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限流量套餐?背后的猫腻还真不少!

感觉不知不觉就养成了没有流量会死的习惯,一开始套餐是2G,后来是6G,后来是8G,再后来不限量才觉得够用。

不过后来我发现,好像不是那么回事。所谓的不限量,背后都有很大猫腻。所以啊,大家在购买的时候一定要睁大眼睛。

无限流量套餐?背后的猫腻还真不少!

比如我们熟知的电信,移动,联通,蚂蚁宝卡,腾讯王卡……这些流量套餐都不是真正的“不限量”,事实上他们是:

限速、限量、限应用

之前很多运营商的策略就是,每个月15G封顶。当你的流量用到15G的时候,上网功能就会关闭,下个月再重新打开。

无限流量套餐?背后的猫腻还真不少!

现在不限流量出来后,事实是每个月的15G上调成了40G,当你流量达到这个数值的时候,4G网络就会变为3G,甚至是2G。

而有些人可能还不知道,现在的4G时代,信号覆盖范围广的地区,可以达到5—10Mb,3G时代能达到1-2Mb,2G时代的上网速率只能达到9.6Kb。

所以,这样的限流限速说白了就是用不了。

无限流量套餐?背后的猫腻还真不少!

事实上,对不限量套餐进行超额限制早已成为一种国际惯例。

之前,对外声称超额限制设计,是为了保障大多数用户能公平合理地使用移动网络。

无限流量套餐?背后的猫腻还真不少!

07年苹果手机在美国火起来后,用户的移动上网需求被大大激发,美国电信运营商曾开启不限量套餐计划,但由于没有任何限制,用户体验显著下滑,最终运营商停止发展不受任何限制的套餐。

而现在,我们中国的不限量套餐,依然是阶梯式设计——首先满足绝大多数用户使用量范围内承诺的最高网速,到达限速限额之后,网速便会下降。

无限流量套餐?背后的猫腻还真不少!

​以腾讯大王卡为例,宣传给出的是月租每月19元,每天一元享受800M。腾范围内应用免流。

实际情况却是每天正常使用时均会激活日租宝套餐,所以加上月租一个人每月至少49元的消费,这与宣传时的19元每月产生极大”误差“。

“不限流量”套餐实际条条框框限制多

三大运营商鼓吹的“不限流量”,实际情况却是“限流”又“限量”。

如中国移动的“任我用”188元套餐中就规定,“客户全月国内流量达到12GB后网速将降至不高于1Mbps,也就是2G。当月全部流量使用达到50G后,停止上网功能,次月恢复”。

无限流量套餐?背后的猫腻还真不少!

中国联通的“冰激凌套餐”198元档中规定,用户当月国内数据流量达15GB后,上网速率将降至最高3Mbps,次月恢复;当月累计使用100GB后,将关闭数据上网功能,次月恢复。

中国电信199元的不限量套餐显示,当月国内手机流量达到40GB后,网速将降至3G水平,当月流量达到100GB后,上网速率降至128Kbps。

无限流量套餐?背后的猫腻还真不少!

三大运营商的“不限流量”套餐对比

在不限流量几个大字沾满整个宣传页的下面,总有一行小字提示你,达到一定数值后会限流又限量。

虽然宣传是一种手段,但夸大其词给用户承诺却让人感觉很不好,你们怎么看呢?欢迎在评论区发表看法,喜欢记得点赞,关注,留言,我们明天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