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民間武術 推動全民健身 ----博興民間武術傳承人的擔當

中華武術源於民間,發展於民間,更因有一些執著的民間拳師,認真悟化,尋其真諦,勇於擔當和傳承,才使中華武術源遠流長。

博興縣民間早就有習武防衛健身的傳統,明朝以前,因年代久遠,缺少資料,不可考。從清朝至今流行於博興的武術主要有:梅花拳、梅花棍、嶺子長拳、龍形太極拳、八卦刀、六合拳等。武術的發揚光大是很多傳承人的堅守和奉獻,多年來他們把傳承武術國粹當作己任,把推廣全民健身作為義務和擔當,下面讓我們走近博興民間武術傳承人,去認識他們。

博興梅花拳傳人---張繼光


傳承民間武術 推動全民健身   ----博興民間武術傳承人的擔當

發揚傳統 傳承技藝

梅花拳古稱梅花樁拳,講求身法、步法、拳法合一,極具實戰性和觀賞性,是我國最古老的拳種之一。博興縣店子鎮辛張村的梅花拳傳承至今已有300年的歷史。其第一代宗師是張大正,到張繼光已是第11代傳人。多年以來,梅花拳傳承人張繼光一直致力於辛張梅花拳的傳承和推廣,讓這一武術文化瑰寶得到傳承和發揚。

近日,筆者走訪了張繼光老人。進入他家院子只見一位老人閃轉騰挪身法力道穩迅兼備,拳來拳往虎虎生風,一招一式間,展現了紮實的武術功底。同時刀、槍、劍、戟、三節棍等器械樣樣精通,這位習武練拳的老人就是張繼光,今年已經是70歲高齡。

交談中瞭解到,張繼光所打的拳是辛張梅花拳,是正宗的少林派所傳。梅花拳招式變化多樣,虛中有實,實中有虛,不僅能擊敵防身,更能健身養生,易學易練,被武術健身愛好者所推崇。


傳承民間武術 推動全民健身   ----博興民間武術傳承人的擔當

傳承民間武術 推動全民健身   ----博興民間武術傳承人的擔當

體弱多病 習武強身

張繼光幼年時,體弱多病,為強健身體,就拜辛張村有名的武術老師張殿桂為師刻苦修習拳法,這一練就是六十年。寒往暑來,風雨無阻,張繼光每天堅持修習梅花拳不間斷。不但強健了身體,也將梅花拳這一武術傳統傳承了下來。

成立“武館” 如虎添翼

1982年,在老藝人張舒同、張同濱、卞瑞伍等人的支持下,經過縣體育局和文化局批准了成立了博興縣第一個農民武術館----“業餘武術館”,辛張村村裡習武之風日盛。現如今在張繼光老師的帶領下,周邊許多武術愛好者都匯聚起來,大家相互切磋武藝,交流探討武術心得,讓武術傳統發揚光大。同時,在張繼光的感染薰陶下,他的女兒女婿也都喜歡上了梅花拳這一武術文化瑰寶,在他的指點下,都有了頗深的武術造詣。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他們也依然在家堅持練功,不鬆懈。老藝人張志孟、張佩武、張志田、張志亮一直堅持辛張村裡的武術活動,一直堅持到現在。


傳承民間武術 推動全民健身   ----博興民間武術傳承人的擔當

成績輝煌 宏圖再展

多年來,張繼光一直致力於梅花拳的宣傳和推廣,讓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瞭解武術,喜歡武術,熱愛武術,他本人也被聘任為縣武術運動協會副主任,“梅花拳”研究協會會長。他先後榮獲“濱州市第八屆武術演武大會傳統器械表演金獎”,“濱州市第九屆傳統武術暨首屆傳統武術暨首屆傳統武術門派傳承人表演大會優秀表演獎”等獎項。2019年,辛張村梅花拳被列入濱州市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

為了繼承和發揚梅花拳的傳統,讓更多的人通過習武來健身,下一步張繼光老師計劃把畢生所學向更多的人傳授,夯實辛張村這個基礎,力爭把中華武術逐步擴展到每個學校、企業和村莊,讓我們的中華武術,源遠流長,長盛不衰。(通訊:孫成祥 李松年 田雙 責編:卞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