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懼、抑鬱敲響的是父母婚姻保衛戰的警鐘


恐懼、抑鬱敲響的是父母婚姻保衛戰的警鐘

“初二之前,我的人生如同流星一樣美好,絢麗多彩、奪人二目,但稍瞬即逝了!而初二之後又如惡魔附體,我墜入了萬劫不復的深淵,讓我痛不欲生”。聽著、看著、感受著小麗的如是描述,讓人體驗到她以前所有的樣子都是可愛的——笑起來很可愛,會露出整齊的八顆牙齒並有淺淺的酒窩;頭髮怎麼弄都有一些亂,梳都梳不整齊,一臉懊惱的表情也很可愛;好奇心旺盛,心理醫生的任何插話她都能聽得津津有味;說自己背答案揹著揹著就上下句顛倒,考試還能開小差在卷子背面畫漫畫……但現在最讓她煩惱的是自己用餘光看人似乎總能被對方發現,故而時常感到無地自容,不得不經常在人多的場合迅速逃離,為此抑鬱寡歡……以至於今年上大三的她不得不休學在家養病。

小麗詳細說了她初二以後的痛苦經歷:自己經常用餘光看同學,尤其是男同學,而這一切她感到讓同學發現了,為此痛苦不堪。因而她上課不敢抬頭,跟同學交流不敢抬頭,跟老師交流不知道眼光掃向哪裡,就更不敢抬頭……隨著時間推移,她症狀逐漸加重,每天只要睜開眼睛,就自然聯想起自己用餘光看人被人發現的場景,所以不敢出門。高三下學期難以忍受如此痛苦的境遇,主動提出想看心理醫生。很多心理醫生認為小麗是腦內反覆出現餘光看人的意象,想擺脫又擺脫不了,故而診斷強迫症。經過抗強迫治療其症狀大部分緩解。但藥物的副反應頻現,她體重明顯增加,動一動就心悸,面部表情呆板,做什麼也沒有精氣神,故而覺得活著沒有意思,經常因耐受不了上述的感受而想放棄生命、一死了之。結果醫生覺得她抑鬱情緒明顯,診斷抑鬱症,加大了藥量。加藥後患者周身乏力,什麼都做不了,用她的話說:“連死都沒勁了!”

恐懼、抑鬱敲響的是父母婚姻保衛戰的警鐘

聽著小麗的敘述,想象著她初中時如同流星般的絢麗、多彩,但轉瞬出現的“連死都沒勁了”的感受,讓筆者陷入沉思中……

恐懼、抑鬱敲響的是父母婚姻保衛戰的警鐘

小麗的始發症狀是用餘光看外在的客體,但因怕外在的客體發現,而回避客體,故而不敢抬頭,迴避與客體目光碰撞。雖然有主觀上的不斷回憶,但前提是症狀的核心怕外在的客體,故而回避客體。所以非強迫觀念所致,故應從現象學上診斷恐怖症,即社交恐怖症。而後來的抑鬱症狀均系藥物副反應所致:體重增加、心悸、乏力,越加量症狀越明顯,甚至會出現“連死都沒勁了”的現象……

隨著時間的推移,小麗藥量減到原來劑量的一半時,她把自己的心路歷程呈現出來。

上初二不久,她在一個閨蜜家中一起看了黃色錄像,正值青春期的小麗從此一發不可收拾,經常按照閨蜜的指導在家中搜尋各種黃色視頻看,看的過程中免不了自己春心蕩漾,在充滿幻想的世界中任意馳騁,並用手淫的方式解決自己的性渴望。之後不久她開始留意男同學,留意男同學的敏感部位(生殖器)。她不敢正視,就用餘光掃視。時間久了她總覺得自己用餘光關注的現象被對方發現了,故而不敢抬頭,怕自己內心的想法被對方知道,沒法做人……

勉強考上了大學,她的窺視欲越強,越覺得內心的感受被自己的餘光看人給曝露了,以至於無法與人正常交流,為此跟父母說了自己用餘光看人帶來的不便,就醫的目的就是想解決難以與人正常交往的難題。

以上心路歷程的回憶,似乎呈現了害怕自己用餘光看人的決定性因素——自己看黃色錄像及看異性的敏感部位的外顯現象。連接到此,小麗的症狀也減輕了不少。

可是好景不長,沒過半月就因跟母親吵架而導致其症狀再度加重,仍然表現為經常用餘光看人,並萬分害怕自己用餘光看人的現象被對方發現。為此走路低頭,儘量避免去人多的地方,怕人多自己失去控制又無處可逃。

她自己也說不知為何,經常跟母親吵架,只要吵架症狀就加重,症狀加重後就不得不留在家裡,這時媽媽就不得不留在家裡陪伴她。說也奇怪,媽媽陪伴她幾天後症狀就再度減輕。針對此現象,筆者引到她是不是隻要媽媽不離她左右她就症狀輕一點,而媽媽若頻繁外出她就會與媽媽發生爭執,故而症狀再次加重,如此反覆,形成了一個固定的反應模式。小麗覺得筆者的總結入絲入扣,但為何小麗如此恐懼媽媽的分離呢?隨著分析的不斷深入,小麗又回憶起另外一個故事……

