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峰:只有把自己的弱點無情地暴露,才能進步

汪峰:只有把自己的弱點無情地暴露,才能進步


清除六垢:幸福如是的金鑰匙

人活著,不管要實現什麼樣的人生目標,最終想擁有的,就是一種感覺。

你為什麼要去買個百萬名車,為什麼住個豪宅?為什麼去談戀愛?為什麼結婚然後生孩子?背後終極想追求的就是一種幸福感。

這種幸福感,應該是油然而生的,即“幸福如是”。打開“幸福如是”大門的金鑰匙,就是“清除六垢”。清除,就是用減法、用除法。“為學日益,為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為。”

《普賢上師言教》這本書,裡面提到一個觀點:六垢分六,一傲慢,二無正信,三不求法,四外散,五內收,六疲厭。具體為:

(1)傲慢:傲氣十足,認為自己遠遠勝過了說法上師。

(2)無正信:對上師、正法沒有點滴信心,甚至懷有邪見。

(3)不求法:不慕求正法,對聽聞佛法沒有意樂,聽不聽都無所謂。

(4)外散:心思旁騖,散於色聲香味等外境中。

(5)內收:五根門向內收斂,致使昏昏欲睡。

(6)疲厭:因講法時間過長、身體疲勞等而生起厭煩之心。


汪峰:只有把自己的弱點無情地暴露,才能進步

Picture by Dan Hecho


|破無正信與不求法:追求真理,飢渴慕義

我們把無正信與不求法連在一起講。

《道德經》裡面有這樣一句話:“上士聞道,勤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則笑之,不笑不足以為道。”

什麼意思?上等智慧的人,聽聞一個正法的時候,他會馬上去做。中等智慧的人聽到之後,似懂非懂,半信半疑。下等智慧的人聽到之後,就大笑,覺得是在亂講。

做任何事情,一旦出現“試試看”的念頭,其實都是宣告失敗的開始。要做就做,沒有所謂的“試試看”這件事情。

假設你現在桌上有一支筆。“請你試試看,把它拿起來。”“請你立刻把它拿起來!”這是兩種態度。“試試看”會讓你有點猶豫,“請你立刻”就有力量了。

我想說一個很簡單的道理:

你要修行成長,不要說“試試看”,試試看你的力量是出不來的,只有兩個選擇,要麼做,要麼不做。

《馬太福音》裡說:“飢渴慕義的人有福了,因為他們必得飽足。”

在求法的過程當中,你必須有個正信的概念,一定要走正道,有正信,學正法。

當然,正信、正法不是指相信任何事情,對未知的領域要合理地懷疑,適當地相信。一個人追求真理是非常重要的。在人間,是以權勢和財富分高下;在靈界,是以能量與意識分高下。

人到頭來,也只不過是一黃土罷了。可能撒下大海,可能是一塊墓碑,可能是一個骨灰盒。你在世界上所有努力的一切看著很豐足,但是到你沒氣的那一天,肯定要歸零了。到那時不會因為你是億萬富翁你就會受到禮遇,也不會因為你是平民百姓而受到虧待。

生命就好比一個屋子,有出口和入口,那生命的入口是生,出口是死。既然生命有入口和出口,你是否好奇,生命的入口和出口以外的世界是什麼。

比如我一直修行的《易經》,我認為它就是正道、正法。它是享福人間的智寶,是超凡入聖的至寶。法有很多層次,我認為易經與能量法則的修持修真,是很重要的法,值得我們去好好學習。

《周易·繫辭下》說:“德薄而位尊,知小而謀大,力小而任重,鮮不及矣!”

品德寡薄卻居於尊貴的位置,智慧很小卻整天想著謀大事,能力很小卻擔任重要的職位。這三種病一定要避免,否則你走不遠。

當然,《易經》告訴我們的智慧,遠遠不止這個,還有很多,只要深入進去,會獲益一輩子。


汪峰:只有把自己的弱點無情地暴露,才能進步


|破疲厭:累的時候是堅持的開始

什麼叫疲厭?疲厭就是過度修煉而導致的一種狀態不佳的負循環。例如練功練過頭了或者是學習學到最後卡住了,於是覺得好累,不學了。

我的道家師父跟我說,你在練功的時候,一開始可能練得很興奮、很有好奇心、很給力、很帶勁兒,但是到了一個程度就會覺得沒意思了。比如本來要堅持108天,你前三四十天練得比誰都好,但最難過的那個修煉的高維,比如到一半的時候,也就第54天到來的時候,你就還得再撐另外一個54天。

經常持咒的人就知道,如果下定決心念十萬遍,那麼前三萬遍念得比誰都嗨,不吃飯都沒問題。但是第五萬遍、第六萬遍的時候,覺得累了,心裡想著還有這麼多遍沒念,結果一放鬆就前功盡棄了。

