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振宇,俞敏洪,万维钢联袂作序:让你做聪明又勤奋的人

李笑来曾说:“这是一个个体崛起的时代,却不是每个个体都能崛起的时代。”

我们生活在了最好的时代,相对从前拥有了越来越多的机会,可能把握住的机会却越来越少。

我们不是获得的信息太少,而是获得的信息太多,慢慢失去了过滤信息的能力,所有奋进的人都在为能力的进阶感到焦虑,极力想去摆脱那个“听过了很多道理,却依然好不过这一生”的梦魇。

我们一直苦寻答案,但是我们发现这世界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到处都是正确答案。

其实真相就像罗振宇说的,喜欢答案的人很痛苦,因为他的世界不断崩塌。

面对要追寻的答案,古典老师的《跃迁》这本书或许给了我们一个寻找答案的方向,这是一本在我看来抛却所有浮夸大道理,真正可以提升自我的书籍。


罗振宇,俞敏洪,万维钢联袂作序:让你做聪明又勤奋的人


关于这本书的作者古典,他是新精英生涯公司创始人、国内资深生涯规划师、全球职业教练中国区首席导师、清华大学生生涯规划客座专家,国内顶尖的职业生涯规划师里百分之八十都是他的学生。

同时古典老师还是“得到”专栏《超级个体》的主理人,栏目被6万人订阅,销量达到三百多万的畅销书《拆掉思维里的墙》也是出自他的手笔。

古典老师通过《跃迁》这本书系统的说明了高手和普通人的区别,通过一系列方法和逻辑的讲述,算是一份给了普通人修炼成高手的秘籍。


罗振宇,俞敏洪,万维钢联袂作序:让你做聪明又勤奋的人


高手的暗箱

1999年英国画家霍克尼在参加安格尔的画展时候发现,安格尔能在一天之内画出一群素不相识的模特,而这些画作用素描抓住了特别细微的特征,霍克尼不禁困惑这是如何做到的?

如果这种惊世天才有一个两个也就算了,但是在文艺复兴时期,那个时代的天才画家基本全是这个水准,拉斐尔,卡拉瓦乔太多的大师都是这个水平,简直就是雨后春笋。

你还能想象大名鼎鼎的达芬奇,画素描时候用的是什么方法吗?如果你这个时候你还天真的以为达芬奇是通过画一个个鸡蛋就成就了大师的美名,创造了蒙娜丽莎那样的名画的话,那你就真的太天真了。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霍克尼在朋友的聚会上得知,16世纪的画家已经掌握了绘画中的暗箱操作,就是中国的小孔成像技术,结果就是这些大师用暗箱投影出素描,然后上色。

后来霍克尼查阅了大量的资料,得出结论就是16世纪几乎所有的画家都知道暗箱的存在,这在当时也许就是所有高手之间心照不宣的秘密。

达芬奇肯定是在暗箱里看过蒙娜丽莎,但是这种天才应该没有去描手稿,米开朗基罗属于技术狂,肯定就算知道也不会去用暗箱,但是拉斐尔,伟大文艺复兴三杰之一,肯定在自己的绘画之中用到了暗箱技术。

连拉斐尔这样的大师都知道用投影暗箱来实现自己的伟大抱负,何况我们这些平凡的普通人呢。

获得百倍收益的关键并不是百倍努力,每个时代的高手都在利用社会和科技的底层逻辑撬动自己,实现跨越式的成长。

可怕的不是比你优秀的人比你还努力,可怕的是优秀的人方法论比你正确太多。


罗振宇,俞敏洪,万维钢联袂作序:让你做聪明又勤奋的人


功利学习法

在这个知识爆发,终身学习的时代,人们比拼的不是学与不学,而是学什么有用,怎么学?

书里管这种学习叫做功利学习法,就是如何学得更好,却又学得更少。

而所有人都知道读书是这个时代,可以收获学习最多,但付出成本又最低的一种学习方法,可是如何功利的通过读书来学习呢?

古典老师举了一个王小波说过的笑话:

“二战”时将军视察前线,看到一个新兵很紧张,于是给他一块口香糖。

“好点了吗?”将军问。

“好多了,长官,不过这口香糖为什么没有味道?”士兵问。

“因为我嚼过了”将军说。

嚼过了!剩下的还有多少是值得需要的?我们在学习中可能都不止一次犯过类似的错误。

为了不犯类似的错误,古典老师给出功利读书的建议就是要学会鉴别一手的知识信息,他将知识信息分成了四类。

第一类信息就是一手的信息,属于知识的源头,类似最新的科研报告,论文都属于这样的信息,属于含金量最高的信息。

第二手的信息属于忠实转述一手信息的,比如一些名人通过了解第一信息之后,进行的演讲,各行业领军人物,行业大咖推荐的书单之类的,这部分信息的含金量也非常高。

第三类信息简单理解就是畅销书,这些信息文字已经被改成了更容易传播便于大众理解的了,认知能力就会随着降低不少。

第四类信息就是根据畅销书和理论,夹杂了大量个人感情色彩或者情绪例子在里面的鸡汤书籍了,相当于《看完本书:一小时挣到100万》这样的书籍了,基本再没什么营养。

所以我们再在读书学习的时候,一定要会去区分信息的层级,把时间利用在那些对我们有用的书籍上面,否则学习只会徒劳。

俗话说“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真正学会认识辨别一二三四手信息,走向知识的源头,并与那些人走在一起,总有一天,你也会成为创造知识的人!


罗振宇,俞敏洪,万维钢联袂作序:让你做聪明又勤奋的人


人生就是一次次的破局

很多时候我们想着今天要开始努力了,刚学习一会,看看手机,玩玩游戏,处理一些琐事,时间不够了,算了明天继续一定完成,结果第二天,依旧看手机玩游戏,时间不够,周而复始。

这样的迷局困住了太多的人,所有人深陷局中,伴随来的就是浮躁和焦虑,要想脱困而出,只能破局。

书里给出破局的建议是改变生活中的第一序和和第二序。

举例子来说比如一个人减肥,她想少吃然后变瘦了,看到好吃的了,脑海中出现两个小人,一个说坚持几天了,要不就吃这一次吧,另一个说,好呀好呀,结果反弹变胖,继续减肥,周而复始。

这就是第一序,在这里面减肥的思维就是改变本身系统内的方法,其实减肥并不是一定就要少出,通过饥饿来变瘦,减肥可以通过科学的运动,来代替通过少吃去消耗更多的脂肪,从而真正的减肥成功。

而科学的运动就是区别第一序之外的一种逻辑思维,等于打破了固有的认知,从系统上产生了改变,让减肥的人明白减肥不是少吃,而是加速代谢。

这种思维就是第二序,一种通过改变模式来改变结果的方法。

其实仔细观察会发现,书中关于第一序第二序的改变很像很多高手提过的增强回路,第一序变成第二序,恰恰是由一个坏的回路变成了一个好的回路,继而增强的过程,而一个好的回路增强,为自身的成长带来的收益是无限大的。

最后关于这本书之所以叫做跃迁,是作者希望更多的读者能够了解掌握跃迁的技术,因为真正的改变很多时候都是逆人性的,但推动跃迁的关键动力是我们想成为什么样的自己。

还记得那句话吧,不要假装很努力,结果不会陪你演戏!

戏如人生,真真假假,只愿所有爱学习的人,都不负韶华,克服这个时代,找到属于自己的跃迁之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