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嵩倒臺記:高山倒,東樓塌

01

嘉靖四十年(1561年),嚴嵩的夫人歐陽氏去世,這個八十多歲的老人陷入苦悶之中。

嚴嵩二十歲與歐陽成婚,宦海沉浮、榮辱與共,不知不覺便過去了六十年。那麼多人戳著他的脊樑骨罵,他們是忠貞,他嚴嵩是奸臣,可他們家裡的新人舊人也不知道吵翻了幾重天。他大奸臣嚴嵩,幾十年只有歐陽一個老婆。

夫人一去,嚴嵩更顯老態。

嚴嵩倒臺記:高山倒,東樓塌

可說起來,夫人壽年不短,這麼些年來什麼富貴也都嘗過,去世前也未遭逢大的病患,算是安然離世,還算令人欣慰。眼下最令人擔心的,實則另有其事。

照慣例,夫人的靈柩要送回嚴家故地安葬,這行程需得由做兒子的嚴世藩陪著。嚴嵩六十歲當上首輔的時候,精力旺盛好像壯年。

這些年來,他越發感覺到精力不濟嗎,而身邊除了嚴世藩能夠領悟皇上的旨意,竟沒有人靠得住。年紀增長一歲,他對嚴世藩的依賴就增長一分,漸漸的事無鉅細都要嚴世藩參與。

嚴世藩若是離京可怎麼辦?

嚴嵩倒臺記:高山倒,東樓塌

嚴嵩沒有太好的辦法,只得懇請皇上,念在他年老需要人照顧,讓嚴世藩留京。嘉靖帝大概也怕嚴世藩一離開,他老爹馬上也快翹辮子這樣的尷尬場面發生,批准了嚴嵩的請求。

嚴嵩鬆了口氣,還是高興不起來。

他每日要在宮中處理政務,有時幾日都不能歸家,嚴世藩雖然在京城,但他必須在府中為母親守靈,不得進入宮中協助他父親。如此,與嚴嵩的願望相去甚遠。

文淵閣中,司禮監的公公剛剛離去,頭髮花白的嚴閣老若有所思,皇上的詔諭什麼意思?

02

林潤二十二歲中舉人,二十六歲又中進士,不過並沒有瘋。

莆田人現在很出名,“莆田系”醫院遍佈全國,莆田名牌鞋滿天飛。不管是不是好名聲,都證明了莆田人經商能力。莆田人不但做生意厲害,他們考試做官也很不俗。據說從唐代以來,莆田出了兩千多個進士,二十一個狀元,十七個宰相。

福建“七分山兩分水一分田”,種地沒有前途,朝廷又實行海禁(莆田臨海),一個普通人想要過上好一點的生活,除了下南洋打拼就只有科舉入仕了。生存壓力在那裡,怎麼能不厲害呢?

林潤就是個莆田人。

嚴嵩倒臺記:高山倒,東樓塌

嘉靖三十六年(1556年),考上進士的同年,朝廷派林潤去江西臨川當縣令。嘉靖三十八年(1558年)初,他去臨川六十里外的南豐縣處理公務,事還沒辦完,南豐縣縣令火急火燎跑來找他:“大事不妙!鬼子進村了!”

林潤拉住他,“好好說話。”

“有官兵來報,從福建躥入三千賊匪,正往南豐縣襲來!”南豐縣令大急,“這可怎麼辦!林兄!”

“跑是跑不了,南豐縣這麼多人,倉促間撤離只會引發混亂,到時賊人不費吹灰之力就能拿下南豐。”林潤說,“當務之急,立刻下令不準任何人離開南豐縣城,我們只有死守南豐城,等朝廷派兵救援才有一線生機。”

嚴嵩倒臺記:高山倒,東樓塌

南豐縣令滿頭大汗,“這...這...城中的李家可是在省裡有親戚...他們這些富家大戶要走可怎麼攔得住?”

林潤擺擺手,“沒事,我去為他們陳述利害。現在跑出去也不見得就安全,萬一半路上遇上賊人,可是自己撞到槍口上。他們若執意要走,引發騷亂,你知道怎麼做。”

南豐縣令苦笑稱是。


“聽說林知縣退去三千賊人,靠的只是一縣手無寸鐵的民夫?”座首有些微胖的短鬚男子問道。

林潤起身作揖,不卑不亢的答道,“嚴大人有所不知,南豐小民與賊人殊死博殺,的確起到了重要作用,南豐官兵的表率作用更是不可忽視,沒有他們奮勇在前,南豐小民哪裡能被激起保家衛國的志氣呢?”

嚴嵩倒臺記:高山倒,東樓塌

四下無人發聲,林潤明白,他們都在等著座首的男子說話,贊同或是反對得之後才表態。

微胖的短鬚男子笑道:“全賴官民一體,朝廷才萬事無憂。”

“嚴大人說的不錯,官民一體.....”