人們經常說一句話:“吃苦當作吃補。”當你今天決定好做一件事情的時候,就要堅持到底,否則寧可不要開始。

你種下了前功盡棄的種子,就很難收穫功成名就的果實。

關鍵在哪裡?你一旦決定要開始,就不要停下來。寧可慢點開始,也不要走走停停。

疲厭,就是在修行的過程當中遇到瓶頸了,或是因為體力沒跟上來,很容易就放棄了。我的師父告訴我,在練養生功的時候,一定會要經歷一個脫胎換骨的階段。什麼叫脫胎換骨?一開始練,很興奮,神清氣爽;但練到另外一個程度的時候,毒素出來了,覺得痠痛,“哇,我是不是走火入魔了?我是不是要停下來?”記住,這時候千萬不能停,你要繼續練,把毒素給逼出來,這樣才可以實現真正的脫胎換骨。

所以,累的時候是超越的開始,累的時候是堅持的開始。

堅持的價值是什麼?在於超越了堅持不下去。這就是所謂的“貴在堅持”。

汪峰1994年就開始出來闖蕩江湖了。他在《我是歌手》這個電視節目有過兩段話,對我有很大的觸動。

第一段是,音樂老師說他唱的有問題,要他多加練習,汪峰微笑接受。他排練時會問身邊的人有什麼意見。看上去對一個成名歌手是丟面子的事,但他卻那麼謙卑。汪峰並沒有覺得不好意思:“很多人覺得面子是很緊要的事情,所以才會停滯不前。只有一種辦法可以讓自己進步,就是把自己的弱點無情地暴露。少要點面子,多努力一些。”

第二段話我的印象特別深刻。汪峰唱了幾首不為大眾所知的歌。他沒有選擇那些人們耳熟能詳、自己駕輕就熟的歌。那些歌可能讓觀眾更喜歡聽,但汪峰說:“我已經過了要向所有人證明我是誰的階段,把什麼留下來才是最重要的。”這樣的坦然心態實在是好,平和,淡然。

以前的我,總是想讓別人知道我很厲害,聽完汪峰的話,我真的觸動很大。同樣,我已經過了需要向所有人證明自己是誰的那個階段。有人認同我,有人不認同我,以前我總是想得到“最佳人緣獎”。什麼叫“最佳人緣獎”,也就是,好的說你很好,壞的也說你很好。

現在我不會了。你知道我的用心良苦也好,不知道也好,我繼續做我該做的事情。我沒必要取悅所有人,也不用去證明我是誰。

這個過程,我也是經過很多事情的歷練,度過了一個疲厭期。“刀要石磨,人要事磨。”修行對我而言,是持續歷事煉心的過程,也是一次又一次心碎的過程。為什麼是心碎的過程?因為把我小我之見的心,剝離再剝離,讓我神聖的心慢慢透出光來。

我們早期做慈善的時候,有一天我一位同事哭著跟我說:“老師,咱們做這麼多好事,為什麼還被人家罵?”真的,要是在那個年代啊,講得都會掉眼淚。你做了很多的慈善,不見得人家都會說你好。做好了,叫應該;做不好,叫活該。做慈善是一件需要有極度耐心和自我提升的事情,這個過程是很難的。當我要成立慈善基金的時候,找了一群老學員過來,那些老學員說:不可能,我們不會支持你的。就這樣,一堆不同的聲音出來。

然後,我在40歲的那一年,買了一輛100多萬元的名車送給自己。結果,又有很多負面的聲音出來,說我貪汙慈善的錢。天地良心,第一,這是我自己辦的慈善,為什麼要去貪汙?第二,我是個人裡面最大的捐款戶,我辦的企業是最大的捐款公司,賬目都是清楚的。這些我的一個同事特別清楚,她是慈善機構的理事,於是把我所有的賬目讓懷疑的人來查,還了我清白。

這條路不好走,但你要歷事煉心。

不過,老天不會給你擔不起的擔子。老天給你的擔子都是你擔得起的,當你有這個信念的時候,任何困難都會變小。

玩過電子競技遊戲的人都知道,當你去闖關的時候,你遇到的那些魔鬼障礙越難,表示你過關的功力越高。

所以,你知道你敢,你敢在人世間得到這些苦難,表示你的靈性修為有可能是比一般人要高的。這些是你能夠闖關通關,從而讓自己修煉得更好的基礎。

破疲厭,永遠保持好奇心。人生就是遊戲,不停地闖關歷劫,不停地打怪升級,地球對我們而言,正是世界上最大的迪士尼樂園。

內容來源:《智在定慧-人生模式實修手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