恐龍專題——可能是最早的恐龍:尼亞薩龍

這是恐龍專題文章的第一篇,將來還有一系列的文章,如果覺得寫得不錯可以關注我。

恐龍在地球上生存了大概1.8億年的時間,在此之前,從來沒有哪個物種能夠在地球上表現出如此強大的統治能力,毫無疑問,恐龍是那個時代當之無愧的地球霸主。

但是,恐龍到底是什麼時候出現的?他們又為什麼能表現出如此強大的適應能力?又為什麼突然在6500萬年前銷聲匿跡?我們試圖從時間的門縫中略窺一二。

這個物種群無疑是地球歷史上最具魅力的生物之一。

電影《侏羅紀世界》用最直接的視覺衝擊讓我們體會到了這種史前生物所能夠帶來的恐懼情緒,但就像葉公好龍一樣,這反而令更多人為之著迷。

恐龍專題——可能是最早的恐龍:尼亞薩龍

要確定第一隻恐龍是非常困難的事,雖然它們在地球的時間軸上留下了自己獨有的痕跡——化石。但即便我們發現一塊最古老的擁有恐龍特徵的化石,我們也很難說這就是最早的恐龍。

但從宏觀時間尺度上,我們大概可以確定恐龍最早出現的時間。

那麼目前最早發現的恐龍化石是什麼恐龍呢?

在中生代(2.52億年前至6600萬年前)開始的時候,地球上經歷了有史以來也是迄今為止最嚴重的一次生物滅絕事件。那就是二疊紀-三疊紀生物大滅絕,當時90%-96%海洋生物,以及70%陸生生物遭遇了滅絕。

恐龍專題——可能是最早的恐龍:尼亞薩龍

大滅絕造成的海洋生物化石

我們不知道恐龍的祖先是如何成功躲過這次大滅絕的,因為它們當時並不具備很強的生存優勢,因此有大部分古生物學家認為,它們只是剛好運氣比較好。

2.43億年前,尼亞薩龍出現了。有人認為它就是最早的恐龍,因為它的形態十分接近於恐龍。古生物學家對化石進行了研究,在上臂邊緣處隆起的骨頭是恐龍的特徵,而且上臂骨在發育時期曾快速成長,這也是恐龍的典型特徵。

恐龍專題——可能是最早的恐龍:尼亞薩龍

尼亞薩龍(Nyasasaurus)復原圖

儘管有一系列證據證明尼亞薩龍很可能是最早的恐龍,但也有部分古生物學家們“謹慎”地表示目前的證據並不能確定尼亞薩龍就是一種恐龍,因為上臂骨的化石並不完整。

不管它是否真的是最早的恐龍,至少我們可以確定的一點是它至少是恐龍的近親物種,我們可以認為,2.43億年前這個時間非常接近恐龍出現的時間。

尼亞薩龍生存於當時的非洲,它的身長可達2至3米,體重20-60千克,比人類的體重更輕,同時它是一種草食性恐龍。

要想更好地瞭解這種生物,我們可以看看當時地球的生物圈。

恐龍專題——可能是最早的恐龍:尼亞薩龍

三疊紀地球板塊,今天的非洲板塊處於正中間

在2.43億年前,地球上最大的動物是什麼呢?

三疊紀中期,當時的地球剛剛從二疊紀末的那次大滅絕事件中復甦過來,在當時的海洋中,最大的生物可能是張氏幻魚,這是一種鰭龍類幻龍科的生物,它的體長可達7米,是當時海洋中的頂級掠食者。順帶一提的是,這種生物的化石發現於我國雲南的羅平生物群。

恐龍專題——可能是最早的恐龍:尼亞薩龍

張氏幻龍(Nothosaurus zhang)復原圖

而當時陸地上的霸主要屬赤鱷類了,赤鱷屬於主龍形類基幹類群,在南非發現的赤鱷體長可達3-5米,可以說是當時陸地上的頂級捕食者。

恐龍專題——可能是最早的恐龍:尼亞薩龍

赤鱷(Erythrosuchus)與人類相比

剛剛經歷二疊紀末的大滅絕,此時的生物體型普遍偏小,日後,地球上將出現真正的巨無霸,但此時的它們還和許許多多別的物種一樣,在生物圈中“默默無聞”。

還要再過5000萬年,它們才能成為真正的地球主宰,一直到距今6500萬年前滅絕,這個物種到底是如何被自然選中,從而出現在地球的各個角落,又是如何在短短一段時間裡銷聲匿跡,從此走向滅絕,讓我們隨著這個專題展開旅程,看看最令人著迷的史前生物——恐龍的演化過程。動動手指,關注我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