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一歲左右會打人?不知道什麼原因?我來告訴你

最近和親戚家姐姐聊天,跟我說她兒子開始學會打人了,就照著大人的臉上打。

姐姐很苦惱,兒子突然學會大人,老人們就說她兒子是慣出來的,太任性了。

其實這麼小的孩子懂什麼呀?雖然有些這個因素,但是多半是孩子自我生長過程中的一種覺醒。

那麼孩子突然學會打人是因為什麼原因呢?


寶寶一歲左右會打人?不知道什麼原因?我來告訴你


心理學家溫尼科特認為,孩子天生有一種攻擊的衝動,在嬰兒期就已經具備。

所以你真正的去了解孩子孩子打人的原因,才能去做改變。

1、滿足生理上的一種需求

這個階段的孩子還沒有實質性的“攻擊性行為”,一些抓人、打人、撓人、尖叫、亂咬也不是真的想要給別人造成傷害。

而僅僅是生理上生長過程中一種滿足自己生理需求的手段。

2、一種對外界的觀察和探索

1歲左右這個階段,他絕大多數的動作和行為,僅僅只是為了觀察和探索外界。

在面對並不熟悉的物體,他用手碰觸和敲擊,只是想看看這些東西適不適合玩耍。

3、練習一種新的技能

很多時候,孩子進行一種重複的行為,是為了不斷的去學習。

儘管有些行為讓人覺得不太舒服。

然後通過這些重複的行為,在穩定中發展一些新的技能,並去熟練掌握它。

寶寶一歲左右會打人?不知道什麼原因?我來告訴你


4、引起家長的注意力和關注

有些孩子的哭鬧是因為沒有達到願望的沮喪還有發洩。

而有些孩子的哭鬧和尖叫是為了引起家長的注意——尤其是喜歡看手機的家長。

5、形成自我意識的開始

經常會聽到2歲的孩子是小魔王來的。

那是因為2歲是孩子經歷的第一個叛逆期,他們開始有了自我意識的發展和形成,他們會逐漸開始探索和試探大人的邊界。

6、生長過程中發展的必經階段

寶寶這些不舒服和反常,只是因為他到了一個生長過程中發展的必經階段。

過了這個階段以後,那麼你就會看到一個成長飛速的寶寶。

寶寶的動作發展和認知發展是相輔相成的。

一方面伴隨著動作學習水平的提高,各方面的認知水平也會逐漸發展起來。

另一方面孩子主動探索環境的行為,會更有助於增強動作的目的性和協調性,促進自身的動作發展。

寶寶一歲左右會打人?不知道什麼原因?我來告訴你


7、攻擊性行為

儘管孩子在我們大人眼中都是純潔無瑕的天使,但是你要知道我們並不能對孩子一切反常行為都採取寬鬆、妥協的態度。

據研究表明,孩子最早從1歲開始,就可能顯現出攻擊性的行為;如果包括無意識的侵犯行為,這一行為出現的年齡段可能追溯到更早。

這些攻擊性的行為可能會與大腦發育的生理因素、化學物質失衡等營養因素,例如,有研究者指出可能與糖的攝入過多與攻擊性行為有關。

還與父母使用暴力或教養中存在矛盾等教育因素、挫折和受排擠,例如媒體中所報道的暴力內容等社會因素有關。

8、滿足合理的需求

既然孩子的這些行為,是來自身心發展的合理需求,那麼我們需要去了解並滿足合理的需求。

比如孩子可能喜歡尖叫。而他的尖叫可能只是為了引起家長的注意,那麼家長就要在孩子還沒有尖叫時注意觀察病回應他的需求。

寶寶一歲左右會打人?不知道什麼原因?我來告訴你


儘管我很認同對孩子的教育需要“溫柔且堅定”,但是涉及到原則性問題,在第一次發現時就需要“嚴肅的制止”,向孩子闡明厲害,並且反覆鞏固。

令很多家長很煩擾的寶寶打人、抓臉、扔東西、尖叫等行為,都曾在我家寶寶身上出現過。

有的家長認為,孩子愛打人就隨他去吧,等大了自然就明白了……我覺得這並不是愛,而是懶和不負責任。

不去試圖尋找孩子行為背後的需求和冬季,而是忍受孩子的行為對他人造成的傷害或增加的負擔。

實際上,孩子從1歲開始就明白了自己行為的正確與否的,他只是在試探大人的反應,挑戰大人的權威。

很多時候,別人以為你家生下來就是天使寶寶,卻少有人看到你在養育孩子方面所做的努力。

玉不琢、不成器,家長不可能將所有教育的職責都推給學校。

尤其是對0-3歲的孩子來說,家庭幾乎是他們最早的、最重要的、也是唯一的學校。

以上,就是我的分享。



作者簡介:我是詩洋媽媽,90後寶媽,具有豐富的育兒知識,每週持續更新為大家填坑。

本文部分為網上來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