凸顯。

  據介紹,金川區粵港澳大灣區“菜籃子”基地中期規劃種植面積達到5萬畝,遠期10萬畝,從而帶來周邊群眾持續增收,實現小康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