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為何不重用投降的馬超,是格局小?你太幼稚了

馬超以關中軍馬,據潼關之險,數次擊敗曹操大軍。若非韓遂剛愎自用,曹操親率的西征大軍恐怕會有去無回,甚至曹操本人也難以生還。曹操雖然最終攻破潼關北渡,但得知馬超的渭河北岸據守戰術之後,也不由感嘆:“馬兒不死,吾無葬地也”。


劉備為何不重用投降的馬超,是格局小?你太幼稚了

馬超的前半生威風之極


多年之後蜀漢的另一名將軍趙雲在夷陵之戰前夕曾勸諫劉備:“早圖關中,居河、渭上流以討凶逆”。趙雲在戰略很大一部分得益於馬超渭河據曹魏,趙雲也憑藉該戰略被清朝乾隆皇帝評價文武全才。

可見馬超並非許褚、張飛一樣的武夫,他不僅武藝純熟,軍事謀略也相當了得。然而,同樣的馬超在投降蜀漢之後,卻並沒有得到劉備重用,最終抑鬱而死。

有人認為劉備不會用人,其實不然。看看馬超的過往,細思極恐,放眼整個三國恐怕也沒人敢重用他。

馬超的出生與勢力

馬超是漢伏波將軍馬援的後人,馬援是東漢開國功臣之一。馬超父子盤踞關中多年,在東漢末年的州郡割據勢力中極為強大,令曹操頗為忌憚。此後作為一方諸侯,數次擊敗曹操軍隊,險些令曹操喪命。


劉備為何不重用投降的馬超,是格局小?你太幼稚了

漢昭烈帝劉備


劉備從出場開始就職場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在許昌依附曹操多年,為的就是要為自己這個落魄的皇室後裔正名。所謂名正則言順,以皇室後裔之名匡扶漢室江山,討伐國賊曹操。

在東漢末年各州郡相互兼併的年代,劉備的勢力完全不值一提,若沒有關羽、張飛一路相隨,劉備恐怕難以堅持到最後三分天下。

馬超的關中聯軍足以與曹操一爭雌雄,反觀劉備被曹操從南追到北,又從北追到南,長坂坡甚至被逼到棄子保命的窘境。

馬超在關中威望遠高於劉備

馬超父子在梁州經營多年,深得民心,無論是在羌族、氐族還是匈奴中都有非常高的威望,即便是站在馬超對裡面的對少也對他充滿了敬畏。

佔領益州後的劉備與關中隴西僅僅隔著一個漢中,而且漢中的張魯與馬超有殺子之仇,如果馬超擊敗張魯那隴西幾乎可以傳檄而定,益州的本土勢力必定會聯合馬超一起對抗劉備。


劉備為何不重用投降的馬超,是格局小?你太幼稚了

鎮守荊州的漢壽亭侯關羽


馬超輔助劉備佔領益州之後,被任命為徵西將軍,工作地點在荊州臨沮(此後關羽被俘的地方),就在關羽的眼皮底下。此時關羽在荊州,張飛在巴西,劉備在成都,馬超被尷尬的夾在了中間。

漢中之戰後,劉備稱漢中王,升遷馬超為左將軍,假節。依舊是外放官,雖然歷史沒有具體記載鎮守哪裡,但應該不會是北邊,也或許還在臨沮附近。

從之後馬超與彭羕的事件可以看出,馬超在蜀漢的日子一直都有寄人籬下、心懷危懼,可見劉備必定對馬超處處提防。


劉備為何不重用投降的馬超,是格局小?你太幼稚了

一生英雄的馬超為何會抑鬱而死?


魏延這種蜀漢二流將領都可以鎮守漢中,智勇雙全的馬超卻不能,原因只有一個馬超在梁州隴西的影響太大了,劉備只需要用馬超的威名就可以了,完全沒必要冒險讓馬超到漢中鎮守。

結語

在蜀漢的政治結構中,唯有馬超無論是出生還是此前的勢力都讓劉備自嘆不如。馬超得以善終也得益於天下並未一統,如果劉備統一了三國,或許馬超將會是第一個被殺的功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