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工商聯如何真正成為民營經濟人士的“孃家人”

浙江的高質量發展首先取決於民營經濟的高質量發展。站在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的特殊歷史節點,浙江省工商聯將如何做好展示浙江親清政商關係的重要窗口?在全國企業家活動日前夕,浙江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工商聯黨組書記陳浩,接受了《小康》雜誌的專訪。

省工商联如何真正成为民营经济人士的“娘家人”

浙江省統戰部副部長、省工商聯黨組書記陳浩(左)與《小康》雜誌社副社長賴惠能(右)交談

“在2020年的工作謀劃中,我們特別注重從頂層設計上謀局、謀勢、謀新、謀實。”陳浩介紹說,去年12月上旬以來,浙江省工商聯在全省工商聯繫統開展了為期三個月的‘新時代工商聯的新樣子’大討論活動,重點圍繞“如何把新時代工商聯的政治責任擔當起來?如何把新時代工商聯的履職能力提升起來?如何把新時代工商聯的價值作用凸顯出來?如何把新時代工商聯的‘民營經濟人士之家’彰顯出來?如何把新時代工商聯企業家的主體作用發揮出來?如何把新時代工商聯商會改革發展的浙江樣本樹立起來?”這“六個如何”去深入剖析,查找短板,理清思路,明確目標。

謀局——

平臺化、聯動化、項目化、機制化

善弈者,謀局。

“要謀全局,首先要明確認識工商聯是什麼,有什麼優勢。車俊書記明確指出:

工商聯在不同省份地位作用不一樣,在浙江它的地位作用是很凸顯的;工商聯積極作為和一般作為不一樣,積極擔當和一般擔當不一樣。”陳浩說,要想有所作為,就要把浙江“1個省工商聯+11個地市工商聯+89個縣(市/區)工商聯+4185個商會組織+32萬會員企業”的組織網絡優勢、企業家信任優勢、企業家資源優勢、聯合廣泛優勢和信息豐富這五大優勢發揮出來,實現平臺化、聯動化、項目化、機制化

“第一個是平臺化,這是由工商聯的性質決定的。工商聯是黨和政府聯繫非公有制經濟人士的橋樑紐帶,所以我們要搭建很多固化平臺,包括教育引導平臺、政企溝通平臺、服務企業平臺、基層組織建設平臺等。第二個是聯動化,‘聯’是工商聯的法寶,我們要聯企業家、商會,形成廣泛的‘聚力’;要聯黨委政府,勤於‘借力’;要聯市縣工商聯,形成‘合力’;要藉助各類資源,提升工作‘動力’。第三個是項目化。我們工作要有抓手、有主題,載體必須是具體項目,以此來推動工作往前走。第四個是機制化。我們要形成機制、形成制度,讓後來者有章可循。”陳浩分析說。

謀勢——

助力民營企業復工復產

突如其來的疫情,讓政企關係、政策服務的有效供給成為熱點話題。作為民營經濟大省,浙江在政府服務模式的自我革命上一直敢為人先——企業“店小二”姿態下的“最多跑一次”改革、營商環境優化等工作均走在全國前列。能否幫助企業走出疫情的沼澤和泥濘成為對工商聯的又一次大考。

為了幫助民營企業有序復產,浙江省工商聯對32萬多家會員企業實施全覆蓋排摸,組織發動 5379家企業積極參與掌上問卷調查,形成《疫情防控背景下民營企業生產經營情況調查問卷分析》專報信息。為了瞭解企業痛點、堵點問題,組織開展了“助企抗疫情、聯企復生產”專項行動,分級分批與1萬多家工商聯執委企業結對。開展“服務中小微企業渡難關‘暖春’活動”,通過融資服務“浙裡貸”、政策服務“直通車”、龍頭幫扶產業鏈、困難問題“每週匯”。

陳浩介紹說,針對外向型企業,浙江省工商聯堅持問題導向,主動謀劃,推出服務外向型企業復工復產組合拳。一是在涉外金融方面,聯合省中行開展“普惠金融助力外向型民營企業抗擊疫情、復工復產”專項服務,設立100億元(首期)專項資金。二是在境外風險防範方面,與浙江信保合作,建立政策性出口信用保險快速響應機制,為企業出海保駕護航。三是在國際法律服務方面,與北京融商一帶一路國際商事調解中心合作,共同開通浙商國際商事調解專線,為企業提供網上國際商事糾紛調解服務。四是在助力企業拓市場方面,與商務部門合作舉辦“浙江出口商品網上交易會防疫物資專場”,積極組織民營企業家參加網上交易會。)

