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唐朝著名的书法大家,自创柳体,其字为国之珍宝,名扬天下!

柳公权是唐朝时期一位非常有名气的书法大家,他自创了一种新的字体,也被人称作柳体。柳体的结构严谨,运笔流畅,体态柔美,自成一体。在柳公权那个时代,唐朝是当时世界上的大国,周围的诸多小国都依附于唐国。并且,按照规定,这些依附于唐国的小国每年都要向大唐王朝进贡。于是这些小国就赶着马车,骆驼,运转一车一车的金银财宝千里迢迢地来到大唐,朝见大唐的皇帝。而在每一个车队上却有着那么一两辆马车上的财宝不是进献给唐王的。

他是唐朝著名的书法大家,自创柳体,其字为国之珍宝,名扬天下!

那些特地分别出来的财物上面,会用白丝绸写明用来换取柳公权的书法。而皇上对此也不计较,他的大殿上挂着的也是柳公权的书法,乃是柳公权亲自书写的,每个字的直径都只有五寸,不多不少,可以说是稀世珍宝。而柳公权的书法作品就是在千里之外的小国都是那么吃香,在唐朝就更是受人推崇了。当时如果有王公大臣死了的话,就会立下墓碑,而墓碑上则刻着这位王公大臣生前的功绩。但是这墓碑上的字如果不是柳公权书写的话,那么这个王公大臣的后世子孙就会没有什么地位,更会被别人讥笑为不肖子孙。因此,那些王公大臣不惜万贯家财也会求取柳公权的书法。

他是唐朝著名的书法大家,自创柳体,其字为国之珍宝,名扬天下!

然而柳公权却并不是一个随意提笔写字的人,他的为人就和他的书法一样的严谨正直,多少人欲求一幅墨宝而不可得,就是那些王公大臣有时候也求取不到。柳公权的家族是当时很有名望的儒学世家,而柳公权严谨正直的性格也与他从小生活长大的环境有关。柳公权从小就受到了良好的教育,他的家族非常讲究人格修养,因此他从小在家里吃饭,睡觉,走路都有着严格的礼仪,每天让柳公权学习的就是一些四书五经等儒学著作,耳中听到的都是仁义,善良,信用等等大道理。柳公权更是在小小的年纪就开始闭门读书,苦练书法,等到了后来考上进士后,就能够写的一手非常漂亮的楷书,有了不小的名气。

他是唐朝著名的书法大家,自创柳体,其字为国之珍宝,名扬天下!

有一次,唐穆宗忽然心血来潮,就想要去出宫游玩。于是大队的人马就前呼后拥,出了长安城。唐穆宗很信仰佛教,因此一出长安就说要到寺庙里去逛一逛,拜一拜佛。等唐穆宗到了寺庙后,却并没有向从前一样去祭拜佛祖,捐献财物,而是被挂在庙堂当中的一幅书法作品给吸引了。只见那副书法立意卓绝,媚而不妖,正大严谨,穆宗在第一眼见到的时候就被其深深地勾住了心魄。穆宗于是走上前去,仔细看了看那幅字,见到在书法的后面写着柳公权书四个字。穆宗于是就询问寺庙里的僧人,说:“这柳公权是何人,这幅字可是他留下的吗?”于是寺里的僧人就连忙答道:“这不过是一个没有什么名气的人,好像是在什么地方做一个文员,上次前来寺庙里拜佛的时候,就留下这一幅字,然而后来就再也没有来过了。”穆宗听后,只好叹了口气,说:“哎!不知道我什么时候才能亲眼见到这个人!”

他是唐朝著名的书法大家,自创柳体,其字为国之珍宝,名扬天下!

唐穆宗回到长安后,脑海中就时不时浮现出那幅书法,为此心迷意乱,特地派人四处去寻找柳公权,但是找了许久都没有一点消息。过了一段时日,忽然有人想穆宗禀告说:“夏州的掌书记柳公权有事情要上奏。”穆宗听到柳公权三个字顿时就兴奋了起来,连忙打开奏折,看了起来。但是穆宗却根本没有注意奏折当中的内容,而去看那奏折里字的笔迹。穆宗看了之后,只觉得笔法流畅严谨,果然和上次在寺庙中看到的书法字迹一样,于是就立即召见了柳公权。

他是唐朝著名的书法大家,自创柳体,其字为国之珍宝,名扬天下!

柳公权受到穆宗的召见,来到了大殿上。穆宗见柳公权儒雅而稳重,气度不凡,于是心里更为欢喜,就迫不及待地对柳公权说:“朕上次在一座寺庙里看见了你的书法作品,对于你这样的人才已经是渴慕已久了,从今以后你就留在朕的身边吧,真不会亏待你的。”柳公权见穆宗如此诚恳,也就当即答应了下来。而能够为大唐效劳,贡献出一份自己的力量,这本也就是柳公权的心愿,更何况柳公权还是儒家子弟,本就有着入世匡扶天下的想法。于是穆宗就当即任命柳公权做了右拾遗,并且很快就又升了柳公权的官,对他委以重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