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職場潛規則:做得越多,死得越快,要靠的是這樣的薪酬模式!

文:刁老師 有趣、有料、有態度,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文末有彩蛋!

私信小編“績效”兩字,免費發送60分鐘薪酬績效管理內部培訓視頻。


導讀:

很多企業在對二線崗位(比如說行政,人事,採購,客服等)的管理都特別的頭疼,無從下手。他不同於一線員工,簡單粗暴的底薪+提成,有業績就有高收入,沒有業績員工就只能拿底薪。而就會導致二線員工特別喜歡磨洋工,混加班工資!

所以企業一線員工都拼命為業績,為目標而努力。而二線的工作內容,不直接產生業績,但卻又不可或缺,如何衡量二線崗位的價值,如何給二線設計薪酬模式是很多企業管理者的難點。而且,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經常看到,很多二線崗位在工作上都會存在思維盲點,其實這都是固定薪酬帶來的弊端。

所以沒年到年底的時候老闆對於二線崗位員工的漲薪都是非常頭疼!

打破職場潛規則:做得越多,死得越快,要靠的是這樣的薪酬模式!

思考:什麼情況下,員工才能獲得加薪?

1,敬業,能否獲得加薪?

如果一個員工每天在公司加班到晚上十一二點才回家,週末也在忙工作的事情,老闆就會給他加薪嗎?

一定不是。老闆固然喜歡敬業的員工,但前提是你的敬業是有價值的,是能為公司創造利潤的。否則,就算你把公司當成家,對企業來說也只有成本。

2,忠誠,能否獲得加薪?

老闆對忠誠的定義是什麼?聽話照做、絕無二心?

如果是這樣,那我們是不是可以理解為老闆只需要做事的機器就好。

顯然,在人才競爭的時代,企業要想獲得長遠發展,必須擁有一批獨具創造力的人才資源。

3,在企業擁有豐富經驗的老員工,值不值得加薪?

這些老員工在創業初期為企業貢獻了很大的價值,一旦企業發展起來自然是值得優待的。

但是是否意味著老員工可以坐享其成、佔著職位不做事呢?

打破職場潛規則:做得越多,死得越快,要靠的是這樣的薪酬模式!

思考:企業到底再向員工購買什麼?

時間,學習?體力 ?閱歷?能力?忠誠?經驗?

都不是,做企業,第一要義是盈利

企業購買的是員工的顯性價值——一切以結果、效果為導向的價值!

打破職場潛規則:做得越多,死得越快,要靠的是這樣的薪酬模式!

在馬雲看來,薪酬機制的設計要遵循以下幾個原則:

  • 給結果付錢(獎),給努力鼓掌(勵)
  • 欣賞有價值的失敗,獎勵堅持拿到結果的努力
  • 加工資是公司對你的崗位有了新的更高要求
  • 那些沒有調薪的崗位,要先提升它的作用和價值
打破職場潛規則:做得越多,死得越快,要靠的是這樣的薪酬模式!

  1. 如果固定加薪,就一定增加企業成本。
  2. 企業不賺錢,不可能給員工持續加薪的空間。
  3. 所以員工能賺到工資的前提是,企業盈利狀況很好。
  4. 所以企業給員工加薪,一定要是來自他創造的結果。

那麼如何調動二線員工的積極性,實現多勞多得,打破固定薪酬模式呢?

推薦PPV模式——基於員工個人的產值與價值的薪酬模式

PPV設計模型:

底薪+成果+價值+效果產值+特別激勵+年終獎

底薪:保障員工基本生活;

結果產值:做事做價值做結果,比如做完這個事,給多少錢;

效果產值:將價值貢獻轉化為生產力:做完這個事,按這個事產值的銷售額按一定比例提成;

特別獎勵:對特別貢獻的認可和獎勵。

PPV設計的三大原理:

1、多勞多得:讓員工為自己幹,做得越多越好,收入就應該相對越高;

2、一專多能:鼓勵員工在擁有一技之長的基礎上、在有主職角色的基礎上,讓員工可以同時承擔更多工作角色,發揮更多的價值。

3、複合價值:根據工作流程與工作量,以高效為目標,合併部門、崗位的職責功能,4個人幹3個人的活,通過優化人效,給員工更多提高能力、增加收入的機會。

員工收入從哪裡來:

從團隊產值中來:分解,搭便車

PPV量化薪酬:把每個工作分解量化後定價,比如財務部有9個人,給主要的工作定價,開發票每個月300元,廣電購銷合同100元,然後看誰願意幹,誰願意幹就錢就給誰,然後再測算每個工作做完後所需的時間,和新機制推行後每個人的收入情況;另外一些細小的工作打包一起,因為公司付底薪了。

PPV個人產值化薪酬:

去年某家印刷公司,原來106人,後來降到34人,產值沒變;

PPV簡易型設計(人員優化)

  • 1.可以優化多少人;
  • 2.優化人員的工作進行量化;
  • 3.量化工作進行定價(分配30-60%左右);
  • 4.定價工作進行內部招募。

案例:

是我們公司在實踐的薪酬模式-PPV操作案例,用於非管理層崗位的員工薪酬設計,將員工的收入與其價值、貢獻、成長全面融合。實現員工為自己加薪、為增值加值、為結果加薪的管理目標。

打破職場潛規則:做得越多,死得越快,要靠的是這樣的薪酬模式!

(設計模板)

打破職場潛規則:做得越多,死得越快,要靠的是這樣的薪酬模式!

(設計模板)

總結:

  • 企業人效低、執行力差,員工對工資不斷有更高的訴求,這是人性的體現,就像老闆追求更高的利潤,希望把企業做得越來越大是一樣的。
  • 但是固定工資的模式就限制了員工的創造性,而老闆希望通過考核來調動他們的工作積極性,卻用了以扣為導向的傳統KPI考核,使得員工更加沒有積極性,最終導致人效低下,而且低制考核!
  • PPV打破了傳統的平均主義大鍋飯的做法,解決分配問題,體現多勞多得,不斷的讓員工實現自主加薪,給有願意有能力的員工更多機會更大的平臺,從而留住優秀人才。

記住:

二線崗位一定是講標準,產值量化工作,實現多勞多得、不勞不得。企業希望這類崗位把上班時間做的事情,填的越滿越好,大家搶活幹;同時員工也希望做更多的事能拿到更高的產值工資。自己為自己幹,回到家也能繼續做更多公司產值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