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鄙視窮遊的人,或許都“窮遊”過,保護窮遊者關係旅遊公平!

首先亮明觀點:窮遊一定是發生在年輕時代和成長階段,以大學生或者剛畢業者為代表。如果四五十歲的時候繼續窮遊,就有點給社會搗亂的嫌疑了,這個時候正常事業應該小有成就,正是回報社會的時候,而不應該隨便以“窮遊”的方式為社會來添亂子。

諸如在校生等沒有收入或者低收入群,窮遊是他們滿足看世界夢想的一個辦法,無可厚非。窮遊的過程中,會借用一些公共交通工具,我們應該採取相對寬容的態度去看,只要不危害公共秩序,影響他人,應儘量理解或支持他們的行為。當然,窮遊者也應該自覺做到在不影響他人、不違背公共利益的情況下進行。

現在鄙視窮遊的人,或許都“窮遊”過,保護窮遊者關係旅遊公平!

窮遊讓我們想起幾種狀態:第1個,國內有一些比較艱難的徒步旅行啊,騎自行車旅行啊……其中有一部分人,確實沒有什麼收入,只是想滿足那顆想出去看看的心;第2還有像西藏路上那些搭車族,有的確實收入很低,但是又想去聖地看看,這樣的旅遊當屬於窮遊;還有就是一些參團或搭乘交通工具出遊的人,旅途中幾乎沒什麼消費,也屬於窮遊的一種狀態。

現在鄙視窮遊的人,或許都“窮遊”過,保護窮遊者關係旅遊公平!

搭車旅遊屬於窮遊一種

因此,所謂的窮遊並不能來具體的以花費數額來評定——相對於那些確實低收入的搭車旅行者,有一輛車自駕或者參團,算是富有了吧?但是面對更高的消費群,前者又變成“窮遊”一族。所以窮遊是相對的。這也決定任何人不能歧視窮遊者,因為我們每個人都是“相對的窮遊者”。

窮遊會產生很多後續的影響,這是窮遊者必須重視的。在窮遊的過程中,會有欣喜也會有尷尬,有一些比較狼狽的狀況發生,這個是可以想象的。因為畢竟只要是窮遊,就會面臨吃的住的行的甚至安全不能保障的情況。但是這絕不能排除窮遊者的心態是或許是幸福的或者滿足的。但是,我們也沒必要把窮遊想的那麼美麗,因為絕大多數情況下,窮遊是與孤獨相伴的,是與意外和挑戰相伴的,他的心裡也一直是懸著的,現況可能不是那麼美。

現在鄙視窮遊的人,或許都“窮遊”過,保護窮遊者關係旅遊公平!

徒步旅行有的屬於“窮遊”,有的屬於“奢遊”

以我個人的體驗和經歷,窮遊的財富往往是在今後的長期生活中方能夠感知出來。

窮遊中所遇到的人,遇到的事,都有可能改變你的軌跡。因為窮遊者相對而言一個弱者(但同時也可以是強者),這麼一種狀態下,前路的遭遇很多都是不可預期的,所以對人生的改變意義是很大的。確實有很多的人,在今後的生活中把窮遊作為一種精神財富留存下來,這種情況是很多的。當然也不能排除有一些人在窮遊過程中,得到一些不好的引導或者暗示,最終在人生之旅中留下遺憾。

2000年我曾經去陝北旅行,當時美其名曰去探尋路遙的精神和足跡。我從青島站搭乘火車出發,買了一站票,一路逃票抵達西安的前一站——渭南,找個管理不嚴的小站下車,然後搭乘公共車前往西安。租用自行車騎行到陝北,開啟了兩個周的文化苦旅。這次旅行教到了很多的朋友,有的迄今仍然是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知己。而那個青澀年紀我對於陝北民風民情的理解體驗,對我樹立職業方向理想產生了決定性的影響。全程旅行下來,花費不到200塊錢,不是窮遊是什麼?

現在鄙視窮遊的人,或許都“窮遊”過,保護窮遊者關係旅遊公平!

黃土高坡,窮遊天堂

在窮遊過程中,免不了要向他人求助,坐火車逃票是常有的。呃,當時坐火車還不查身份證。一旦被列車員抓獲,就儘量的說好話,或者主動幫著列車員做一些活,以期得到對方的寬恕和諒解,記得當時在列車上打掃衛生,胳膊上佩戴個工作袖章跟著抓小偷……這些窮遊的經歷讓我迄今對窮遊很是理解。建議對於那些確實沒錢的大學生,我們國家的公共服務體系還是可以採取適當的寬容政策的,鼓勵其通過勞動和提供服務來獲取交通優待,豈不很好?

如果從國家公共政策的角度,就像國家要對低收入人群,流浪乞討者或者鰥寡孤獨,殘疾人,等特殊群體提供一定的保障,以此來保障其基本人權一樣,那麼,對於旅遊者中的窮遊一族,也應該有相應的保障,使其旅行過程中有基本的衣食保障,前提還有能夠確保其基本的人身安全不受侵害。建議城市可以多建設一些類似於青年旅社的地方,可以供窮遊一族沒有過多壓力的去居住。另外,加大公共園區、景區以及國有森林、地質、水利公園的免費開放力度,讓低收入群體的窮遊路不受羈絆。同樣,作為公共交通工具也可以適當的考慮,有政策、有前提的給予其打折或者免費優待。

現在鄙視窮遊的人,或許都“窮遊”過,保護窮遊者關係旅遊公平!

旅遊是每個人的一項權益

如果社會再寬容一些,再開放一些,類似高鐵,動車甚至飛機,也完全可以通過提供義務勞動崗位的方式,讓“窮遊者”在付出一定勞動的同時,換取一張機票或船票。

2015年,在南疆塔縣,老喬曾經遇到過一位窮遊女孩,在當地一個叫“雲端驛”的咖啡廳打工。她之所以來此打工,完全是因為看到此地風景很好。和老闆約定好,在工作之餘外出周邊旅行,當她在這個地方玩膩了,失去興趣之後,就趕往下一站,老闆也不能阻擋她,她把賺取的“錢”作為自己窮遊所需的基本食宿條件,目標遊遍新疆、青海、西藏等地好風光。

現在鄙視窮遊的人,或許都“窮遊”過,保護窮遊者關係旅遊公平!

圖文無關

據我瞭解,這個女孩她的家庭情況還是非常優渥的,只是她選選擇了窮遊的這種方方式。或許她追求的是另外一種心理上的滿足,旅途中的際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