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CAE行業現狀及可擴展領域分析

CAE指工程設計中的計算機輔助工程,指用計算機輔助求解分析複雜工程和產品的結構力學性能,以及優化結構性能等,把工程(生產)的各個環節有機地組織起來,其關鍵就是將有關的信息集成,使其產生並存在於工程(產品)的整個生命週期。而CAE軟件可作靜態結構分析,動態分析;研究線性、非線性問題;分析結構(固體)、流體、電磁等。


2015年我國CAE行業的市場規模為25.52億元,到2017年增長至35.47億元,2018年全年市場規模將達到41.89億元。


CAE技術是企業創新和轉型的最基本手段,中國企業和國際標杆企業的仿真條件差別並不大,但是仿真的命運卻天壤之別。在國際標杆企業,仿真是設計的必備手段,可以替代大多數的試驗,在研發全程成為設計的依據;而在中國企業,仿真只是設計的“選修課”,只是試驗的“附屬品”,多數情況下是在研發後期進行設計校核。在國際標杆企業,“仿真驅動研發”已經成為企業戰略,而在中國,仿真在很多企業的價值仍然是“錦上添花”。CAE在開發深度和使用效果方面遠沒有達到應有的程度。


信息化與智能化的發展靠硬件,更要靠軟件。國內工業軟件研發與應用存在的短板必須徹底解決,實現自主可控的工業軟件研發和應用體系,智能製造才能持續發展。由上篇可知,目前我國主流商用CAE軟件大多數來自歐美髮達國家,其市場佔有率高達97%,壟斷大多數核心技術。隨著國家對工業軟件的安全性日益重視,國內自主CAE軟件的發展迫在眉睫。國內自主CAE軟件的代表廠商有西安前沿動力軟件開發有限責任公司、英特工程仿真技術(大連)有限公司、上海中仿計算機科技有限公司等。


CAE市場特徵分析


一、市場規模

中國CAE行業現狀及可擴展領域分析

圖表:2015-2018年中國CAE行業市場規模


2015年我國CAE行業的市場規模為25.52億元,到2017年增長至35.47億元,2018年全年市場規模將達到41.89億元。


二、產業關聯度

目前在整個市場上可以看到CAE領域的幾大類行業,因為有利可圖,發展的較為迅猛。


首先是CAE軟件類的培訓,包括軟件基礎應用操作和專業應用,在軟件基礎應用操作這一塊做的越來越多後,轉而對專業應用的需求逐漸增大,這得益於CAE技術在整個製造行業的整體作用在提升和更多的人以及企業開始重視CAE本身所能創造的價值。所謂專業應用方面的培訓,也即是針對某些具體的行業問題的CAE分析而做的培訓,比如汽車行業的整車分析等等。


其次是CAE技術的發展,眾所周知,國內的CAE整體應用技術還是比較薄弱的,這個原因很多,幾句話講不完。隨著對CAE技術應用的重視程度在增加,對於CAE分析的要求也就更多,所能達到的效果的期待值也越高。更加真實的還原結構的工作運行環境,結合大量的分析經驗做出最有效的CAE分析,為產品的設計和製造提供強有力的支持,是很多行業和企業的需求。而CAE技術人才的培養所需要的時間成本和資源成本都不是簡單的一點就可以,因此除了少數行業積累的CAE分析經驗比較成熟,很多的行業並不成熟。因此,追求複雜、多物理場、多耦合場等CAE分析能力的提升,解決專業難題也是現在CAE行業發展的一大趨勢,基於此而成立的各類CAE公司很多很多。


再次是CAE諮詢,CAE諮詢這塊在國外做的非常成熟,國內對於提供成套的CAE諮詢的公司聽說的並不多,除了國外那些CAE軟件在國內的辦事處,其他的成立的小公司大多也不是以此作為盈利點,更多的應該還是軟件培訓和應用,甚至是倒賣軟件。隨著CAE技術在製造業的大量應用(未來),CAE諮詢對於企業而言變得很是關鍵。


還有一個是CAE的個性化定製,其實這幾塊分的並沒有那麼開,都是串聯在一起。CAE的個性化定製是將CAE技術更好的推廣到企業的比較好的方式,CAE技術的門檻確實比較高,對於企業而言面臨的也是更多的成本輸出,通過個性化定製能夠有效降低這個成本,同時也能大大節省CAE技術在實際設計和製造中的應用成本。個性化定製CAE技術最有效的手段是二次開發技術。


三、CAE技術因素

CAE技術是一門涉及許多領域的多學科綜合技術,其關鍵技術有以下幾個方面。


(1)計算機圖形技術

CAE系統中表達信息的主要形式是圖形,特別是工程圖。在CAE運行的過程中,用戶與計算機之間的信息交流是非常重要的。交流的主要手段之一是計算機圖形。所以,計算機圖形技術是CAE系統的基礎和主要組成部分。


(2)三維實體造型

工程設計項目和機械產品都是三維空間的形體。在設計過程中,設計人員構思形成的也是三維形體。CAE技術中的三維實體造型就是在計算機內建立三維形體的幾何模型,記錄下該形體的點、稜邊、面的幾何形狀及尺寸,以及各點、邊、面間的連接關係。


(3)數據交換技術

CAE系統中的各個子系統,個個功能模塊都是系統有機的組成部分,它們都應有統一的幾類數據表示格式,是不同的子系統間、不同模塊間的數據交換順利進行,充分發揮應用軟件的效益,而且應具有較強的系統可擴展性和軟件的可再用性,以提高CAE系統的生產率。各種不同的CAE系統之間為了信息交換及資源共享的目的,也應建立CAE系統軟件均應遵守的數據交換規範。國際上通用的標準有GKS、IGES、PDES、STEP等。


(4)工程數據管理技術

CAE系統中生成的幾何與拓撲數據,工程機械,工具的性能、數量、狀態,原材料的性能、數量、存放地點和價格,工藝數據和施工規範等數據必須通過計算機存儲、讀取、處理和傳送。這些數據的有效組織和管理是建造CAE系統的又一關鍵技術,是CAE系統集成的核心。採用數據庫管理系統(DBMS)對所產生的數據進行管理是最好的技術手段。


(5)管理信息系統

工程管理的成敗,取決於能否做出有效的決策。一定的管理方法和管理手段是一定社會生產力發展水平的產物。市場經濟環境中企業的競爭不僅是人才與技術的競爭,而且是管理水平、經營方針的競爭,是管理決策的競爭。決策的依據和出發點取決於信息的質量。所以,建立一個由人和計算機等組成的能進行信息收集、傳輸、加工、保存、維護和使用的管理信息系統,有效地利用信息控制企業活動是CAE系統具有戰略意義、事關全局的一環。工程的整個過程歸根結底是管理過程,工程的質量與效益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管理。

-END-


分享到:


相關文章: