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動汽車技術哪家強?且看本田VS豐田

混動豐田和混動本田的省油原理其實差不多,路子都一樣,都是少燒油多用電。那兩家的區別主要是具體實現的方式上,就好比兩個人各自炒了一個番茄炒蛋,最後的味道,差的也不太多,但有的是先放雞蛋,有的是先放番茄的,有的呢就在想要麼就一起放唄,因此呢,還是會有點不一樣的。

電動汽車初出江湖

上個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第二次石油危機爆發,原油價格暴漲,豐田和本田都在這個時候就開始研究混動技術,在1997年,豐田就已經量產自己第1臺混動車普銳斯,兩年之後第1臺本田混動車insight也是隨之量產,但是比起普銳斯,insight只有一個小功率電機也不能實現純電驅動,所以在那個時候,本田落後的幅度算是比較大的了,豐田在混動領域真可謂做了20年的霸主啊,江湖地位穩固呢,就參考維基百科的數據,截止2009年4月豐田混動車型全球銷量1300萬臺,普銳斯到現在仍然是全世界銷量最高的混動車型,但是隨著本田i-MMD的混動技術的發佈,本田似乎要後來者居上了,這兩家車企又開始進入了你一拳我一腳的互相競爭的階段了。

混動汽車技術哪家強?且看本田VS豐田


動力分配:本田VS豐田

那相差在哪裡呢,最大的差別是動力分配的核心組件,豐田的混動系統,主要就是一個發動機一個發電機一個電動機再加一套行星齒輪組,整個混動系統的工作流程是發動機帶動發電機,發電機給電池充電,電池呢就給電動機供電,然後是驅動車輪,同時呢,這個電機還帶了能量回收功能,也可以對電池反向充電,在實際的運行過程中,如果電池是快沒電了,那發動機就用最省油的那個轉速給電池充一點電,一旦充的差不多了,發動機呢就直接休息了,所以呢,這個油耗就低了。動力的傳遞和分配都要靠這個齒輪組來完成的。由於這個行星齒輪組是不可替代的,所以豐田直接申請了專利,這個就好比豐田他發明了“麻辣小龍蝦”的製作秘籍,於是他把秘籍拿去申請了一個專利。但是搞黑科技的本田他不服啊,你豐田有“麻辣小龍蝦”是不是,那我就搞一個“秘製蒜蓉小龍蝦”,我倒要看看誰更香哦,2012年本田推出了i-MMD的混動系統,不僅是繞開了豐田的專利,而且表現上和豐田的可謂伯仲不分啊,那麼它們的區別主要有三點:

動力輸出模式:本田VS豐田

本田的動力輸出模式會更多,本田ect裡面是有個離合器的,所以他是可以只依靠發動機來驅動的,這個電動車其實在高速巡航的時候,是相當費電的,反而還沒有傳統燒油的車來的省,對於豐田的混動來說,他的那個行星齒輪組是一個機械耦合結構,只要發動機用於驅動車輪他就是會有部分能量被用來發電的,它不可能只用油不發電啊,那就造成一些不必要的能量轉化損失了,本田就沒有這個顧慮啦,打個比方說啊,這個高速工況就像是一瓶酸奶,你喝的越快越好,本田呢是拿了一桶酸奶對著嘴直接往下倒啊,那豐田的規矩是定死的,必須把酸奶先倒進杯子,再用杯子喝這個酸奶,那麼杯子裡面總會留一些酸奶的,就是我們蓋子上也會留下的那個一樣,留下沒喝的就是損失掉的呢,這個就是能量轉換的時候的損失呢,酸奶蓋子上面留了一點酸奶,杯子璧上還留一點,可直接倒在嘴裡,嘴裡留一點那能一樣嗎。

混動汽車技術哪家強?且看本田VS豐田


電動機功率和電池容量:豐田vs本田

本田的電動機功率和電池容量比豐田大,還是拿凱美瑞混動和雅閣混動來比,FE豐田他用的是鎳氫電池電機總功率88千瓦,雅閣那裡電池電機總功率135千瓦,由於電機和電池它更大更厲害,所以中低速依靠電動機行駛的時候,本田的混動系統動力響應會更迅速一點,動力更強勁些,可以說,這本田骨子裡是有運動基因的,因此也就會比豐田更激進一點,就算在混動車上也是不例外的。

到底誰更牛?

那麼說了一大堆,到底誰厲害呢?總的來說,豐田和本田的混動技術都是很厲害的,你不管是“麻辣小龍蝦”還是“蒜蓉小龍蝦”,各有各的味道,喜歡吃的人都開心了,那相對來說的,豐田起家更早,經過22年的發展歷史,技術相對成熟,穩定在世界範圍內銷量依然是第一的。本田作為一個挑戰者,技術會更新也更激進,具體表現上很多地方都比這個豐田的前輩要更優秀一點,加速也好,省油也好,實際上總體銷量是比不上豐田的,但是上升趨勢也比較明顯,尤其是在中國市場的表現,那麼作為當之無愧的技術宅男,本田的彎道超車也不是一次兩次了,除了這個電動的之外,其他還有好多,但是最早的最早、當初的當初本田還被豐田收購過,那個時候本田被逼的很慘,然而他喜歡搞黑科技、愛好彎道超車的這個習慣和技術基因始終沒變。好了,今天就講到這裡了,歡迎大家的監督,誠摯的接受您的批評和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