“嚴大人......”

席間忽然熱鬧起來,林潤卻神色漸冷。

這是退去賊人一年多以後,朝廷為了嘉獎他,將他提升為南京御史。趕赴南京任職前,嚴世藩在北京為他擺酒餞行,還請來了許多別的御史。御史乃是監察之官,嚴世藩一向要拉攏一番,林潤對此很明白。

“官民一體,不知林大人認為官和官又該怎樣呢?”嚴世藩又問道。

林潤停頓了一會,說:“自然也是一體,如此才能為朝廷辦好事。”

嚴世藩注視著他,好像看穿了他心中的想法。

03

陝西人鄒應龍和林潤同年考上進士,他們早在杭州就相識,引以為知交好友。

鄒應龍的父親是杭州的一個小官,品性淳厚,不與官場上貪官汙吏同流合汙。做清官的代價就是要忍受物質的匱乏,在俸祿微薄的明朝做官尤其如此。鄒應龍的父親忽然去世後,鄒家更加窮困,連返回陝西家鄉的錢都沒有了。

嚴嵩倒臺記:高山倒,東樓塌

走投無路的鄒應龍,做了沈家的上門女婿,這才有口飯吃。幾近波折,鄒應龍發奮讀書,勢要考取功名,為鄒家光宗耀祖一次告慰父親的在天之靈。這期間,鄒應龍認識了林潤。

嘉靖四十年(1561年),鄒應龍才當上御史,晚了林潤兩年。升官的速度不及好基友林潤,鄒應龍可並不認輸。他一當上御史,就決定要搞個大新聞。這個大新聞的主角,正是嚴氏父子。

很多人都想搞倒嚴氏父子,他們要麼下了獄,要麼下了地獄。

這年,好基友林潤為鄒應龍開了頭。鄢懋卿與嚴氏父子關係匪淺,他總理鹽政,表面上下令沿途官員簡單招待即可,實則想索要更多賄賂。林潤在這年上疏彈劾鄢懋卿貪汙受賄,等於直接向嚴氏父子宣戰。

嚴嵩倒臺記:高山倒,東樓塌

鄒應龍在燈下一字一句寫著他的奏疏,這部奏疏會石破天驚,還是石沉大海?沒人知道。就像同樣沒人知道他鄒應龍,還有幾天好日子活。

但他必須寫,如同父親當年必須拒絕賄賂一樣。父親不屑做貪官汙吏,他鄒應龍的目標更遠大,他要將聖人之劍指向本朝最大的貪黨!他要剷除貪黨!

他越寫越興奮,又越寫越疲累,忽然發現自己正騎著馬在打獵。一座高山擋住他的去路,東邊是一棟樓房。他向高山放了一箭,高山巋然不動。他又向樓房放了一箭,樓房轟然倒塌。夢醒了。

他盯著自己寫了一半的奏疏,茫然若失。他的神情忽然變了,將奏疏扔到一邊,拿來一本新的重新寫。“高山”不就是“嵩”,嚴世藩不就是字“東樓”!嚴世藩才是扳倒嚴黨的關鍵!

鄒應龍頓悟了。

第二年,嚴嵩被廢除,嚴世藩被流放。

04

嘉靖四十年12月31日,嘉靖帝居住了二十年的永壽宮失火被焚,內閣召開緊急會議。

“那就開始吧。”嚴嵩說。

“皇上沒有受傷真是萬幸,關口是萬壽宮被焚,皇上沒了住處如何是好?”有人說。

嚴嵩倒臺記:高山倒,東樓塌

“永壽宮皇上住了二十年,皇上又受了驚嚇,儘快重修才行。”徐階說。

“嘉靖三十七年起火燒了三座大殿,”嚴嵩說,“這些工程耗資巨大,若不等這三座大殿完工,國庫恐怕無力再支付一座大殿的修築。”

“嚴閣老意思是要皇上等?大殿何時完工還不知道,皇上怎麼等?等的時候住哪?”

嚴嵩倒臺記:高山倒,東樓塌

“南宮空置了許多年,皇上可到那暫住幾日。”嚴嵩說。

有人冷笑:“南宮可是囚禁英宗之所,嚴閣老是什麼意思!”

“沒有人能囚住皇上,”嚴嵩說,“英宗最後還是皇上。”

“我看這樣,”徐階說,“前三殿有許多木材尚未利用,只是堆積在那,利用這些尚且用不上的木材,永壽宮即日就可開始重修。”

“嚴嵩啊,”嘉靖帝悠遠的聲音傳來,“你還是老了,這事就按徐階說的辦吧。”

PS.2019生機大會每人每天五票,喜歡@間進的朋友可以為我投上票票哦。

投票方式:點擊進入@間進主頁“為我投票”。

嚴嵩倒臺記:高山倒,東樓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