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唐朝著名的書法大家,自創柳體,其字為國之珍寶,名揚天下!

柳公權是唐朝時期一位非常有名氣的書法大家,他自創了一種新的字體,也被人稱作柳體。柳體的結構嚴謹,運筆流暢,體態柔美,自成一體。在柳公權那個時代,唐朝是當時世界上的大國,周圍的諸多小國都依附於唐國。並且,按照規定,這些依附於唐國的小國每年都要向大唐王朝進貢。於是這些小國就趕著馬車,駱駝,運轉一車一車的金銀財寶千里迢迢地來到大唐,朝見大唐的皇帝。而在每一個車隊上卻有著那麼一兩輛馬車上的財寶不是進獻給唐王的。

他是唐朝著名的書法大家,自創柳體,其字為國之珍寶,名揚天下!

那些特地分別出來的財物上面,會用白絲綢寫明用來換取柳公權的書法。而皇上對此也不計較,他的大殿上掛著的也是柳公權的書法,乃是柳公權親自書寫的,每個字的直徑都只有五寸,不多不少,可以說是稀世珍寶。而柳公權的書法作品就是在千里之外的小國都是那麼吃香,在唐朝就更是受人推崇了。當時如果有王公大臣死了的話,就會立下墓碑,而墓碑上則刻著這位王公大臣生前的功績。但是這墓碑上的字如果不是柳公權書寫的話,那麼這個王公大臣的後世子孫就會沒有什麼地位,更會被別人譏笑為不肖子孫。因此,那些王公大臣不惜萬貫家財也會求取柳公權的書法。

他是唐朝著名的書法大家,自創柳體,其字為國之珍寶,名揚天下!

然而柳公權卻並不是一個隨意提筆寫字的人,他的為人就和他的書法一樣的嚴謹正直,多少人慾求一幅墨寶而不可得,就是那些王公大臣有時候也求取不到。柳公權的家族是當時很有名望的儒學世家,而柳公權嚴謹正直的性格也與他從小生活長大的環境有關。柳公權從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的家族非常講究人格修養,因此他從小在家裡吃飯,睡覺,走路都有著嚴格的禮儀,每天讓柳公權學習的就是一些四書五經等儒學著作,耳中聽到的都是仁義,善良,信用等等大道理。柳公權更是在小小的年紀就開始閉門讀書,苦練書法,等到了後來考上進士後,就能夠寫的一手非常漂亮的楷書,有了不小的名氣。

他是唐朝著名的書法大家,自創柳體,其字為國之珍寶,名揚天下!

有一次,唐穆宗忽然心血來潮,就想要去出宮遊玩。於是大隊的人馬就前呼後擁,出了長安城。唐穆宗很信仰佛教,因此一出長安就說要到寺廟裡去逛一逛,拜一拜佛。等唐穆宗到了寺廟後,卻並沒有向從前一樣去祭拜佛祖,捐獻財物,而是被掛在廟堂當中的一幅書法作品給吸引了。只見那副書法立意卓絕,媚而不妖,正大嚴謹,穆宗在第一眼見到的時候就被其深深地勾住了心魄。穆宗於是走上前去,仔細看了看那幅字,見到在書法的後面寫著柳公權書四個字。穆宗於是就詢問寺廟裡的僧人,說:“這柳公權是何人,這幅字可是他留下的嗎?”於是寺裡的僧人就連忙答道:“這不過是一個沒有什麼名氣的人,好像是在什麼地方做一個文員,上次前來寺廟裡拜佛的時候,就留下這一幅字,然而後來就再也沒有來過了。”穆宗聽後,只好嘆了口氣,說:“哎!不知道我什麼時候才能親眼見到這個人!”

他是唐朝著名的書法大家,自創柳體,其字為國之珍寶,名揚天下!

唐穆宗回到長安後,腦海中就時不時浮現出那幅書法,為此心迷意亂,特地派人四處去尋找柳公權,但是找了許久都沒有一點消息。過了一段時日,忽然有人想穆宗稟告說:“夏州的掌書記柳公權有事情要上奏。”穆宗聽到柳公權三個字頓時就興奮了起來,連忙打開奏摺,看了起來。但是穆宗卻根本沒有注意奏摺當中的內容,而去看那奏摺裡字的筆跡。穆宗看了之後,只覺得筆法流暢嚴謹,果然和上次在寺廟中看到的書法字跡一樣,於是就立即召見了柳公權。

他是唐朝著名的書法大家,自創柳體,其字為國之珍寶,名揚天下!

柳公權受到穆宗的召見,來到了大殿上。穆宗見柳公權儒雅而穩重,氣度不凡,於是心裡更為歡喜,就迫不及待地對柳公權說:“朕上次在一座寺廟裡看見了你的書法作品,對於你這樣的人才已經是渴慕已久了,從今以後你就留在朕的身邊吧,真不會虧待你的。”柳公權見穆宗如此誠懇,也就當即答應了下來。而能夠為大唐效勞,貢獻出一份自己的力量,這本也就是柳公權的心願,更何況柳公權還是儒家子弟,本就有著入世匡扶天下的想法。於是穆宗就當即任命柳公權做了右拾遺,並且很快就又升了柳公權的官,對他委以重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