婆婆不是媽,我也不是您閨女,請您別像要求女兒一樣要求我

來自一個好友的 傾訴:

懷孕期間,我婆婆嫌我不給她打電話了。我聽了特別氣,公公三天兩頭的打我電話,打的我特別心煩,沒有想到婆婆居然嫌我不給她打電話了。

婆婆不是媽,我也不是您閨女,請您別像要求女兒一樣要求我

來到我家,家裡的擺設非得按她自己的意願擺設,好吧,為了和諧我忍了。有一次,我因為懷孕,身體不舒服,半躺在床上。婆婆進去和我聊天,說了沒幾句話,我婆婆直接坐到床的另一頭去了,還用被子蓋上腿,我實在忍不住了,就告訴婆婆:“媽,我不喜歡別人用我的東西,請您注意一下好吧。”婆婆還有點生氣,很不情願的下床了說:“我坐坐怕啥,還能弄多髒。”我說:“這不是髒不髒的問題,這是我的生活習慣,請您尊重我。”最後,搞的大家都挺不高興的。

婆婆不是媽,我也不是您閨女,請您別像要求女兒一樣要求我

類似這樣的事情很多,婆婆明明自己有拖鞋還非得穿著我的拖鞋出去,還都不告訴我,自己直接穿著出去,等我發現人家已經穿在腳上了。每次都氣的半死。。。。。。

月子裡照顧我,只給我做三頓飯,別的都不管。有一次,婆婆告訴我說:“婆婆不是媽,做的不合口了你就少吃點,可口了就多吃點。”這話聽起來沒有毛病哈,但對於一個在月子裡的人,似乎有點不近人情吧。我也說:“對啊,婆婆不是媽,所以不能要求那麼多,有口吃的就行;同樣,兒媳婦也不是閨女,婆婆該有的界限還是要有的,比如,不能亂用兒媳婦的東西,過多的干預兒媳婦的生活,這婆婆也不招人待見。”這樣,大家又是不歡而散。

婆婆不是媽,我也不是您閨女,請您別像要求女兒一樣要求我

我不再逆來順受的忍受她了,而是很多次都把她懟回去了。雖然吵吵鬧鬧很經常,但是每次吵過之後,大家都有了收斂,知道了彼此的界限,相處起來也雙方都好受點。婆婆不是媽,同樣,兒媳婦也不是閨女。大家明白這個道理也好,該有的界限必須有,該有的客氣也必須有,該有的禮節也必須有........

總之,大家明白邊緣在哪裡,彼此的界限在哪裡,彼此尊重,彼此客氣,也挺好的。本來就沒有血緣關係,本來就不是親媽、親閨女。界限明確了,要求少了,管的少了,關係淡了,這樣,這關係才長久處下來才舒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