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禁區裡安全征途的領頭雁——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格爾木工務段望昆線路車間副主任於本蕃

生命禁區裡安全征途的領頭雁——中國鐵路青藏集團有限公司格爾木工務段望昆線路車間副主任於本蕃

於本蕃在工作中。省總工會供圖

青海新聞網·大美青海客戶端訊 “風吹石頭跑,氧氣吃不飽,四季穿棉襖”,這是對雪域天路之巔唐古拉地區惡劣自然環境的真實寫照。

2006年青藏鐵路開通試運營之初,24歲的於本蕃來到世界第三極的生命禁區唐古拉工作。平均海拔5000米,含氧量僅為平原地區的45% ,年平均氣溫零下5攝氏度,極端氣溫零下40攝氏度左右,作為第一批被派遣到格爾木工務段望昆線路的員工,惡劣的自然條件,讓很多職工、勞務工因忍受不了高寒缺氧的苦楚,千方百計調換工作崗位,於本蕃卻留了下來:“單位派我來,是對我的信任,我就要立足本職幹好工作。青藏鐵路需要我,我就一定會發揮實際作用,全力確保這條雪域高原鐵路安全暢通。”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

2017年4月19日19時55分,調度員通知,唐古拉至沱沱河間K1237+600處積雪厚度達30mm—40mm,個別地段發現積雪上道;22時40分,報告開心嶺站因積雪冰凍1#道岔正反位無表示、2#道岔定位無表示、3#道岔不轉換。

一接到調度下達的整治命令,身為車間副主任的於本蕃,立即帶領唐古拉車間全體幹部職工迅速裝備好除雪工具,在黑夜裡深一腳淺一腳地踏著沒膝深的積雪趕赴現場。“當時滿腦子都是趕緊到線路上看看雪情,是否對行車安全造成影響,走得比較急,快到的時候就暈倒了。”於本蕃回憶道。

同事藉著應急燈光看到於本蕃突然倒地,急忙上前托起他,大聲呼喊名字讓他恢復意識。嘴唇烏黑的他閉著雙眼,大口大口地喘著粗氣,還不忘囑咐旁邊的人讓他們先去現場,稍事休息後自己立刻投入到清雪工作當中。

在唐古拉的10年裡,於本蕃帶領著黨員突擊隊,衝在除雪隊伍最前列,無數次在最短時間內完成了解除雪患恢復通車的任務。

面對工作上的艱難險阻,環境條件的惡劣變化,於本蕃從無畏懼,勇挑重擔。

“不管在哪裡工作,首先要把它幹好,在唐古拉的時間裡,雖然條件艱苦一點,但在克服困難的過程中自己不斷成長。”於本蕃告訴記者,每年線路大修及搗固機集中上線作業期間,他們每天工作時間都在十小時以上,在線路區間作業時常常吃不上飯,喝不上水,在一天要經歷四季高寒缺氧的環境中檢查、養護線路,從不抱怨,從不喊累。

“平時幹出來,關鍵時候站出來,危急時刻豁出來。”眾所周知,青藏鐵路線路設備最突出的兩大難題是高海拔和凍土路基。作為青藏鐵路海拔最高的工區,於本蕃從踏上唐古拉的那一天開始,憑著永不止步的學習,不斷激發創新靈感。

在線路養護方面,他通過長期的積累和實踐,堅持圍繞保持凍土路基線路穩定和高海拔設備安全暢通兩大主題開展各項生產整修,他帶領班組全體職工從安全思想教育制度化入手,把責任重於泰山的安全理念根植於職工心中。同時,結合高海拔工務設備特點、凍土路基整修及廣泛採用新技術、新設備的實際,於本蕃所在的車間成立了專項技術攻關小組,採用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方式,先後攻克了《高海拔地區線路“小坑”整修》、《如何減少凍土路基線路撥道回彈量》、《如何進一步提高軟軸搗固機的搗鼓質量》等技術難題。

青藏鐵路格爾木至拉薩區段通車10餘年來,於本蕃憑著勤奮好學、拼搏進取、崗位爭先的精神,始終堅守在自然條件惡劣的環境中,以過硬的業務知識和嫻熟的作業技能,浴風雪,戰嚴寒,抗缺氧,挑戰生命極限,用自己的實際行動在雪域高原“生命禁區”鑄就了新時代高原鐵路職工新形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