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歌笑語,說說咱這好日子

本報記者 李峰

“‘1+17’總統攬,指導全省棋一盤。精準脫貧意非凡,‘六個精準’很全面,內容應當記心間……”4月21日,“甘肅省決戰決勝脫貧攻堅主題全媒體集中採訪活動”記者走進永昌縣六壩鎮九壩村時,遠遠就聽到傳來的陣陣歌聲。

循聲來到九壩村新時代文明大舞臺前,這裡正在舉行九壩村群眾文體活動暨先進表彰、孝善基金髮放儀式,舞臺中央一群身穿火紅衣服的大媽們載歌載舞,“培育鄉風文明,助力脫貧攻堅”的標語掛在充氣拱門兩側,臺下男女老少爭相觀看。

“大家精神頭很足啊!”同行的記者讚歎道。

音樂稍停,主持人請楊守年等4位70歲以上老人上臺領取“孝善基金”。

九壩村黨支部書記楊祥年介紹說:“今天,我們為村裡7名70歲以上老人各發放120元‘孝善基金’,其中3位老人因行動不便,稍後我們將‘孝善基金’送到他們家中。培育鄉風文明,是精神文明建設的一部分,我們會堅持抓下去。”

九壩村曾是永昌縣15個省級建檔立卡貧困村之一。近年來,該村不斷推進精神扶貧,組織開展“最美家庭”“好翁婿、好婆媳”評選表彰活動,以先進典型帶動後進;建成新時代文明實踐廣場、新時代文明實踐大舞臺、新時代文明理論講堂等陣地,精心打造了33面文化牆,組織群眾開展豐富多彩的文娛活動,加強村民的道德養成,讓文明新風在九壩村生根發芽,開花結果。

圍繞農業增效、農民增收、農村穩定,九壩村大力發展高效節水農業等多項富民興農項目,目前已完成土地流轉3000畝,累計建成日光溫室76座,養殖暖棚80座,全村羊、牛、豬養殖大戶佔到總戶數的4成以上,基礎設施、村容村貌得到顯著改善,產業結構積極向好。2016年全村貧困人口全部穩定脫貧,2017年整村摘帽退出,2019年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到1.2萬元。

79歲的村民楊守年說:“去年我開始領‘孝善基金’,每次能領到120元。以前,村裡的環境衛生沒有這麼好,住的房子也是土坯房,路面多是泥土路,大家都想著往外走。現在,環境變好了、房子變新了,生活越老越好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