恐懼、抑鬱敲響的是父母婚姻保衛戰的警鐘

還是上初二的時候,本來恩愛有加的父母因為母親經常外出聚會而出現了裂痕,爸爸經常為此發脾氣。媽媽脾氣倔強,爸爸脾氣越大,她外出聚會的越頻繁,尤其是跟中學同學的聚會。一次小麗偷看了媽媽手機記事本:這是我人生的第一次,讓我體驗了女人的幸福與快樂……她斷定一定是媽媽背叛了爸爸,一定是媽媽與同學有了婚外情,從此她開始憎恨媽媽,同情爸爸。並決定要纏死媽媽,每天不離媽媽左右。就即使他們離婚,她也要在媽媽跟前做個拖油瓶,攪合媽媽不讓她幸福。目的是保住父母的婚姻。從此一場為父母“婚姻危機”的保衛戰拉開了大幕。她生病後媽媽再也沒有心情去參加各種聚會,爸爸無論怎麼忙也得經常留在家裡陪伴著她。幾年下來,父母的婚姻被她“保衛”下來了,但她的恐懼症狀越發加重了,以至於她不得不休學治病……

回想起這些,小麗的悲痛情緒一下宣洩出來,淚水如湧泉洗刷了粉面,哭到痛處如哀嚎讓她嬌體亂顫……最後她自己也體驗到自己這些年為父母的婚姻付出了自己的青春。

分析到此,筆者為她做了一個鏈接:媽媽“出軌”導致他們婚姻可能破裂,為此她想死纏媽媽,以保住爸爸媽媽的婚姻。而最有效的纏住媽媽的辦法就是她患病,因為她看黃色錄像後出現的症狀讓父母萬分恐懼,她就無意識的利用這一點,讓媽媽不得脫身,結果她的症狀固定下來。

聽到這裡,小麗再次陷入痛苦的抽泣之中,自哀自怨的說:“我太傻了,用自己的青春換回的不一定是父母的幸福,卻是自己的痛苦和疾病”。

從此,小麗的症狀一天比一天的好轉,到筆者寫下這些記錄時她已經重返校園,開始為自己而活,為自己的幸福、快樂而踏上學習的軌道……

我們知道,心理疾病的起病源自一種觸發症狀的情境,在這種情況下,當事人會遭遇內心的衝突和焦慮。雖然客觀上這並不是什麼大事,但當事人往往內心充滿衝突。人會試圖通過躲在某種已知的防禦機制後面來解決這種困難情境。在小麗的應對機制中,當前的衝突(怕自己用餘光看人被發現,而自己又強烈想用餘光看人)可以與未解決的早年衝突聯繫起來。這種早年的衝突感受被帶回到了生活現實中,而當前的情境是在潛意識中再次經歷了一次早年的衝突,當時那個自己會覺得只能通過壓抑來解決。也就是說,小麗採取了一種不適當的防禦機制。

再次活化的早年的衝突通常發生在一種潛意識的移情過程中。那個將小麗帶到當前衝突的用餘光看人的意象被相似地感知為當年那個在小麗的早年時只能用壓抑來處理的媽媽“出軌”的印象。比如說,如果那個原型是母親,那我們談到的就是一個對母親的移情。

這種再次經歷早年時期發生在潛意識層面被稱之為退行。如小麗的症狀就退行到早年的症狀形成上。如果我們進一步沿著這個想法,我們可以看到那些意識不到自己的早年的神經症性衝突的患者經常會發現他們對於當前衝突的情感反應是不適切的。這是因為復甦的早年狀態影響和限制小麗對當前情況的有意識的感知,從而使他們無法做出適當的反應。更常見的是,無法作出適當的反應,還進一步阻礙了對於當前衝突的解決。因為無法控制自己的處境還會帶來額外的挫折感。這可以看作是一種自戀的受損,導致自卑感和無助感。這一切都將惡化當前的衝突局勢。如果這些內在的緊張持續存在,他們可能會引發症狀或全面的精神或心身疾病。

而筆者所要做的就是把小麗壓抑了的、退行了的、無意識的、防禦性的早年反應方式意識化,讓小麗認識到目前她所做的無非是早年創傷的優質反應方式。明白了這些,小麗只要按照一個成人的邏輯去處理早年的反應方式或模式即可以走向治癒了。


附:社交恐怖症診斷標準:

A.個體由於面對可能被他人審視的一種或多種社交情況時而產生的顯著的害怕或焦慮。例如,社交互動(對話、會見陌生人),被觀看(吃、喝的時候),以及在他人面前表演(演講時)。注:兒童的這種焦慮必須出現在與同伴交往時,而不僅僅是與成人互動時。

B.個體害怕自己的言行或呈現的焦慮症狀會導致負性的評價(即:被羞辱或尷尬;導致被拒絕或冒犯他人)。

C.社交情況幾乎總是能夠促發害怕或焦慮。注:兒童的害怕或焦慮也可能表現為哭鬧、發脾氣、驚呆、依戀他人、畏縮或不敢在社交情況中講話。

D.主要回避社交情況,或是帶著強烈的害怕或焦慮去忍受。

E . 這種害怕或焦慮與社交情況和社會文化環境所造成的實際威脅不相稱。

F.這種害怕、焦慮或迴避通常至少持續6個月。

G.這種害怕、焦慮或迴避引起有臨床意義的痛苦,或導致社交、職業或其他重要功能方面的損害。

H.這種害怕、焦慮或迴避不能歸因於某種物質(例如,濫用的毒品藥物)的生理效應,或其他軀體疾病。

I .這種害怕、焦慮或迴避不能用其他精神障礙的症狀來更好的解釋,例如驚恐障礙、軀體變形障礙或孤獨症(自閉症)譜系障礙。

J. 如果其他軀體疾病(例如,帕金森病、肥胖症、燒傷或外傷造成的畸形)存在,則這種害怕、焦慮或迴避是明確與其不相關是過度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