謀新——

組織實施“235”計劃

“我們需要有‘一年幹幾件事的狠勁’和‘幾年幹一件事的韌勁’。”陳浩說。

圍繞創新型工商聯建設目標,今年在謀劃重點工作任務時,浙江省工商聯的不少工作都是全新的嘗試和安排,主要是組織實施

“235”計劃。“2”,是指實施兩項工程,即實施“品質浙商提升”“浙商青藍接力”兩項工程;“3”是指打造三個工作平臺:即穩企業防風險、民營企業技術創新和外聯服務等工作平臺;“5”是開展五項活動,即開展百地千名行長進企業、百隊千人政策大宣講、每月百場千名企業家政企懇談會、《條例》貫徹落實金點子百日徵集、創建百家示範商會等5項活動,實打實幫助企業解決問題,助力浙江省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一年幹幾件事的狠勁”方面,浙江省工商聯定期舉行的百場千名企業家政企懇談會是其中一件大事。在同一個時間節點,省工商聯請10個知名企業家來溝通和對話,11個市也請10個企業家,89個縣(市/區)也各請10個企業家。同時,邀請政府的某一個部門和他的工作團隊集體來傾聽民營企業的意見建議,比如,一次請國土部門,一次請金融部門,這樣千名企業家同時對同一類政策發出聲音、形成建議,然後督促落實,以此來完善政策的執行方式。

“我們的要求是件件有著落、事事有回應。”陳浩說。

在“幾年幹一件事的韌勁”當面,浙江省工商聯要著力打造“浙商青藍接力工程”,助力代際傳承。“在企業代際傳承問題上,浙江比一般省出現這個問題要早、也更重要。”陳浩說,這項工程要持續發力,讓浙江高質量發展有很好的保障。

打造商會改革發展的浙江樣本是今年浙江省工商聯的一項重點工作。“我們將全國首創浙江商會周活動,也可同《小康》合作舉辦商會論壇來發布浙江商會白皮書、指數、建設規範,理論聯繫實際地喊響做實‘商會建設看浙江’的品牌。”陳浩在交談時提議說。

謀實——

目標導向、問題導向、效果導向

“群團組織和政府部門的區別在哪裡?政府部門是事找人,更多的是一種管理;群團組織是人找事,更多的是一種服務。有些同志會把工商聯行政化,這是我們需要摒棄的。”在陳浩看來,只有把民營企業的呼聲作為工作的第一信號、把民營企業視角作為工作的第一視角、把民營企業滿意度作為工作的重要標準,才是新時代工商聯的新樣子。

2020年,浙江省工商聯重點工作很多,其中很多創新構想需要落實落地,轉化為實際行動。翻看《浙江省工商聯2020年工作要點和任務分工》後發現,年度工作任務被分解為60個要點,牽頭領導、責任部門、參與部門、完成時間均已明確。

“我們提出要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和效果導向,通過目標引領、差距管理、過程控制、品牌創新和強基固本,不斷推進工作閉環,狠抓工作落實。”陳浩介紹說,重點是三個方面:一是明確工作要求。重點從積極主動、紮實務實、重質重效、合作協同和體現“三度”(即貢獻度、凸顯度、美譽度)等五個方面,促進各級工商聯的工作更紮實、更具體、更有效。二是堅持科學推進。務求實效,採取項目化、品牌化、平臺化、制度化,以釘釘子精神促進工作落地落細;體系推進,明確責任分工和實施路徑,以“清單式”方法推動落地;閉環管理,建立工作閉環機制,暢通信息反饋和溝通協調;數字化手段,加快推進數字工商聯建設,提高工商聯繫統工作效率。三是強化協調聯動。切實樹立全省工商聯“一盤棋”的思想,切實發揮工商聯的組織網絡、企業家主體、協調聯動和信息資源等方面優勢,加強省市縣三級聯動,帶動基層商會、行業商會共同做好重點工作,推進工作轉化,促進工作落地見效,以實際行動展現新時代工商聯的新擔當、新作為,在推進浙江“重要窗口”建設中作出應有貢獻。

省工商联如何真正成为民营经济人士的“娘家人”
省工商联如何真正成为民营经济人士的“娘家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